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范亚康 刘 禾
山峦叠嶂、林海苍茫,俯瞰八百里伏牛山,一沟一壑间都是动人篇章。西峡县地处深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界,八山一水一分田,野山菌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吃”出大产业
走进西峡县寨根乡香菇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余亩香菇大棚一望无际,种植户袁纪文奔走其间,做着越夏的准备。
“现在生活水平提升了,咋才能吃出健康是老百姓最关注的事。香菇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维生素,是公认的健康食品。去年单香菇这一项,我就挣了近20万元,今年我又种了4.5万袋,盼个好收成。”袁纪文告诉记者。
与袁纪文的标准化生产不同,重阳镇杨俊朝已经跨入数字化的大门。白色的双层大棚里温控、风控、喷淋设施等数字化设施一应俱全,在手机端即可完成基地日常管理。受益于香菇产业,杨俊朝从白手起家到身价千万,建成10万袋恒温出菇棚、200万袋菇菌棒保温发菌大棚,成为西峡设施农业的典型代表。
群众扩大生产的底气源于市场对西峡香菇的认可。长期以来,西峡坚持稳规模、提质效的发展思路,香菇品质逐年提升,除了制作罐头、炒菜,还被用来泡茶、煮汤,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据统计,西峡香菇累计出口额已经超过90亿美元。
目前,西峡香菇种植规模扩大到3亿袋,建设标准化基地200多个、专业村184个,形成覆盖北山8个乡镇的百公里香菇长廊,年产值30亿元,惠及20余万名群众,成为西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吃”出新风味
近年来,一碗平平常常的白米饭搭配一勺滑嫩可口的香菇酱,成了游客最中意的西峡味道。
西峡香菇脱水后香味更浓、风味更佳,而这也带了麻烦。香菇晒干后,菇柄、菇脚出现纤维化,过去因缺乏必要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手段,除了菇盖这一可食用部分外,菇柄、菇脚均被当做废料处理。
如何继续做大香菇产业?西峡把目光放在了香菇深加工上。依托优质农业资源,西峡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和相关技术研发力度,先后培育出仲景食品等一批香菇加工企业,开发出菇类酱制技术,把菇柄变废为宝做成香菇酱,完整保留其原始营养成分的同时,让酱香浓厚、菇香宜人。(下转02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