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1 13:42:00 来源:戏说三国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宋吴自牧《梦粱录·小说讲经史》:“说话者谓之舌辨。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这是中国最早出现舌辩一词的书籍,但这不是中国最早的舌辩!

中国有一个极其著名的成语:唇枪舌剑。虽然,中国人的逻辑思辨能力并不发达,中国的先贤们没有写出一部像西方哲学家所写的那种推理严密的皇皇巨著。但是,不必惭愧,中国人的舌辩之术却极为发达,西方的贤哲们如果能读一读中国的《战国策》、《国语》、《左传》等历史著作,恐怕一个个要汗颜无地,拜倒在中国先贤的脚下了。

中国的舌辩之术最早出现也是最为发达的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极为热闹,大家联络有亲,都出自同一个宗主周天王,但又打来打去,绝无道理好讲。在这一时期,传统的道义已失去了约束力量,强权就成了真理,人们所崇信的是武力和金钱,没有谁再去相信那些空头口号了。因此,舌辩之士层出不穷,一大批靠三寸不烂之舌而赢得富贵权势的人就出现了。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中国的舌辩之术虽然发达,却是用于战争的,而西方人的思辨,往往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的认知和征服。所谓“唇枪舌剑”,远不足以形容舌辩之术所起的巨大作用,唇舌不仅可抵一枪一剑,甚至可抵百万雄兵,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亡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还是别去顾虑那么多吧,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古代的舌辩之术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也许会从中看到些什么。

《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地位无与伦比,许多后人把它当做为人处世、权力博弈、军事斗争的教材,影响力可谓冠绝古今,其全书充满争斗,这些争斗包括:斗智、斗勇和斗嘴即所谓的“舌辩”。

经典舌辩1,诸葛亮舌战群儒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昔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曹操百万大军压境剑锋直指吴楚,诸葛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促成孙刘联合,赤壁战后,终成鼎足之势。

经典舌辩2,诸葛亮骂死王朗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从未见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皆愿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饶舌”,活生生的把一一流说客给骂死!可见诸葛神人舌战功力之深,无人能及。

经典舌辩3,李恢说服马超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越之西子,善毁者不能闭其美;齐之无盐,善美者不能掩其丑。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此天下之常理也。”李恢舍刘璋而投刘备,于马超进退两难之计,谈笑应对账内刀斧手,轻易说降马超,尽人臣之职,展谋士之机。

经典舌战4,满宠劝降徐晃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满宠只身赴敌营,对徐晃晓以大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居已成,使曹操得一智勇双全得大将。

经典舌战5,秦宓辩天服张温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过百万之师,三国时期精彩舌战

“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公既出大言,请即以天为问:天有头乎?”宓曰:“有头。”温曰:“头在何方?”宓曰:“在西方。《诗》云:‘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也。”温又问:“天有耳乎?”宓答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无耳何能听?”温又问:“天有足乎?”宓曰:“有足。《诗》云:‘天步艰难。’无足何能步?”温又问:“天有姓乎?”宓曰:“岂得无姓!”温曰:“何姓?”宓答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宓曰:“天子姓刘,以故知之。”温又问曰:“日生于东乎?”宓对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张温无言可对,乃避席而谢曰:“不意蜀中多出俊杰!恰闻讲论,使仆顿开茅塞。”秦宓始终以侧面回以张的问难,张咄咄逼人,最后竟巧妙的将诡辩问题归结到蜀吴的政治立场问题上,令人折服。

《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舌战,因篇幅所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空闲的话大家可以去品评欣赏一番,领略其中乐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1 15:45:4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骨,直到楚文王时期,才发现这块美玉的价值,成为稀世之宝。战国时期,楚国和赵国联姻,因此把和氏璧献给了赵国,秦昭襄王得知后,派使者到赵国,说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赵惠文王不敢不
2024-07-16 16:14:00
大禹铸造的帝王九鼎真的存在吗?帝王九鼎最后去哪里了?
...的象征。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战国时,秦、楚皆有兴师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显王时,九鼎没于泗水下。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
2023-01-07 17:01:00
夏朝时期,大禹铸造九鼎是历史事实吗?
...,如此雄心豪迈的气魄也成就了\"九鼎\"成为夏朝的镇国之宝的传说!
2023-05-10 05:17:00
华夏三大神器下落之谜,两个可能在秦始皇陵
...昌盛。夏商周三个朝代都将九鼎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由此说来,九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禹建立夏朝之后,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大禹用天下九牧所贡之铜铸成九鼎,象征了当
2023-03-05 16:15:00
中国代称“九州”,指的哪九州
...九州,也代表着国家统一。在夏商周三朝,九鼎作为传国之宝。但很可惜,九鼎早已下落不明。如今的九州,只剩下了六州,即徐州、扬州、荆州、冀州、兖州和青州。其中徐州、扬州、荆州为地级
2023-01-01 15:02:00
上古时期失传的五大绝世国宝
...珍贵的宝物,一鼎象征一州,是夏商周被视为正统的传国之宝。在东周列国争霸时期遗失,有人认为现藏于秦皇陵地宫中。由于九鼎过于重要,历代诸多君主都曾重铸过,但最多也只能被列为当朝的
2023-04-19 16:03:00
西周的都城在丰镐,为何九鼎会放在洛阳?
...非常合理的。西周两京制而九鼎象征着国家政权,是镇国之宝,放在洛阳这样的军事中心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只要洛阳能够稳定局势,整个周朝的天下就会稳定,政权就会稳固,九鼎同样也会安全,
2023-07-07 11:51:00
古代的九鼎是怎么来的
...铸造九鼎 九鼎创建于夏朝初期,在商朝与周朝也是传国之宝,与后来秦始皇的玉玺有着同样的作用,谁拥有了九鼎,谁就拥有了天下,根据《史记封禅书》的记载,九鼎经过了夏朝、商朝,到了
2023-08-25 06:01:00
三国中的神秘人物:于吉、左慈和司马徽的传奇故事
...篇》载,左慈是葛玄之师。传其《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 TOP、4司马徽司马徽号称水镜先生,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向朗、诸葛亮、庞统等都是
2023-10-12 08: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