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铜鼓网红蝶变创业新农人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4-22 00:3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胡勰

酸枣糕、玫瑰浆果、笋豆、紫苏木瓜干……一排排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排列在货架上,经铜鼓县网红主播“客家香香”的推荐,这些产品将通过线上线下送到千家万户。

“客家香香”,名叫朱茶香,是铜鼓县大塅镇古桥村人,因传播铜鼓客家文化,分享客家美食而出名。2022年,她参加江西省巾帼直播电商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了社会组冠军。

如今,“客家香香”摇身一变,成了双红村笋厂老板。山旮旯里的网红变身为创业新农人,发生了一些什么故事?调研引路,带着这份好奇笔者前往拍摄地一探究竟。

清晨来到古桥村“客家香香”短视频拍摄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字样镌刻在门墙上,好似“客家香香”创业故事的伏笔。

“最近阴雨绵绵,果脯要在烘干机中干燥,一个小时后出炉,然后裹上紫苏、辣椒粉等配料。”朱茶香一边戴上手套和口罩一边介绍说,“三个品类几十斤的果子今天上午要打包完。”

中午没工夫休息,沿着山路盘旋而上,二十多分钟的路程到达双红村笋厂,一片百端待举的场面。“今天准备完成新灶台的布置工作,顺便完成今天的拍摄任务。”看着朱茶香手上的血泡和裂口,她解释道,“笋厂刚刚开办,到处缺人手,运营团队只有几个人,要上山找素材、拍摄、剪辑,还有整理笋厂和直播间,每个人都分身乏术。”

“这个月山里的春笋长出来了,拍完视频我就要去收笋,要尽可能多收一些,不然不够生产。”

不一会儿,我们就看到一辆辆挖笋归来的摩托车、面包车,我和朱茶香打配合,我拿本子记重量开票,朱茶香负责见票付钱,还有拍摄小伙记录工作点滴。一开始以为挺简单,发现收笋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笋兜有没有老,如果老的话要拿刀削掉。两个小时,搬笋、削笋、登记、开票,手掌酸胀刺痛的我不自觉又望向朱茶香那双纤细却布满裂痕的手。

双红村有4.5万亩竹林,大大小小笋厂13个,每年这个时候笋厂都在争相收购山上这点土货。“这是靠天吃饭的行当,雨水多笋就长得多,碰上干旱,山上的笋就很难挖。”朱茶香五味杂陈,“双红村的笋有销路,但利润都没什么空间,如果不进行竹林改造,笋的产量质量上不来,线上的市场份额就拓不宽。”

竹林改造是攻克原材料供应不稳定的关键一招,朱茶香联合赖三平等股东成立了铜鼓富硒笋林业资源开发专业合作社,前期投入500万,计划承包竹林20000亩,并进行竹林改造。目前已改造完成2000亩,改造好的竹林每年出笋量将翻十倍多,从每亩300多斤增至3000多斤。

“竹林改造是一项费钱的工程,需要除杂、布管道、施肥、修路,每亩改造成本最少要1000元,资金是个大问题。之前在外打工攒的钱,直播卖货赚的钱,统统都投到笋厂了,还远远不够。”朱茶香说。

先前,夫妻俩靠着直播收入一年也有二三十万,养家糊口是没问题的。可是,过年后,看着几个哥哥都外出打工,朱茶香两夫妻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如果笋厂能建起来,他们就不用外出务工了。

笔者调研发现,资金不足是新农人创业障碍之一。前期投入靠的都是劳务积蓄,既要满足工厂开支,还要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再者,种植项目见效周期比较长,最短都要一年,资金周转慢。

品牌杂乱也是农村企业普遍问题之一。双红龙头企业少,且品牌多、乱,企业之间模仿抄袭,同质化严重,不利于品牌做大做强。

缺乏管理是笋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双红村竹林面积大,加工厂家数量较多,在原材料供应、交易成本方面有明显优势,但缺乏统一管理,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技术创新动力不足。

近年来,大塅镇发挥笋产业优势,助力笋产业链增收,促进笋产业集群发展,使笋产业成为“养森大塅”名片上的翠绿水印。下一步,大塅镇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进笋产业升级。

创新融资渠道,注入源头活水。采用“公司+合作社+社员+村委”的运营模式,多渠道引入资金和技术;加大村集体经济资金资产资源入股;落地中小企业创业贷款政策;研究竹林改造补贴政策。

创建富硒品牌,引导众人拾柴。成立笋产业协会,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做好SC质量认证、富硒认证;加大笋产业品牌整合力度,创建富硒品牌;增强企业品牌保护意识;研发丰富的笋制品。

创优组织管理,发挥头雁效应。鼓励支持双铜笋业有限公司发挥头雁作用,带领全村笋厂建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商标、统一追溯;带动全村竹林改造。

“把设备搬上去。”香香向员工喊了一声,把我从思绪中拉回来,傍晚夕阳落下,朱茶香又忙着准备一场带货直播,看着她对着镜头亲和地讲解客家美食,祝愿她在广阔的舞台华丽转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07: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江西铜鼓:土特产“含金量”越来越高
...品牌。经过几年实践摸索,“铜鼓黄精”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黄精芝麻丸、黄精酒、黄精茶、黄精曲奇、九制黄精也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健康食品。黄精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黄精产业高质量
2024-03-26 14:48:00
【一线调研·“新农人”“三新农”践行记】“铜鼓姑娘”奋斗在创业路上
...她就是抖音平台上的“铜鼓姑娘”——一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名叫潘谭叶。“小写生活,大写爱。山高路远,看世界,也找自己。”这是潘谭叶对自己的告白。潘谭叶在采收山核桃 生在农
2023-09-19 21:28:00
这群江西“老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一则《95后兄弟返乡 玩转“新农活”》的报道,让宜春市万载县潭埠镇张鹏、张剑兄弟成了当地的名人。大学毕业后两兄弟一同返乡,科技种田、生态养殖,让土地增效、农民增
2025-07-02 04:40:00
...挑细选地摘下片片翠绿。陈开敏是一名地地道道的90后“新农人”。2015年大学毕业后,陈开敏回到家乡自主创业,创办了上犹县犹江绿月农庄,并开设茶叶网上商店,利用互联网销售园村茶
2023-03-14 21:04:00
铜鼓大槽村的“万亩林海梦”
...华每日电讯新华社南昌5月26日电(记者李美娟)从江西省铜鼓县三都镇大槽村出发,驱车翻越新辟的山路,到达离村口约6公里、海拔700多米的密林深处,看见数十个村民分散在林木杂草间
2024-05-27 04:36:00
从粗放粗管到点“竹”成金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从粗放粗管到点“竹”成金——铜鼓县毛竹林高标准改造改出好风景俯瞰铜鼓县漫山竹林。 通讯员 陈小鸿摄易永艳 刘舒文走进铜鼓县三都镇大槽村,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翠竹
2024-02-22 04:03:00
...中旬,第三次是年后春笋开挖前……”8月17日,在江西省铜鼓县三都镇大槽村一片高改后的毛竹林下,20余名村民正耐心地听王文忠讲解如何给毛竹林施肥。王文忠是大槽村从福建请来的“竹
2023-08-31 22:19:00
响应全省竹产业“千亿工程”号召 资溪铜鼓主官有哪些行动?
4月8日至9日,铜鼓县委书记李勇军率党政代表团到资溪考察学习笋竹产业发展。记者注意到,当地主官对竹产业的关注,与国家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和江西提出的竹产业发
2024-04-12 06:50:00
江西铜鼓:每亩山林可分红2000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刘舒文5月10日,铜鼓县永宁镇钓鱼村郁郁葱葱的竹林里,16位村民有的手持镰刀在砍杂,有的挥舞锄头在整带……“我们引进林下桔梗种植,三年后林农每亩可分红20
2024-05-14 02: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身房为什么是秃头重灾区
作者:豆泥(图/unplash)你每周规律健身,每次训练都不敢懈怠,练到大汗淋漓之际习惯性拿起毛巾擦擦头,和汗一起被擦走的总是还有几根头发
2025-09-16 05:14:00
央媒看太原 | 央视关注太原特色老醋月饼市场升温
央媒看太原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各地月饼生产制作开始忙碌起来。9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太原市的月饼市场开始预热
2025-09-16 06:25:00
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组织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9月11日,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召开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5-09-16 00:08:00
静脉曲张康复患友旗袍秀,身心健康再绽芳华
9月13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大厅内出现了一抹“优雅红”。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一群身着大红色旗袍的女士,手中轻舞羽扇
2025-09-16 01:11:00
代谢健康指数发布,测测你离“代谢综合征”有多远
9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数智健康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2025-09-16 02:44:00
【天眼关注】烟火气、人情味、现场感——“锅气”背后的三重渴望
傍晚时分,贵阳老城区的巷子里飘来阵阵菜香。一家名为“老味道小炒”的餐馆里,厨师手中的炒锅上下翻飞,火苗蹿起,牛肉与辣椒在高温下碰撞出诱人的香气
2025-09-16 04:18:00
国家级白酒大师齐聚劲牌,共鉴毛铺草本酒与劲牌清香年代独特风味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默晓龙)近日,劲牌公司迎来一场高规格的品鉴盛会。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等五位国家级白酒专家应邀莅临
2025-09-15 11:09:00
CCOS 2025 | 安徽爱尔眼科医院刘勇、刘帅帅、陈诚等受邀出席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
2025年9月4日-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国内大型眼科学术盛会
2025-09-15 11:35:00
聚焦秋季男性健康: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带来科学防护攻略
中秋渐近,秋意渐浓,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空气愈发干燥,各类流行病也进入了活跃期。在这个时节,男性群体尤其需要重视养生保健
2025-09-15 12:57:00
停止运动后 肌肉原地变肥膘?
经过一夏天的苦练,好不容易见到的一点肌肉,会随着停止运动而“秒变”肥膘吗?肌肉长得越多,脂肪囤积越多?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2025-09-15 13:18:00
后背反复长痘、瘙痒?济南中研医生:可能是毛囊炎
不少学生发现,后背总冒出红色小疙瘩,又疼又痒还反复,以为是普通痘痘,却越抠越严重。其实,这很可能是后背毛囊炎,尤其在学生群体中高发
2025-09-15 13:23:00
倒计时!第三届西安国际养老产业博览会9月19日启幕
本报讯(记者 刘雅婷) 一场汇聚全球智慧、融合科技与人文的养老产业盛会即将在古城西安拉开帷幕。9月19日至21日
2025-09-15 15:14:00
标本兼治 济南国医堂中医张青松“三个调”治囊肿
囊肿是一种有形的包块,囊肿内部可能包含空气、液体或半固体物质。脓液的集合体称为一个囊肿。中医治囊肿有独特的优势,受到患者普遍认可
2025-09-15 15:44:00
曹博带队赴北京考察 探索武当中医药健康文化走出去战略
9月8日至10日,武当中医药文化联合会会长曹博赴北京考察调研,期间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全国中医药文化大会组委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25-09-15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