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毛克疾:印度为何要对中国手机企业“小口放血”?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2-12-26 12:44:00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毛克疾】

近日,中印两国士兵在藏南达旺地区发生冲突,引发各方高度关注。毕竟,这是自2020年6月加勒旺河谷事件以后,中印两军首次爆出冲突的新闻。

然而,如果稍加关注近年的中印关系就不难发现,莫迪政府对中国发起的攻势几乎从未间断,尤其是在“经济战线”上发起的进攻——先是全面严控中国资本赴印投资,再全面“剿灭”印市场上有中国背景的APP,后来又大肆骚扰、敲诈在印经营的中资企业……

尽管印度对华经贸打压骚扰已经见怪不怪,但12月初的一则新闻却值得特别关注——

据印媒12月7日报道,印度财政部下设的税务情报局(The Directorate of Revenue Intelligence, DRI)以“型号和标价错误”为由,在新德里机场扣押了一批Vivo手机。然而,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批手机虽然是中国品牌,但却在印本土组装生产,属于“印度制造”;这批手机甚至不在印度国内销售,而是计划售往中东和东亚南的第三方国家,属于“印度出口”。

毛克疾:印度为何要对中国手机企业“小口放血”?

相关新闻报道

虽然这批手机被扣押不久后就被放行,但与之相关的疑问却久久没有消散:既然这些手机都已做到“印度制造”和“印度出口”,印执法部门为什么还要为难相关企业?莫迪政府到底想做什么?下一步还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次查扣手机属于什么情况?

如果持续跟踪印度官方新闻就不难发现,近年来莫迪政府在经贸领域针对中国的行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自上而下统一部署的集体行动,有组织有预谋也有比较清晰的政策目标,具体行动包括吸引跨国企业离华赴印打造本土产业体系、定向严控中国资本赴印投资、大规模封杀有中国背景的APP等;

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各自为政的单独行动,很大程度上是各地方各部门在对华强硬的总体氛围下的“自选动作”,随机性较强。虽然这种零敲碎打的行动并没有明显的战略目的性,但对中资企业利益的伤害反而可能更高。

按上述划分方法,这次印度监管部门查扣手机,属于第二种情况的可能性较高,大概率是税务情报局自作主张,而不是各部门协调决定的结果。

一方面,在中印关系整体步入低谷、短期内难以改善的背景下,莫迪政府虽然在边境、防务问题上对华总体有所克制,但在经贸领域打压中国利益却变本加厉,客观上鼓励印各地方各部门搞“花式管控”刁难中资企业。

另一方面,印度监管体制过于严苛繁复,再加上整体行政效率长期低下,使法律法规所载的“明规则”和日常实际运用的“潜规则”平行并立,造成“企业普遍性违法,政府选择性执法”,客观上给予监管部门较大的自由裁量权。既然莫迪政府默许支持,监管部门自身又不缺执法借口和政策工具,那么在印中资企业自然沦为触手可薅的“大肥羊”。

毛克疾:印度为何要对中国手机企业“小口放血”?

虽然印度各大监管部门各自为战,对中资企业发起各种各样的骚扰和打击,但其也绝非漫无目的,反而精于挑选目标。从之前几轮中资企业受损情况倒推,印度监管部门更倾向于打压某几类中资企业:

一是打压那些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中资企业,因为这会让印度民众感受到“莫迪政府对华强硬确实有所行动”,因此打压目标绝大多数是面向消费者的品牌企业,而很少有中上游供应商、代理商。

二是打压那些与印度自身经济运行关联较小的企业,避免影响印度供应链稳定、就业岗位提供,以及物价民生,因此打压目标绝大多数是中高档消费品企业,而不是提供基础性、过程性产品的企业。

三是打压那些印度或者其他国家企业容易“平替”的中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即使被“赶尽杀绝”,也不会产生全局性影响,因此打压的目标企业绝大多数都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此外,企业本身体量和实力也很重要,毕竟如果要薅羊毛,羊身上首先还得有毛。

这样看来,中国互联网企业简直就是莫迪政府最理想的目标:封杀中国APP不仅释放出巨大公众影响力,巩固莫迪政府的强硬且爱国的形象,也不会对印国计民生产生实质性影响,甚至莫迪政府还能反过来把驱逐中国互联网企业腾出的市场空间当作筹码,用来和本土财团或跨国互联网巨头搞利益交换。

顺着这一逻辑,中国互联网企业被莫迪政府赶尽杀绝以后,莫迪很快又瞄上在印的中资手机企业。

显然,互联网企业和手机企业虽然一个属于软件领域,一个属于硬件领域,但是二者却又非常相似:和打击互联网企业一样,打击知名度极高的手机品牌也能产生人尽皆知的社会影响力;而打击作为终端消费品的手机,对国民经济运行冲击也较为有限;同时因为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很容易找到平替竞品,且手机企业往往本身实力较强,具有大量可供罚款敲诈的现金……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印度监管部门热衷于骚扰在印中资手机企业,特别是市场占有率前几名的龙头企业。

其实,对照印度媒体做简单统计就不难发现,2022年莫迪政府打击中资手机企业的强度和频率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小米2022年1月被指控逃税,2月又以“非法汇款”为由被调查,5月公司账户资产被封存冻结,7月再次被指控“逃税”,此后各种零星骚扰更是名目繁多;

华为2月多个办公室被印税务部门搜查,3月被指控“违规避税”,5月高管又在机场被边控;

Vivo则在5月被指控存在“财务问题”,7月被指控“洗钱问题”,8月份被指控“偷税逃税”,最近又被查扣2万多部出口手机;

Oppo则在7月也被指控“偷税逃税”。

2022年8月,印政坛实权人物、印财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Nirmala Sitharaman)甚至公开点名小米、Oppo、Vivo,声称要对这几家企业发起严查税务的专项行动。这相当于吹响了“冲锋号”,此后印度各级政府各地方各部门针对中资手机企业的打击和骚扰变得更加频繁,更加肆无忌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6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印度制造”挑战“中国制造”?
印度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以强化其本土制造业但“投资风险过大”也是印度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挑战“对我们来说,印度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市场,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苹果CEO库克在2月份的一
2023-06-25 13:18:00
业务被迫外包,中企在印度遭遇了什么?
...陈子帅】“在中国企业拒绝将其供应链和生产活动开放给印度公司后,中国公司最终决定将制造业务外包给印度公司。”《印度时报》21日报道称,这是印度政府持续推动的结果,被看作本地制造
2024-02-23 09:13:00
印度向中国手机制造商提新条件,要求印籍人士担任CEO等职位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苑基荣 马梦阳】 印度媒体最新报道称,印度政府对在印度的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提出了多项新要求,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技术
2023-06-14 15:42:00
vivo出让当地公司股权?中国手机厂商印度“本土化”求解
对于中国手机制造商而言,印度市场“本土化”正在走向另一个方向。有消息称,vivo印度公司近日正与印度塔塔集团(Tata)洽谈收购多数股份、成立合资公司等事宜,以符合印度政府要求高
2024-06-17 13:49:00
印度为何成了“外企坟场”?
印度执法局扣押了小米555.1亿卢比资金,约合人民币48.2亿元。据称这是印度当局迄今为止最大数额的扣押。如今,48亿元还存在被没收的风险。据英国路透社消息,印度执法局6月9日发
2023-06-16 13:41:00
刚筹建28纳米芯片工厂,印度就吹更大的牛,将在8G领先全球!
10月15日印度举行了国际电信大会,印度高官出席了会议,莫迪总理也在现场浮头,而印度高官在会上放了个大卫星,在6G技术上赶上中国,在8G技术上取得全球第一,有趣的是出席会议的欧美
2024-10-21 13:40:00
打劫小米48亿,印度Are You OK?
小米最近很受伤。上周(6 月 9 日)印度执法局发布了正式文件,指控小米涉嫌违法印度《外汇管理法》「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已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
2023-06-16 16:34:00
印度赚钱印度花!小米被“KO”之后,另外两大中国手机想躺平了
网上流行一句关于印度营商环境的调侃: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小米被被“KO”之后,另外两大中国手机品牌——OPPO和vivo在印度也面临巨大的困境。和小米一直在挣扎不同,
2024-06-20 13:16:00
再砸6亿美元,富士康却在印度进退两难|焦点分析
...辑|袁斯来即便遭遇打压,陷入失望和迷茫,中国企业和印度仍然难分难舍。8月2日,根据外媒报道,富士康(鸿海)计划投资6亿美元在印度卡纳塔克邦设立两家工厂。据知情人士透露,其中3
2023-08-07 10:05: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41: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3:12:00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