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知道大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几个现象:
1.上一秒刚和身边人提到一样商品或者是一项服务,下一秒打开手机各大软件,全部都在疯狂推送该商品的广告;
2.用不同的手机或者账号买东西,价格不一样,有时候比别人更贵?遭到大数据杀熟?
3.手机上明明就是没有几个软件,手机还是经常出现异常卡顿的情况;
4.经常莫名其妙的被扣费以及流量使用猛增;
5.当我们使用手机拨号的时候,手机就开始变得比平常卡顿,并且在通话过程中,还有杂音、回音的情况;
如果出现以上几种情况的话,你的手机很有可能正在被人监听!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手机监听其实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甚至有些人已经抱着“我的信息又不值钱”这种摆烂心态。其实手机监听带来的隐私泄露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
你以为的信息泄露:骚扰电话、广告推销、社交账户被盗、隐私侵犯......
实际上的信息泄露:非法信息倒卖、“人肉开盒”、电信诈骗、涉黄骗局、违法炒股赌博陷阱、信用卡诈骗、冒名高额借贷、敲诈勒索、影响个人名誉、威胁人身安全......
下面以华为手机为为例,教大家几招关闭手机监听的实用小妙招
1.关闭麦克风权限:设置-权限管理-麦克风-除了视频和录音外都关闭
2.关闭个性化推荐:智慧助手-yoyo建议-个性化设置-关闭按钮
3.关闭负一屏广告推送:负一屏-设置-关闭按钮-关闭产品服务改进计划
4.关闭通知栏状态:设置-通知栏状态-批量管理-每个应用都有对应的关闭按钮
5.限制广告跟踪:隐私设置-先点开相机和麦克风-点击广告隐私-限制广告跟踪
遗憾的是,手机的设置只能降低一些被监听的可能,并不能做到百分百的防止隐私泄露,尤其是一些流氓软件,拒绝相关权限后直接就不能正常使用!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从多个方面来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可能保护好个人隐私。
1.避免在公开网站平台填写信息时使用真名或拼写,非必要时不要在线填表,尽量用邮箱代替手机号码。
2.手机和平板不要随便使用公共Wi-Fi,不要用手机随便扫描二维码,不下载、安装和使用来历不明的程序软件。
3.使用安全加密工具。
比如像蝙蝠app,它采用端对端加密技术,这是一种只有参与通讯的用户才可以读取信息的通信系统,用户数据只保存在手机终端,不会云端存储,黑客、或任何第三方机构,甚至开发者本身都不能访问服务器上的加密数据。
不仅如此,它还可以预设密信(针对单个聊天框,设置暗号加密,对方只有输入正确暗号,才能进入聊天框)
还可以一键撤回聊天双方的信息,所有聊天内容只能你知我知,由于数据不会云端储存,撤回了就彻底销毁,有趣又安全。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隐私泄露的危害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重,不要当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想起要做好隐私保护。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有心人无可乘之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