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东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改革(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4-02 05:54: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 波 李 蕊

吊装船上,光伏平台凌空吊起,钢管桩一寸寸扎入海床;放眼远处,挖掘机挥动铁臂,将海缆深埋海底……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海域,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能早一天是一天!整个项目将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年发电量预计达17.8亿千瓦时,大约能满足267万名城镇居民一年的用电量。”顶着海风,项目经理张泽成说。

追光而行、逐绿向新,这个项目为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写下生动注脚。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山东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消耗大省,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量占全国近1/10,能源结构曾经“一煤独大”。

如何深化能源转型改革?山东先建立“核风光储”新体系,再破除“一煤独大”旧格局。2024年,山东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1.15亿千瓦,占比超过煤电,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其发电不稳定等特点,再叠加电力“即发即用”的特征,让消纳压力如影随形。这一“成长的烦恼”,山东如何破解?

自垦利区出发,抵达东营市利津县,在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东营能源津辉集中式储能电站,乳白色电池仓整齐排列。“用电低谷期,电池仓开启充电模式;夜晚用电高峰期,再把储存的绿电输送到千家万户。”站长左廷介绍。

为推动新能源规模化高水平利用,山东同步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机制,推进储能技术攻关。截至2024年底,山东新型储能在运规模达到717.7万千瓦,较2022年底增长了3.6倍。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熔盐储热等新技术项目顺利落地,储能技术实现多元发展。

能源转型改革与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密切相关,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组。

枣庄高新区,科达利公司投资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声穿透清晨薄雾。“多干一点是一点!不久后,这里将成为打通枣庄市锂电新能源产业供应链配套的关键一环。”项目负责人袁野身后,18栋单体建筑正加快建设。

曾经的“百年煤城”枣庄,正向建设“新能源电池名城”的目标迈进。“坚持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走出能源转型高质量发展之路。”枣庄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中波信心十足。

能源向绿而行,产业向新发力。2025年,山东明确产业培育新目标:在济南、青岛、临沂超前布局钙钛矿电池等重点示范项目;推进核电装备产业向烟台、威海集聚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找准方向,持续发力,“深化能源转型改革”被列为山东今年着重抓好的10项重点改革之一,全省将新增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约2000万千瓦,助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挑起大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02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宁夏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坚定信心,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本报记者  徐元锋  秦瑞杰开年以来,宁湘直流工程中宁换流站建设现场一派繁忙。这条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沙戈荒”新能源为主的电力输出大通道将于今年投运,届时每年外送电力预计超360亿
2025-02-28 06:3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吴齐强  颜  珂开年即满产——湖南长沙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总装车间产线上,搭载新型智驾系统的一款新能源汽车正满负荷生产。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
2025-03-01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朱  磊  周  欢走进位于江西新余市高新区的赣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眼前的高炉正将一块块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利用。“我们的废旧三元锂电池年回收能力达到
2025-03-25 06: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刘鑫焱  付明丽山西“重大项目建设年”推进会暨全省开发区2025年第一次“三个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活动日前在长治市举行,各地市设立
2025-03-01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董洪亮 银 燕春意渐浓,陇原大地干劲满满、热气腾腾——3月14日,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扩建2×1000兆瓦燃煤机组项目建设现场,3800多名施
2025-03-16 05:2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张  枨库布其沙漠内,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朔方新能源大基地建设现场,260余台大型推土机往来穿梭、施工正酣。“目前完成了场地平整,下一步继续推进‘标准
2025-03-23 05:51:00
实干笃行·大省勇担当 | 大省说:“改”出一片发展新天地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山东省通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正在搭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这样一个数据:山东
2023-08-18 14:57:00
坚实的步伐丨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临近岁末,希望的田野再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4万亿斤;前进的征途捷报频传,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承运旅客首次突破
2024-12-23 13:0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袁  泉 琼达卓嘎尽管已回到香港多日,但75岁的市民梁筹庭还沉醉在不久前的西藏之旅中。今年2月19日,“拉萨—成都天府—香港”首航航班降落在香港国际机
2025-04-06 06:3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加码幸福生活——看湄潭田坝新事:文明风、家园情、致富路
“我不去!除了红白喜事,什么房子酒、二婚酒,我一概不参加!”“咱们搬到这儿来,得用文明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比如不说脏话
2025-10-30 05:42:00
好戏连台!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将于11月7日至12月1日在唐山举行
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师源)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0 07:09: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小谦、于春梅)10月20日至29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考察组远赴乌干达、肯尼亚开展系列考察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
2025-10-30 07:13: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金烨、马玥)近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打破传统健教模式,充分利用门诊候诊时段,创新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2025-10-30 07:16:00
集中约谈655人,到位金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至9月,太原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2025·并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
2025-10-30 07:23:00
10月28日,娄烦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城—国道241改线南山连接线公路正式通车。自此,从太原市区到娄烦县城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2025-10-30 07:24:00
“篮”动土楼 兰香四溢——龙潭蝴蝶兰成“村BA”吸睛“流量担当”
东南网龙岩10月29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黄秋萍 饶建平)10月28日晚,“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启幕
2025-10-30 07:43:00
10月29日,我市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再安排
2025-10-30 07:54:00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我省3市1项目获得全国示范创建命名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5-10-30 07:55: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常萱)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名单(项目试点),常州大容量对偶盐穴储氢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项目
2025-10-30 07:56:00
“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启幕非遗雅韵与菊香共绘古城秋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金陵秋,重阳至。昨天,“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正式启幕
2025-10-30 07:56:00
指尖尼龙线 织就致富网
10月29日,高淳杨家村村民忙着编织渔用地笼。作为全国渔网特色村,其渔网编织是机器难替代的传统技艺,随螃蟹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2025-10-30 07:57:00
华侨路街道对沈举人巷进行焕新工程——古巷蝶变涌生机,老城更新见新景“阔别家乡28年,今天回到老地方,很多老房子、老街道还在
2025-10-30 07:57:00
下关滨江举行社会公众定点水生生物放流示范活动专家为公众规范放流“划重点”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周威)社会公众该如何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2025中国“4+2”(汽车+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将于11月1日至2日在芜湖繁昌途居马仁山露营地启幕
2025-10-30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