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专生考公11年上岸2次,考一个后悔一个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30 10:10:00 来源:狐度

【编者按】

2024过去了,你还好吗?

每一年都有每一年的不容易。尽管面临许多挑战和束缚,但很多人依然渴望打破僵局,从既定的生活里出走,在平凡的生命征程里书写不同。在春节这个反思与展望的时刻,也有很多人会自觉审视自己的生活,是维持现状还是冲出牢笼,是原地不动还是往前跨出一步?

狐度工作室春节推出特别策划“出走的决心”。一起来看四个境况迥异的人,如何面对“出走”的课题。有人还在犹豫,有人正在路上,有人已抵达明亮的下一站,有人苦尽甘来、享受奋斗的回报。他们的故事证明,不管人心多么向往稳定,多么用力地追求稳定,拥抱不确定性,可能才是人生的常态。

以下是搜狐“狐度工作室”春节特别策划“出走的决心”第一篇:

口述 | 一水

文 | 心冥

乙巳蛇年是我的本命年,36岁对我来说特别的意义在于,这个年龄不再符合考公考编的报考资格。从毕业至今十几年,我似乎只做了一件事:备考。一步一步成为公务员,这条道路贯穿了我的青春岁月。如今,站在36岁的人生节点上,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好好梳理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

1

这十几年我一共换了四份工作,经历了编制的几种形态。

2011年,我大专毕业,那时的我,和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对未来充满迷茫。突然之间,学生时代结束了,我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时候,大学生村官像是一根救命稻草,让我有一个缓冲的平台,没有一下子被抛入社会的洪流之中。

就这样,我到山区的农村做大学生村官,那真是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尤其到了晚上,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村委会,听着外面北风呼啸,怕到相信世界上有鬼。赶上冬天下雪公交停运,我只能独自趟着厚厚的积雪,在十几里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虽然条件很艰苦,但这段村官生涯,为我后来逐梦体制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有两条路:一是提前考编,正式进入体制内;二是进入社会找工作。考虑到自己没有在体制外工作的经历,性格也不太适合市场化的公司,很早我就明确目标,继续在体制内寻找机会。

大专生考公11年上岸2次,考一个后悔一个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的第一学历是大专,这成了我考编路上的一大劣势,因为可报考的岗位寥寥无几。于是我利用做村官的三年时间,通过成人本科继续教育来提升学历。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这个考编的“黄金专业”,虽然在大家看来它的含金量不高,却是我考编的“敲门砖”。

2014年村官任期结束,为了在体制内有个“落脚之地”,我考到了本区的食药监所,成了一名派遣员工,作为我继续考公考编的过渡,也图一个离家近。合同工的工资福利,和在编人员有很大差别,脏活儿累活却得冲在第一线,唯一的优势是不受编制的限制,想考走的话随时可以辞职脱身。人啊,终究还是得有个编制,工作上手之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备考中。

因为提升了学历,可选的范围就多了,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无论是事业编还是公务员考试,只要符合报考条件一个都不放过,所有考试应考尽考,不错过任何一次机会。考了多少次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些日子,失败如影随形,笔试失利、面试折戟如家常便饭。

2017年,我终于正式上岸,考到了隔壁区民政部门的一个单位,拥有了事业编制。当时,我还收到了另一个区公务员的面试通知,但因为刚办完入职手续,不好意思再提出去面试,这也是我唯一一次主动放弃的考试。

按说编制终于到手,便可安于现状,但我在岗的五年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要考走。

一方面,跨区通勤实在不方便,每天往返四小时,经常担心拼不到车,上不了班回不了家。有那么几次单位早上有活动,我怕迟到误事就没敢回家,借住过同学家,也在办公室偷偷打过地铺,保安巡逻就躲起来,大气都不敢出,生怕被发现。我算了一下,比起拼车通勤,在单位附近租房,每月至少多花2000块,这会让本就不高的工资雪上加霜。我更想辛苦一点攒下钱来,在户口所在的本区买个小房子。所以此地不宜久留,考回本区是我的终极目标。

另一方面,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我既要负责带队伍,管理43个街道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还得应对他们人员流动频繁的问题;既要接听群众的咨询电话,还要负责解决12345热线的问题,同时还得跟同级别的单位协调沟通,办公室的电话一天到晚就没有停歇的时候。经常要处理各种纠纷,感觉自己每一天都在“灭火”。

更糟糕的是,工作中会接触到普通人的各种艰辛生活,由此日积月累了很多负面情绪,虽然我尝试了各种办法去适应、去化解,但还是陷入了抑郁泥沼,如果继续留在这里,我恐怕很难走出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即便背负压力和深陷抑郁,我的备考之路也没有中断。2022 年,命运眷顾了我,我终于上岸了同区住建局下属的一个窗口单位,属于参公事业编。尽管还没有回到本区,但是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我当时想的是,公务员比事业编好调动,先上了之后再想办法回本区。后来才发现调动几乎无望。

2

这个参公事业编,我本是希望渺茫,综合成绩排名第三,当时想着,不成的话,就断了再继续考的念想,在民政这边苦苦挣扎算了。没想到,第一名原单位不放人,第二名有了更好的去处,就这样,机会落到了我头上。十年的努力,外加幸运加持,让我向公务员迈出了关键一步。

虽然从前单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但新的工作岗位也给我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职场的“霸凌”。作为34岁的大龄新人,从原来的业务骨干到新单位的小白,心理落差很大。同事们好多都比我年轻将近十岁,带新人时少了一些善意,有时候明明可以帮一把,却要故意看我出错。

窗口的工作本就需要经验,新手一个不小心就会搞砸,越是这样,排班的时候他们越把我放到窗口去。我有时急得手心冒汗眼泪打转,却没人上前帮忙,还要微笑面对来办事的群众。我感觉这不是历练,而是像等着看我的笑话,找一个嫌弃我的借口。

那段时间,我满腹委屈,刷了数十万道考公考编题,却没有一道题教我,面对比自己年轻的前辈该如何称呼、如何相处。甚至自我怀疑,什么体制内喝茶看报纸都是骗人的,难道奋斗十几年就是来挨欺负的吗?

大专生考公11年上岸2次,考一个后悔一个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可郁闷归郁闷,总比走不出抑郁强,至少这份工作不用像原来一样,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来应对各种繁杂事务,无非就是多花时间掌握政策、熟练流程。只要肯下功夫,业务自然会熟练,即便需要加班,也是一杵子买卖,今日事今日毕,不会心力交瘁。至于同事关系不必强求,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我也曾想过,干不下去,大不了我还考走,但很快就认清现实: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年龄不等人,公务员调动更是困难重重——这里大概率就是我备考十年的最终归宿了。

如果不是年龄限制,我其实还会继续考,我放不下回本区工作的执念。不过目前来说,每天自己开车通勤,时间长点也还在承受范围内,以后跨区地铁开通后,会更便捷一些。我用目前单位的优势条件说服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就这里吧,不考了不走了。

3

考公在很多人眼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难度极大。但在我看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大多数岗位的竞争比例,最多就是几十比一,有的甚至只有10比 1 。在报名之后,真正能走进考场且完整答卷的人,才是在同一条跑道上竞争的对手。我能上岸,有自己的努力,但更多的是幸运,当然也离不开对手的衬托。

为了进体制谋一个公务员身份,我满打满算备考了11年,这对有些人来说不值一提,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我自己觉得其实不算折腾。这条考编考公之路看起来很漫长,但我学会了接纳它,让它与我的生活融为一体。我不是一个特别会学习的人,没有像一些人那样日夜苦读,但我有很强的韧性,可以365天不间断地刷题、打卡。不工作时我也很想追剧,很想出去玩,特别是看到小姐妹下班后约饭逛街,我却在村里孤零零对着手机听课,心里难免动摇。但最后总能克制自己,每天拿出至少一小时来学习。

大专生考公11年上岸2次,考一个后悔一个

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我也迷茫过,不知这样的坚持是否有意义。如今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如果时光倒流,我仍会坚定不移地选择考公考编这条路。

现实一点说,如果不走这条路,以我的学历和性格,在其他地方也不确定能干成什么样。像我的朋友们,蹉跎到三十多岁,少有在体制外取得大成就的,这两年她们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而我的职业胜在稳定,更让人惊喜的是春节前迎来了调薪和补发工资。对我而言,考公是付出就有回报、很难走出的舒适区。

除了追求稳定外,成为公务员,也是我实现个人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

我很喜欢听公考的课,那时候为了考试到处找免费课,虽然没花钱但质量完全不打折。听那些公考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有个老师说过,可能现在的社会有一些不美好,但是在座的诸位,我们国家的明天将交给你们了,请一定让它越来越好。我每每想到这句话,都深受鼓舞,觉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无论是讲课的老师还是一起打卡的战友们,都是一群明辨是非三观很正的人,我非常感谢自己能够遇上这帮正能量的人,有这样一段难得的学习经历。

小时候,有一阵子很流行通过星座或者血型算命的游戏,我清楚记得那会儿就说,我将来适合的行业是律师或者从政。长大后我的人生轨迹一直按照从政的剧本在展开,或许是这一奇妙的心理暗示使然。但我热爱我现在的公务员身份,我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曾经那个只会愤世嫉俗的小青年,如今真的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现在,考公考编的大门因年龄限制缓缓关闭,在这个不再有资格报考的本命年,我必须为备考之路画上句号。但我并不觉得遗憾,反而如释重负。

我开始思考如何填补生活中的这部分空白。我放肆地追剧,把以前错过的好剧都补回来;也利用年假到处走走看看,那些年错过的风景现在看也不晚;闲暇之余我会做手工,以前那些被迫搁置的兴趣,现在终于有时间去尝试了;还想着培养一些新的爱好,只要能让自己快乐就好。我想好好享受生活,善待自己,开启属于自己的下一个十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3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考”过审260万人登热搜,为何5872人都看中这个岗位?
...继续提升,2023年“国考”整体招录规模增加近6000人,但大专生的机遇并未随之增加。大专学生能够报考的岗位有162个
2023-08-22 16:12:00
...大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今年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23 11:02:00
2024年国考招录体现出与时俱进、公平性和科学性
...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2024年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增
2023-10-23 13:34:00
国考报名首日超11万人提交申请 已连续5年扩招
...大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今年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16 13:38:00
2024年度江苏省考报名7日启动
...专、高中学历,查看职位表不难发现,高中(中专)生和大专生能报考的职位占比很小,其中,高中(中专)及以上仅有44个职位,招录人数为52人。大专及以上的仅有34个职位,招录人数为
2023-11-08 11:49:00
中公教育解读2024国考:招录近四万人再创新高 学历门槛提升明显
...大的情况下,要求大专学历为起点的岗位逐年减少,今年大专生可以报考的岗位仅有56个,比去年减少了106个,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岗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16 14:37:00
国考报名四天人数超63万!“最热岗位”883人竞争1个,央行招录首次纳入国考
...逐年减少。2024国考招录要求全部为大专及以上学历,但大专生可以报考的职位仅有56个,比2023年国考减少了106个。同时,要求硕博高学历人才的职位数量和计划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19 11:43:00
国考报名截止!这些岗位为何“零报考”?
...显提高,高学历人才需求量加大。数据显示,2024年国考大专生可报考岗位只有56个,同比减少106个,占比不足1%。硕博高学历人才报考的岗位大幅增加
2023-10-25 15:35:00
黑龙江90后干部接受调查,18岁参加工作,身份学历均成谜
...动化专业”是属于中专还是大专。疑问二:田博文是不是公务员?田博文被调查,有网友戏称,不少90后还没上岸呢,这位在职大专的已经落马了,于是质疑:他是怎么样端上金饭碗的?有网友称
2023-05-23 08:0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