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4-11 20:52: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2020年,一个普通的夏日午后。

在深圳大学医院的病房,李华正地躺在病床上。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之前,李华还是一个直不起腰的重病患者。

他被病魔折磨了近三十年,终于在陶惠人医生的手术下,重新站了起来。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虽然手术很成功,但要完全站直,并且恢复成正常人。

对李华来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

他第一次试着站立,双腿颤抖,他借助工具才勉强站稳。

但李华知道,这一刻,对他是多么重要。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李华也坚持每天站立半小时,之后试着挪步,走路。

他的恢复程度,比所有人的预期好了很多。

李华学会了行走,在家里还能做家务。

这这些对曾经的他,绝对是一种奢望。

现在,李华的母亲,陪他一起看了大海。

海风吹拂过他的脸颊,李华兴奋地指着天空说道。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妈妈,天好蓝啊!”

“我还记得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在田头打闹,那时候的天空也是这么蓝。”

母亲看着他,“三十年了,你终于能自己走路了。”她说。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母亲的记忆中,李华还是那个健康的少年。

1974年,湖南永州一个偏僻的山村,李华在这里出生。

他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了他。

虽然地处偏僻,他的家庭也不算富裕。

但在田间地头玩耍,河边抓小鱼小虾,还有和小伙伴的嬉闹,都让他感到快乐。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眷顾这个活泼的孩子。

8岁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痛,悄然来临。

那天,李华还在外面玩耍,突然腿疼得跪在地上。他一瘸一拐地回到了家。

父母吓坏了,赶紧找车送他去了医院。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看到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为膝关节积液。

如果只是关节积液的话,其实并不严重。

只要抽出那些积液,平常注意减少活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因为过度活动,或者不合理的运动方式,都有可能得这种病。

经过治疗,李华的腿好了,几乎也没有再痛过。

谁曾想到,10年之后,李华的另一条腿开始痛。

这次的症状和当初左腿几乎一样。

这次,父母也没多想,按正常的关节积液治疗。

可是这次李华的病,反而越来越严重。

他的两条腿都疼,背部也开始弯曲。

从后面看,他就像一个五六十岁的驼背老人。

在当地医院看病,效果也不好。

于是,他的父母带着李华跑遍湖南各大医院。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最终诊断结果是,李华患上强直性脊柱炎。

这种慢性疾病,被称为“不死癌症”。

如果不治疗,这种病将导致,脊柱关节慢慢僵硬、融合。

病人以后失去活动能力,但是不会有生命危险。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李华的脊柱越来越弯曲,他的病越来越严重了。

他的上半身,几乎折叠在一起来。

常人做不到脸贴腿,他反而是分不开。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病痛给李华带来的不止是身体,更是心理折磨。

李华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吃饭都变的非常困难。

他想喝水,靠吸管,费很大的劲才能吸到嘴里,吃饭只能靠母亲一点点喂。

胸部和腹部紧贴在一起,造成他呼吸不畅,消化不良。

李华的胸部和腹部,因为摩擦和出汗,皮肤开始溃烂。

他只能靠母亲,用棉签蘸着药水一点一点抹。

没办法,他也上不了学,生活完全靠父母照顾。

为了给儿子治病,李华的父母,带着他到处寻访名医。

他们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李华的病却不见好转。

李华的父亲,心理无法承受,加上劳累过度,不幸去世。

没办法,母亲唐董陈只能自己一个人照顾儿子。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有一天,病友群的信息,给李华的命运带来转机。

有人推荐了深圳的一位医生陶惠人。

据说,陶医生治疗脊柱畸形,有丰富的经验。

不管信息可不可靠,李华的母亲决定到深圳试试运气。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李华和母亲在深圳大学总医院,找到了陶惠人医生。

陶医生是这方面的专家,被誉为“脊柱侧弯第一刀”。

然而,李华的病,复杂程度远超以往病例。

陶医生经过详细的评估,制定了一个大胆的治疗方案。

实施四次大手术,分步矫正李华的脊柱,让他重新站立起来。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这个方案的风险非常大。如果不成功,李华面临终身瘫痪,甚至死亡的危险。

但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治疗方法。

手术的第一步是截断髋关节,用锤子敲碎粘连的骨头,强行撑开30厘米的空间。

因为李华的脊柱已经严重弯曲,手术难度极大。

第一步手术,在陶医生和团队的努力下,取得了成功。

第二步手术,就是重塑李华的胸腰椎,拿出已经变形的椎骨,植入钢钉进行矫正。

这就好比堆积木,需要很高的精度和技巧,否则可能前功尽弃。

最危险的是颈椎重建手术。

在这个区域,神经密布,一不小心就造成永久性损伤。

陶医生和他的团队,小心且大胆的完成了这几次的精密手术。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四次手术,植入了22颗钢钉,稳稳地支撑起李华的脊柱。

每次手术,都是一次生死考验。

陶医生和他的团队,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成功的让李华直起了腰板。

然而,高昂的手术费,他的家庭根本无力承担。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李华的手术费用,一共84万元。

他的家庭为了给他治病,早就倾家荡产。

父亲去世后,家里没了经济收入,母亲在家照顾他。

面对这样的困境,他家实在无能为力。

幸运的是,爱心人士伸出援手,为他募集到了手术费用。

医院减免了10万元的手术费,医保也报销了45万元。

骨头被敲断4次,植入22颗钢钉,“折叠人”李华如今重获新生!

一些爱心企业和慈善机构,共筹集了24万元的善款。

最终,李华自己只需要承担手术费4万元。

李华的病,也创造了一个医学奇迹。

在治疗中,他也感受到了国家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如今,李华和母亲过着最普通的生活。

李华也能做简单的家务和农活,母亲也不用每天脚不沾地的围着他转了。

未来,母亲希望李华能娶妻生子,为李家传宗接代。

祝福他们,希望他们的愿望早日实现。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母亲节我故意去逛商场,逼儿子儿媳做饭,12点钟回家,愣在原地
...清晨,阳光透过白色的窗纱投射进温馨的小客厅,落在了李华的脸上。李华在沙发上轻轻地摆弄着手中的手机,时而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今天,她有一个计划——一个稍带恶作剧性质的计划。在这个
2024-06-21 06:28:00
本文转自:保山日报本报讯2月9日,我市志愿者李华仙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顺利完成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位重度贫血患儿带去了生的希望,成为我市第24例、云南省第317例造血干细胞
2023-02-13 15:00:00
前天我生下儿子,昨天我爸打电话给我,让我把两套房给堂弟
李华坐在婴儿房里,轻轻地摇晃着摇篮,她的新生儿,李小宝安静地躺在那里,酣睡中偶尔露出甜美的微笑。屋内的氛围柔和而温馨,墙角摆放着精心挑选的玩具,准备迎接这个新生命的探索和欢笑。“
2024-06-21 06:44: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走进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李华成: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编者按: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在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广东省全民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南方报业传媒
2023-09-16 03:56:00
母亲威胁女儿说:不给弟弟买房就绝食,3天后才知女儿已一走了之
李华站在窗前,目光穿过老旧的窗棂,似乎要凝视穿透对面的楼宇,追寻着心中的那份执着。“强子,你的姐姐出去闯了,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现在轮到你也该有个家了。”李华转过身,语气中充
2024-06-29 06:55:00
我退休金5千,五一要出行,临走时儿子说:妈你给6万,人别去了
李华的退休生活常常围绕着一个小小的梦想:用她微薄的退休金,在金色的五一节假期中去往远方旅行,享受一次说走就走的旅程。在千篇一律的日子里,这个想法如同一股暖流,温暖着她的心房。她常
2024-06-15 10:07:00
大妈爱跳舞,饭后必下楼,儿子警告母亲:再下楼跳舞就送你回老家
夏日傍晚的微风带走了一天的喧嚣,李华端着饭后的茶杯,静静站在阳台上,眺望着楼下的广场。一曲曲熟悉的舞曲从广场传来,彩灯交织着缤纷的夜色,邻里间的笑声把李华的思绪拉回到了年轻时的舞
2024-07-24 06:34:00
我妈把筷子砸到我老公脸上,我保持沉默,第二天,我就尝到了苦果
每个清晨,李华总会早早起床,准备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清蒸的小笼包、煎得金黄的荷包蛋,再加上一碗热腾腾的豆浆,这是她精心为一家三口准备的开始。女婿张强因为工作原因早出晚归
2024-07-24 06:27:00
公婆不愿伺候爷奶,我们赡养老人到他们去世,老人走后我们财运顺
都市的天际线被连绵的高楼所点缀,李华和小敏的家恰巧位于这样一栋建筑的22层。他们的生活原本平静如水,直到小敏接到了她母亲的电话。“小敏啊,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2024-06-16 10:3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第三场优雅启幕
昨晚,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团亮相南京森林音乐会,以“金弦银弓”的深情对话,献上纯正俄式古典盛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10月5日晚
2025-10-06 09:48:00
三河市举办“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演出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金秋送爽,双节同庆。近日,三河市“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文艺演出在臻园养护中心温情举行。来自三河市老年大学艺术团
2025-10-06 10:10:00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国庆档是仅次于春节档和暑期档的重要档期。今年,有包括《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等十余部影片参与国庆档角逐
2025-10-06 11:35:00
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国庆上演,重现文艺界的“觉醒年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中国国家话剧院剧场内,恢宏的旋律响起。舞台上,多媒体屏构筑的“抗战博物馆”内
2025-10-06 12:40:00
青春版庐剧《双锁柜》是啥样?“好戏安徽”给您好看!
大皖新闻讯 10月5日晚,安徽百戏城地方戏剧场内欢笑声、掌声此起彼伏,青春版庐剧《双锁柜》在此精彩上演。作为“好戏安徽”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销费活动第四季的重头戏
2025-10-06 1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