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深度 | 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杀,美国选战“见血”将预示更大凶险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4-07-15 15:50: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深度 | 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杀,美国选战“见血”将预示更大凶险

砰、砰、砰……数声枪响,正在发表集会演说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右手捂耳,迅速蹲下躲避,等再站起来时半边脸已见血迹。

据新华社引用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3日,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举行的竞选集会现场发生枪击事件。特朗普受伤但无性命之忧,其竞选团队称其状况良好。

枪手已被击毙,事件还导致现场1名观众死亡。

事件已被定性为“暗杀未遂”,作为刺杀案调查处理。这是自1981年里根遇刺以来首次发生针对前总统或总统竞选人的暗杀事件。选战“见血”对今年美国总统选举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还有更大的凶险“埋伏”在后?

精心准备并带政治目的?

事发时,特朗普正在演讲台上发表集会演说。

据现场视频画面显示,特朗普在疑似枪响后用手捂了下面部右侧,并迅速蹲下躲避。现场尖叫声四起。

随后大批特勤人员冲上台,将特朗普团团护住。在被护送下台的过程中,特朗普看上去想要表现出镇定和无所畏惧,他向现场观众挥舞拳头,并喊了几声“fight”(战斗)。现场报以热烈的呼喊。

当特勤人员将特朗普护送离开时,他的右耳和右脸有清晰可见的血迹。

特朗普当天在个人“真相社交”网络上发帖称,自己的“右耳上部被一颗子弹击穿”,“流了很多血”。

“我立刻意识到出事了,因为我听到嗖嗖的声音,枪声响起,然后立刻感觉到子弹穿过了皮肤。”

此前,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发言人表示,特朗普“没事”,正在当地一家医疗中心接受治疗。

据美国特勤局13日通报说,一名枪手向特朗普集会演讲台开了数枪,枪手已被击毙,集会观众中1人死亡2人受伤,事件正在调查中。目前,事件被定性为“暗杀未遂”,已作为刺杀案调查处理。

据多名执法部门的消息人士称,枪手当时在集会场地外的一栋建筑物上,执法人员初步认为其为狙击手。

两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证实,枪手不是集会的参加者,已被特勤局特工击毙。

据央视、中新社消息,据称枪手为一名20多岁的白人男子,为宾夕法尼亚本地人。执法人员还在现场发现了一支AR-15型半自动步枪。相关部门正在使用美国国家枪支采购数据库对该武器进行追踪,这对确定枪手身份至关重要。

白宫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拜登总统已听取有关这一事件的汇报。拜登表示,将为所有参加集会的人祈祷,并称美国不会容忍这种暴力行为。

拜登竞选团队还宣布暂停拜登所有接下来的外出活动,并将尽快撤下所有的电视竞选广告。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韦宗友指出,从目前公布的零星信息看,整个暗杀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

首先,从位置选择看,枪手并未进入集会现场,而是在场外一栋建筑物的屋顶上对特朗普实施狙击,说明枪手挑选了一个较好位置,显然要将特朗普置于死地。舆论认为,现场情势相当凶险,如果再射准一点,将直接穿脑而过。特朗普在处境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未被击中要害、能躲过一劫实属运气。

其次,从时机选择看,下周共和党将举行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提名特朗普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也将宣布与其搭档竞选的副总统人选。在首场电视辩论后,特朗普选情似乎气势如虹,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无疑将进一步拉升特朗普的人气。

相形之下,目前拜登仍未走出辩论失利阴影,竞选连任遭遇严重危机。尽管其本人正在努力扭转局面,但是民主党内部呼吁其退选的声音仍未平息。

“考虑到这一时机背景,或许在枪手看来,寄望于民主党或拜登阻截特朗普重返白宫之路似已无能为力。他可能认为当下实施暗杀是最佳时机。”

对选情有何影响?

纵观今年以来美国选战进程,似乎经历了戏剧化的逆转:从最初毫无悬念的沉闷——“拜特对决”几成定局,到之后逐步转向意外迭出的惊奇。

特朗普方面,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被定罪且“戴罪”参选的美国前总统。面对司法危机,特朗普虽然险情迭起,但是也逢凶化吉,包括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其享有部分总统豁免权。

拜登方面,首场电视辩论的灾难式表现令外界大跌眼镜,将其81岁的高龄劣势暴露无遗。紧接着就是党内对其“逼宫”以及引发会否退选的各种猜测。

如今又发生更极端的刺杀事件,为竞选抹上惊悚的血色。接下来,大选会向什么方向发展?

韦宗友认为,事件显示出以极端方式阻止特朗普继续竞选,总体来说,或许可以成为特朗普的加分项。

当前,特朗普在数个关键摇摆州的民调略胜于拜登,刺杀事件发生后有望进一步将共和党人及选民团结在特朗普周围,提升内部凝聚力。特朗普可能被打造成“烈士”,其铁盘将更加稳固。同时,甚至还可能影响摇摆的中间派选民,毕竟暴力刺杀将激起很大的愤怒情绪,可以为特朗普赢得同情分。

对拜登来说,在面临民主党内部“反叛”的情况下,刺杀事件可能雪上加霜,意味着其竞选之路将更加难走,选情可能会进一步受影响。

不过,韦宗友强调,目前距离11月投票仍有数月时间,仅凭一次未遂刺杀尚不能断言大选最终结果。

暴露哪些危险现实?

从林肯到肯尼迪再到里根,美国历史上不乏针对总统的刺杀事件。此次特朗普遭遇未遂暗杀被视为美国40多年来首次针对前总统或总统竞选人的暴力事件。撇开美国政治文化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刺杀传统”不说,此次突发事件暴露了当下美国政治、社会中哪些危险的“新常态”?

韦宗友表示,刺杀里根的枪手被认为有精神问题,不带有政治目的。但是,这次针对特朗普的刺杀事件显然不像疯子行为,而是带有一定政治目的。背后折射的是美国政治极化加剧、社会撕裂严重、仇恨情绪激增的现实。

从政治层面来说,从不承认大选结果引发震惊世界的国会山骚乱,到特朗普深陷刑事及民事诉讼被认为多少怀有政治动机,足以反映民主、共和两党党争之激烈和残酷。这起刺杀也可视为政治斗争白热化外溢的结果。

从社会层面来看,围绕控枪、堕胎、边境管控、文化等议题,美国社会被严重撕裂,以致仇恨情绪蓄积,催生更多暴力行为。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遭枪击时,正在谈非法移民问题,而这一议题恰恰是美国社会的撕裂点之一。

“因此,发生这一事件,既让人意外,又在预料之中。”

有评论称,特朗普遭遇刺杀给美国政坛投下震撼弹,无论结果如何,都可能是未来更大风暴的一个不祥预兆。

韦宗友认为,此次未遂刺杀或许预示着美国政治未来将发生其他类似暴力事件,毕竟此前已有2021年冲击国会山的骚乱事件。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次针对竞选人实施暗杀或许也给美国政治敲响警钟,提前引爆不安定因素,有利于为潜在的危险前景做好应对准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5 20: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特朗普面前的防弹玻璃,折射美国大选的凶险,他还会再被刺杀吗?
特朗普重返首次被刺杀故地再次发表演讲,足见他的勇气和决心。当地时间10月5日,特朗普重返宾夕法尼亚州巴特勒市,并举行了一场备受瞩目的竞选集会。今年7月13日,特朗普就在同一个地方
2024-10-10 09:21:00
【 齐倩】9月15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再次遭遇暗杀未遂。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嫌疑人瑞安·韦斯利·劳斯面临暗杀未遂、持枪和袭警等五项指控,但当地时
2024-10-01 16:03:00
...州西棕榈滩挫败一起疑似针对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暗杀图谋。特朗普安全无虞,嫌疑人已被抓获。美国特勤局当天下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起事件当地时间13时30分发生在特朗
2024-09-16 07:24:00
...调查局发表声明称,当天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所有的位于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高尔夫俱乐部附近发生的枪击事件疑似是针对特朗普的“暗杀未遂”事件,该部门正在进行调查。特
2024-09-16 07:37:00
站在防弹玻璃后,特朗普举行暗杀未遂后首场户外活动
...媒报道,当地时间21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站在防弹玻璃后,举行了遭暗杀未遂后的首场户外竞选活动。图片来源:美联社报道截图据美联社报道,当天在北卡罗莱纳州阿什伯
2024-08-22 10:24:00
特朗普遭暗杀未遂!美国史上有9位总统遇刺,其中4人遇难
美国特勤局7月13日通报说,一名枪手向特朗普集会演讲台开数枪,该枪手已被击毙,集会观众中1人死亡、2人受伤,事件正在调查中。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他的右耳上部中枪,感觉
2024-07-14 18:36:00
...日电 综合外媒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3日下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集会上发生的枪击事件,被执法官员定性为“暗杀未遂”。美国总统拜登随即表示,对于该枪击案的定性,他有“自己的看法”,
2024-07-14 09:03:00
当地时间15日,美国前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所有的位于佛罗里达州西棕榈滩的高尔夫俱乐部附近发生枪击事件。事发后,特朗普发文表示自己很安全。他在一封筹款电子邮件中说,“我附近
2024-09-16 10:55:00
美军退役军官:暗杀特朗普未遂标志着危险时期的开始
...官丹尼尔·戴维斯在社交网络X上称,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遇刺未遂事件标志着国内外都进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时期。他指出,“我们正进入一个非常危险的时期,在某些方面甚至比1968
2024-07-15 14:33: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