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季度乌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45.27%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08 18: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 马蓓报道)随着乌鲁木齐市经济运行呈回升趋势,消费市场复苏带动就业市场持续升温,就业实现“开门红”。一季度乌鲁木齐城镇新增就业2.92万人,完成全年10.30万人目标任务的28.3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5.27%。

一季度乌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45.27%

今年3月,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大庙村举办的招聘会,为村民带来岗位1000余个。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马蓓摄

今年一季度,乌市新增创业0.34万人、带动就业0.41万人,分别完成全年新增创业0.6万人、带动就业1.5万人目标任务的56.67%、27.33%。发挥236名签约创业导师作用,积极开展创业导师“一对一”咨询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开展调研指导和导师服务295次。

今年以来,乌市加快创业市场的建设进度,为各类群体特别是低收入人员就业创业提供更多场地支持,目前全市建成创业市场71个,提供摊位数5038个,从业人数5544人。

持续开展就业促进专项活动,开展小而精的线下招聘会110场,涵盖2108家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2.47万个岗位;开展就业政策宣传1012场次、覆盖3.48万人次。

在促进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方面,乌市依托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收集用工信息,建立低收入群体就业创业信息库,落实实名制动态管理要求,累计摸排低收入人员9594人,帮扶实现就业5543人。举办低收入群体专场招聘活动,为有就业意愿的低收入人员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介等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开发低收入群体就业岗位1.35万个。

同时,支持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水磨沟区各建设5个零工驿站,为零工求职人员提供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用工登记、职业供求信息发布等多项服务,已建成零工驿站帮助443人实现就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9: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13年以来,广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3.65万人
...相比分别增长了98%、40%、152%、95%;广西实施动态监测的低收入人口约为366万人,其中获得低保救助279
2023-12-30 18:43:00
信心之火|专访李晓超:可通过降个税和转移支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格局就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重点是要提高低收入群体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要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往往就意味着政府收入比重的下降,这可通过减少居民个税和加大向居民转移支付
2024-03-03 20:10:00
中国人口往何处去?
...的判断,不妨关注彩票的销量变化。由于彩票购买者以中低收入群体、流动人口为主,我们试图从彩票的销量变化来印证农民工的流向变化。东部地区彩票销售额占全国的比重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而
2023-10-31 13:36:00
浙江经济“半年报”怎么看?权威解答!
...就职相对比较困难与一些行业招工比较困难并存。第二是低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是共同富裕的必要要求。收入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就业等方面。香港商报记者:今年上半年投资结构持
2023-07-20 21:32:00
...础。收入的增长将推动消费规模扩张。农村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继续增长,将推动农村消费规模实现新突破。“十四五”时期,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增长,将为消费规
2022-12-20 19:21
人均月薪过万,真的很容易吗?
...可以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大致情况,但无法聚焦到大部分中低收入的打工人。 如果跳出平均收入偏高的一线城市,就拿连续多年入围“新一线城市”的成都来说,有人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拿着一两
2023-01-08 14:19:00
...。原来,刘阿兰自付高额医疗费用后,社区工作人员在县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收到预警,随即入户摸排,发现刘阿兰家只有她一人享受低保,其丈夫收入无法支持全家开销。了解到这些情况
2023-01-16 05:35:00
养老金压力,何在?何解?
...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尤其是税收优惠相对鸡肋:对于较低收入人群,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力度实际上很低,而在未来的领取环节还需要缴纳3%的个税;对于较高收入人群,即使每年按上限12
2023-08-18 14:56:00
安徽2022年投入920.7亿元财政资金解决民众“急难愁盼”问题
...老旧小区1000个以上。深入实施“善行安徽”行动。强化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加大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力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报告提出,2023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
2023-01-13 16:3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