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毅:未来AI智力水平或全面超越人类,能否共生最大的瓶颈在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9 18:00:00 来源:搜狐科技
中科院自动化所曾毅:未来AI智力水平或全面超越人类,能否共生最大的瓶颈在人

搜狐科技《思想大爆炸——对话科学家》栏目第六期,对话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

嘉宾介绍:

曾毅,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类脑智能实验室副主任、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心智计算专委会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委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伦理特设专家组专家。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当一群技术信徒在为AI大模型开启通用人工智能时代而兴奋时,也有不同的声音呼吁警惕风险,提高对AI安全和监管问题的重视。

近日,美国非营利组织生命未来研究所和人工智能安全中心先后发布的两封声明就代表了这样的声音,并获得科学界和企业界上千位人士的签名支持,包括全球首富、特斯拉CEO马斯克,OpenAI创始人山姆·奥特曼,以及深度学习之父杰弗里·辛顿。

这两封声明在国内科研界也获得一定支持,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就是其中的一位。他为什么会签署?AI真的会带来灭绝风险?

近日,在与搜狐科技的独家对话中,曾毅表示,两次声明都意识到了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失控的可能性,但应对方式有显著差别。

《暂停人工智能巨模型实验》号召通过暂停更高级别的巨模型的研究,优先为AI设计并实现安全框架;《人工智能风险声明》号召“减轻人工智能灭绝的风险应该与流行病和核战争等其他社会规模的风险一起成为全球优先事项”,更深度和直接地表达了对AI给人类带来潜在生存风险的担忧和应采取的行动。

曾毅正是基于认同这样的观点而在声明上签字。“少数人很难改变趋势,但少数人首先站出来提升公众的意识,最终参与改变现状的就会是多数人。”

他认为,大流行病、核战争与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生存风险的共性是波及范围广,甚至具有广泛致命性,更关键的是都难以提前预测。

“远期人工智能的挑战,如果从现在开始研究如何规避其风险,尚有可能应对,但近期人工智能的风险则显得更为紧迫。”曾毅表示,最近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虚假信息极大降低了社会信任,万物互联使得相关风险规模放大。

不过,他也强调称,重视和管控AI的安全风险不是阻碍AI的发展与应用,而是确保AI技术稳健发展。“这两封声明的目的都不是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恰恰是在探索人工智能稳健发展的途径。”

如何解决AI风险,使得它安全地发展?曾毅在近日的智源大会上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要构建有道德的脑启发人工智能。

他对搜狐科技解释称,目前的AI模型合乎伦理道德的做法是用规则化的伦理原则约束,使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对齐人类价值观与行为,但这种方式好似建构空中楼阁,没有道德直觉作为根基,没有真正的理解,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伦理道德。

曾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AI应该向自然演化和人脑学习,探索脑启发的人工智能,实现其在结构与机制上类脑,在行为和功能上类人,使AI以构建自我模型为基础,逐步发展认知、情感、道德等。

“只有为人工智能赋予一定程度的自我感知,实现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利他行为,实现一定程度的道德直觉,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有道德的人工智能。”他表示,这必然是一条极其困难而艰辛的发展道路,但目前看不到其他捷径。

如果沿着这样的路径发展,当AI也具备伦理道德,它是否会和人类价值观形成冲突?在曾毅看来,如果让AI完全重新开始与世界互动,必然会形成与人类价值与道德观念有所差异的体系,但这一定不是人类所期望的。

因此,曾毅认为,在推动AI的价值系统与人类对齐的同时,人类也应当在与AI互动过程中有所启发,以辅助人类价值系统与伦理道德观的完善。

同时,他认为,未来AI可能会具有更多生命的特征,智力水平有可能会全面达到甚至超越人类,而人类则希望和AI和谐共生。但能否共生共存,最大的瓶颈在于人类,而非AI。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一面镜子,我们在构建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应不断反思人类与其他生命的关系和相处之道。”曾毅表示,面对有可能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智能,人类的道德需要加速演化。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编辑整理)

搜狐科技:关注到您在最近的两份AI声明上都有签名,您为什么会签署?

曾毅:两次声明都意识到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和失控的可能性,但应对的方式有显著的差别。《暂停人工智能巨模型实验》号召通过暂停能力超越GPT-4的人工智能巨模型的研究,优先为人工智能设计并实现安全框架。

新的《人工智能风险声明》号召“减轻人工智能灭绝的风险应该与流行病和核战争等其他社会规模的风险一起成为全球优先事项”更深度和直接地表达了签名者对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潜在生存风险的担忧和应采取的行动。我在这个问题的认知与这样的观点接近,因此在新声明正式发布前就签署了。

绝大多数人发展人工智能的愿景,我想应当是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而并非是给人类带来风险,甚至是生存风险。因此绝大多数人有权利知道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研发者有义务确保人工智能不给人类带来生存风险,至少要通过利益相关方最小化这种风险的可能性。少数人很难改变趋势,但少数人首先站出来提升公众的意识,最终参与改变现状的就会是多数人。

搜狐科技:AI真的会有类似流行病和核战争的灭绝风险?当前对AI风险的认识是否夸大?

曾毅:大流行病、核战争与人工智能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生存风险的共性是波及范围广,关乎全人类的利益,甚至具有广泛致命性,更关键的是都难以提前预测。

关于人工智能的风险,有至少两种可能,一种是对远期人工智能的担忧。当通用人工智能和超级智能到来时,由于智力水平可能远超人类,将视人类如同人类视蚂蚁,很多人据此认为超级智能将与人类争夺资源,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另一种是针对近期人工智能的担忧,这更为紧迫。由于现在的人工智能没有真正的理解能力,也不是真正的智能,因此会以人类难以预期的方式犯人不会犯的错误。当某种操作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的时候,人工智能既不理解什么是人类,什么是生死,也不理解什么是生存风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极有可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也有观点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利用人类的弱点对人类的生存造成致命危机,例如利用和加剧人类之间的敌对和仇视、偏见和误解,而这样的人工智能甚至不需要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阶段就有可能对人类造成生存风险。

加之这种人工智能很有可能被人恶意利用、误用和滥用,而风险几乎难以预期和控制,特别是近期的人工智能进展使得其能够利用互联网规模的数据与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的虚假信息极大降低了社会信任,网络通信又已使万物互联,可以使相关风险在世界规模放大。

远期人工智能的挑战,我们如果从现在开始研究如何规避,其风险尚有可能应对,但近期人工智能的风险则显得更为紧迫。

重视和管控人工智能的安全风险不是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而是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稳健发展。人工智能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没有潜在风险,或者是由于最大化人工智能益处的需求,就可以忽略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前述两封声明的目的都不是阻碍人工智能的发展,恰恰是在探索人工智能稳健发展的途径。

搜狐科技:您提到要构建有道德的人工智能,AI没有道德意识,要保证发展安全的话该如何解决?

曾毅:人类的道德具有内生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习得更广泛意义的伦理道德,从而进行道德推理与决策。但目前的人工智能模型合乎伦理道德的做法是用规则化的伦理原则约束,使智能信息处理系统对齐人类价值观与行为。这就好似建构空中楼阁,没有道德直觉作为根基,没有真正的理解,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伦理道德。

只有为人工智能赋予一定程度的自我感知,在此基础上实现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利他行为,以此为基础实现一定程度的道德直觉,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有道德的人工智能。因此需要在人脑和人类演化的启发中,构建脑与心智启发的有道德的人工智能。这必然是一条极其困难而艰辛的发展道路,但我看不到其他捷径。

搜狐科技:AI是机器,如何让它有道德感?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对它是适用的吗?

曾毅:道德无法被灌输,需要基于道德直觉的理解,而不是处理规则。我们首先需要赋予人工智能的是理解能力,才有可能产生道德直觉,进行有效的道德推理与道德决策。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是为人类社会而建构,人类自然希望人工智能合乎人类的价值观和伦理框架,但这必然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自身的看法都在发生着变化并进行重新认知,人工智能是探索的新载体,甚至可以辅助人类完善人类的价值体系。

如果让AI完全重新开始与世界互动,必然会形成与人类价值与道德观念有所差异的体系,但这一定不是人类所期望的。所以人类希望人工智能的价值系统能够与人类对齐,但同时人类也应当在与人工智能互动过程中有所启发,以辅助人类价值系统与伦理道德观的完善。

搜狐科技:从人的大脑出发能给AI发展和安全带来什么启示?

曾毅:目前人工智能从数据中学习的原理与大脑千差万别,原理和处理机制上都不具有生物合理性,也因此会犯人不犯的错误。脑启发的人工智能发展路径是希望向自然演化学习,从脑的结构与机制获得启发,实现具有生物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发展人工智能。

脑启发的人工智能在结构与机制上类脑,在行为和功能上类人。它以构建自我模型为基础,逐步发展出区分自我与他人、认知与情感共情、利他、道德。期待通过发展脑启发的人工智能,减少难以预期的风险与安全隐患,发展有道德的人工智能。

搜狐科技:您期待的未来人机关系是什么样的?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在于人类还是在于AI?

曾毅:未来的人工智能可能会具有更多生命的特征,智力水平有可能会全面达到甚至超越人类,而人类总还是希望人工智能可以作为伙伴与人类和谐共生。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一面镜子,我们在构建人工智能的过程中应不断反思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的关系和相处之道。未来的超级智能视人类可能如现在的人类视蚂蚁,而若人类不能善待其他类型的生命,未来的超级智能又有何理由善待人类呢?

人与人工智能未来是否能够共生共存最大的瓶颈在于人类,而非人工智能。如果超级智能真的是在智慧水平上全面超越人类,那么应该是超级利他、超级道德的,在面对这样的智慧生命时,人类的道德需要加速演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9 1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团队提出脑启发演化脉冲神经网络  助力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创新
...发神经演化构建的类脑脉冲神经网络示意图。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 供图论文通讯作者曾毅研究员介绍说,在生物神经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能够自组织成连接模式各异的神经环路,以在结构上
2023-09-27 18:17:00
...程体系化研究、开发、实施流程。此次论坛有来自中科院自动化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新疆理化所、新疆大学等多家单位专家学者参加。(谢慧变)
2024-05-15 10:42:00
全球首个全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2.0发布,中科院王金桥:希望实现更类人的智能
...“我们的初心就是希望机器实现更类人的智能。”中科院自动化所“紫东太初”大模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王金桥告诉搜狐科技等媒体,人们认识世界70%的数据是靠视
2023-06-18 15:00:00
获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创新X”系列首发星多项新成果发布
...统“多级套筒式无磁伸展臂”地面展开测试。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卫星团队 供图国产量子磁力仪首获全球磁场图“创新X”系列首发星搭载的国产量子磁力仪(CPT
2023-01-11 15:28:00
...攻关。机器人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沈阳自动化所)三大学科方向之一,有多个研发单元致力于面向不同应用场景开展机器人理论研究与装备研发。40余年来,沈阳自动化所在中国
2023-02-27 05:34:00
中科院公众科学日体验:好听,好看,好玩!
...兴趣,现场一名观众不禁发出感慨。在当天举办的中科院自动化所第十九届“自动化之光”公众开放日活动上,五千余名公众通过实地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奥秘,体验了一场别有趣味的“科学假日”。
2023-05-14 18:03:00
新技术“众筹上天”,创新X系列首发星发布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
...遥感视觉芯片,实现了遥感图像的高速智能化目标检测;自动化所的通用智能系统验证了基于高速交换网络的异构多处理器模块化、弹性化硬件架构;浙江大学的国产AI系统装载了细胞分割算法和
2023-01-11 12:32:00
首届首都互联网行业青年思享会“青年先锋论坛”:大语言模型的未来在哪里?
...国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闻歌-中科院自动化所”联合实验室主任孔庆超等嘉宾一同进行了圆桌对话,旨在打破壁垒,共同打造中国大模型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返回搜狐,查看更
2023-07-21 05:00:00
Tech100 | 剑指智慧矿山终局、中科慧拓发布矿山智能运载机器人载山CarMo
...临着重重难题,但商业化进度始终处于领先位置。中科院自动化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科慧拓首席科学家王飞跃教授在发布会谈到:未来一定要实现
2023-05-09 10:2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全国首个万兆家庭云电竞PC在济南交付 开启云端游戏新场景
鲁网10月16日讯2025年10月13日,山东济南中铁逸都小区迎来全国通信与云游戏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山东联通产互、济南联通联合华为完成全国首台万兆家庭云电竞PC的正式交付与开通
2025-10-16 11:5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曹丽珍近期,金融机构2026年度秋季校园招聘大幕(以下简称秋招)开启。当前,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
2025-10-16 07:38: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宁数轩记者马道军)10月15日,记者从市数据局了解到,由南京大数据集团牵头建设运营的南京数据要素创新中心——“宁数服”近日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数据产业公共示范平台”名单
2025-10-16 07:39: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10月13日,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官宣eSIM手机商用试验获批。昨天记者从南京相关运营商获悉
2025-10-16 07:39:00
千米产线“擀面皮” 火红钢坯变钢卷
以 “高智绿” 三重发力筑牢南京钢铁产业根基,探访梅钢热轧厂——千米产线“擀面皮” 火红钢坯变钢卷梅钢热轧产线厂房外景
2025-10-15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汪维)近日,栖霞区人工智能产业链新联会正式成立。这是我市首家聚焦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新联会,旨在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2025-10-15 08:0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10月16日—19日,2025厦门国际时尚周将在厦门中山路、鼓浪屿等文旅地标举行。本届时尚周以“自在发生”为主题
2025-10-15 08:21: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10月14日,为期3天的2025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国赛在雄安会展中心开赛
2025-10-15 08:24:00
“正大杯”2025年全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全国总决赛首轮赛事圆满收官
10月11日至13日,"正大杯"2025年全球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全国总决赛首轮赛事在北京圆满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未来
2025-10-15 09:08:00
兴业银行“消保大模型智审平台”获评AIIA“2025年度人工智能金融专项优秀案例”
东南网龙岩10月14日讯(通讯员 肖夏玲)近日,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以下简称AIIA)、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
2025-10-15 09:40:00
京东11.11开场, 海外用户大件也包邮,收货更快更省
10月14日,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在京举行。身处海外的华人用户,只需通过京东 APP 进入全球售平台,即可同步享受 “又好又便宜” 的购物体验
2025-10-15 09:45:00
锐志机械圆满收官PACK EXPO拉斯维加斯:聚焦纸袋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锐志机械圆满完成于9月29日至10月1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 PACK EXPO 参展工作。作为全球具有影响力的包装行业盛会之一
2025-10-15 10:08:00
百世软件推AI商品智能管理功能:一键上架,助力卖家高效出海
10月14日,百世集团旗下百世软件正式宣布,其面向海外市场的核心产品千易软件全新上线AI商品智能管理功能。该功能深度融合AI技术
2025-10-15 10:39:00
政府点单 企业接单 郑州航空港发布首批45个招商场景清单
大河网讯 近日,郑州航空港正式发布《郑州航空港区2025年第一批招商场景清单》,围绕十大产业集群系统性开放45个具体发展场景
2025-10-15 11:02:00
中国移动咪咕多部短剧获奖,闪耀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
2025年10月14日,“2025视听中国马栏山微短剧之夜”在湖南圆满落幕。此次活动由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湖南省广播电视局
2025-10-15 11: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