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冯华 段宇濠
10月1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办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期间,国际宇航科学院主席舒马赫等科学家为中国嫦娥五号团队颁发了“劳伦斯团队奖”。嫦娥五号总设计师胡浩等作为团队代表出席颁奖仪式,并宣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即将面向国际开放申请,欢迎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共享成果。
嫦娥五号是我国首个无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是当时我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一举突破月面采样、月面起飞上升、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跳跃式再入返回等关键技术,经过环环相扣的飞行过程,带回1731克月球样品,成为世界单次采样量最大的无人月球采样任务。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为后续的无人月球科研站、载人登月等奠定了基础,是我国航天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劳伦斯团队奖”设立于2001年,是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每年颁发的两大奖项之一,是国际宇航科学院的最高团队荣誉,旨在表彰在宇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的宇航项目团队。嫦娥五号在技术创新、科学发现、国际合作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赢得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国家航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嫦娥六号目前正按计划开展正样阶段研制工作,计划于2024年前后实施。
嫦娥五号总设计师胡浩介绍,围绕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科研人员取得多项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完成6批258份、共77.68克月球样品发放,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代表性的科学发现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通过对月球样品研究,测定年轻的玄武岩形成时间为20.30亿年,比人类以往认知延长了8亿年,揭示了月球“晚年”演化历史;二是在月球晚期岩浆活动成因方面,推翻了岩浆源区富含放射性元素提供热源、富含水降低岩石熔点的2个主流假说;三是发现了第六种月球新矿物“嫦娥石”。
同为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六号与嫦娥五号有哪些不同?
胡浩介绍,任务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嫦娥六号着陆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二是任务实施过程中引入了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三是增加了国际合作内容。”
据介绍,迄今人类进行的10次月球采样返回均位于月球正面,月球背面整体上相对月球正面更为古老,且存在月球三大地体之一的艾特肯盆地,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嫦娥六号任务预选着陆区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有望发现并采集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月球样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