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12月14日电 题:“清波”绕湿地——天津湿地水乡“河长制”成效见闻
新华社记者白佳丽
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是京津地区最大的一片自然湿地。在它的“臂弯”里,有一处华北平原上的“水乡”——俵口镇。这里有着纵横密布的河网与大大小小的坑塘,如何守好、用好这些流动的“清波”,成为乡村振兴的一道考题。
一大早,俵口镇副镇长李树伟就出现在了俵口镇洛里坨村的一片坑塘前。作为镇级河长,他见证了这片臭水沟是如何变身为鱼趣园的。
“过去,大的河流有人管,成片湖泊有人看。但小河流、小水面往往无人管。尤其是村里一些坑塘环境脏乱,填满了垃圾。”李树伟回忆。近年来,宁河区开始将水系中的“毛细血管”纳入治理范围,这片臭水沟开始“变身”。
宁河区俵口镇洛里坨村改造后的鱼趣园。
洛里坨村村民高树凤的家,就在臭水沟不远处。“一直以来就是个死坑子,里面堆满了垃圾袋。”高树凤说。
今年10月,经过镇村两级的全力改造,这片臭水沟中的垃圾被全部清运,水塘引入干净的水流,一侧还建起了乡土特色浓郁的鱼趣园民宿。走进民宿内,温馨的床铺、亲水的平台,让游客可以近距离享受生态水乡的惬意。不远处,垂钓区、游憩区、露营地,以及坐落在一座返璞归真建筑中的羊圈咖啡,都成了游客的“打卡地”。
高树凤也开始和邻里每天在景色优美的鱼趣园中散步。“觉得‘倍儿幸福’。”她说。
宁河区俵口镇洛里坨村鱼趣园中的羊圈咖啡成为“打卡点”。
“‘河长制’正在水乡俵口走向更细、更深的治理阶段。”李树伟有一个详细的“账本”,上面记录着:2023年1月至今,俵口镇日常巡查河道累计出动人数3850人,整改问题点位34处,清理河道垃圾150余吨……
水系换新颜,产业发展的路子也宽了。去年,洛里坨村拆除了村中的老旧养猪场,打造起了“洛里香”果蔬采摘园。建设的两座温室大棚种植了“牛奶草莓”和“水果西红柿”,年底算账时,一座大棚的产值竟然达到了12万元。今年,村里又新建了9座温室大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采摘。
“环境好了,乡村特色采摘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来‘水乡’游玩的,不仅有天津本地的游客,还有北京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李树伟说。
从治理大河流、成片湖泊,到治理小河流、小坑塘等“毛细血管”,再到发展乡村旅游,湿地边的“清波”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美丽景色和美好生活。
宁河区俵口镇新建成的芦花里民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1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