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天眼关注】苗寨村“无废乡村”的创建密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13 21:1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无废乡村”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采取措施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绿色生产及绿色生活方式的乡村。

2023年11月,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通过评估,达到“无废乡村”创建标准。

残枝败叶有了好去处

清晨,记者来到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村道干净整洁,道路两边的田地山间随处可见挺拔生长的批把树。

“枇杷产业是苗寨村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我村共种植5000多亩枇杷树。”苗寨村村委会副主任林勇介绍,为了枇杷树更好生长,每年的6月和10月左右,是农户对枇杷树进行修枝的时期,这段时间,枇杷树的残枝败叶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滋生病虫害。以前,这些修理下来的琵琶枝叶和掉落的枇杷叶主要通过焚烧处理。但焚烧这种方式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也有造成森林火灾的风险。

【天眼关注】苗寨村“无废乡村”的创建密码

刘兵察看收购的枇杷叶

2023年1月,贵州恒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南江乡,收购枇杷叶、枇杷花等销往重庆等地的制药企业。废枇杷叶有了好去处。

“根据枇杷叶的品质,我们的收购价在每斤5角到9角之间,截至2023年12月,已在当地收购了50吨左右枇杷叶。”贵州恒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兵介绍。

“回收枇杷叶给我们解决了大难题!我家共投产枇杷20多亩,2023年仅售卖枇杷叶就收入超4000元。如果不方便把枇杷叶运过来出售,公司还可以安排上门收购。”开阳县苗寨村村民陶秋运开心地说。

【天眼关注】苗寨村“无废乡村”的创建密码

村民售卖枇杷叶

农用薄膜回收迎转机

“以前,农户们使用的农用薄膜废弃后往往成为土壤难分解的白色垃圾,田地里随时随处都能看到。”苗寨村村委会副主任罗旭回忆,随着“无废乡村”建设进程的推进,迎来了转机。

近年来,苗寨村以“企业(资源化、能量化)+村集体+用膜主体”的模式,建立“谁使用、谁回收”的回收责任制,聚焦重点用膜区域和用膜作物,健全回收网络体系,推进标准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和妥善处理,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和加厚高强度地膜,开展地膜科学回收。

【天眼关注】苗寨村“无废乡村”的创建密码

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种繁中心

位于南江乡苗寨村的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种繁中心是当地重要的农业基地。“薄膜等白色垃圾如果处理不当会破坏土壤结构,对作物产量产生不当影响。我们始终分类处理各类垃圾,定期转运,并建立台账制度监督运营。”贵州省现代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种繁中心技术员彭泽川说。

“现在,我们还在探索倡导6斤废弃农用薄膜可换取1斤新农用薄膜使用的方式,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科学回收方式。”罗旭说。

助力“无废” 村民齐动员

创建“无废乡村”,群众的力量更是不可小觑。

“秸秆、枇杷枝叶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农用薄膜的污染防治是开展‘无废乡村’创建的重要工作,各类垃圾分类投放、污水处理等工作更是遍及村民们的生活。每一个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村民们的支持和配合。”罗旭说。

由于缺乏环保知识等原因,刚开始时,村民们并不习惯新的变化。

【天眼关注】苗寨村“无废乡村”的创建密码

罗旭察看枇杷叶

“我们给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不妥善处理垃圾和残枝败叶,土壤里可能会滋生出病虫害,长期影响作物生长,收益也难以提升,但是如果把它们收集起来,还可换得零用钱,这可比随意扔掉或烧掉划算多了。”召开主题宣讲坝坝会、张贴宣传资料、走村入户上门宣传、建立互相监督机制……在罗旭与村干部的努力下,村民们渐渐改变了想法。现在,对大多数村民来说,“无废”的生活方式已成为了习惯。

“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寻求和引进对可综合利用秸秆、农用薄膜等固体废物的做法和思路,做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方式的乡村。”罗旭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实习生 李梅荣

编辑 李娟

二审 刘娟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金果”长成大产业!解锁苗寨村的“甜蜜经”
5月9日,阳光和煦。记者走进贵阳市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漫山遍野的枇杷树郁郁葱葱,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空气中飘荡着清甜的果香。村民们穿梭在果林间,
2025-05-15 12:18:00
开阳枇杷金灿灿 群众日子美滋滋
...贵州日报开阳县融媒体中心 谢丹丽近日,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的枇杷进入成熟期的同时,迎来了大批收购商和游客。预计今年,苗寨村的枇杷产量达380万余斤,产值超过2000万元,古诗所
2023-06-19 03:36:00
李家屯苗寨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转自:黔西南日报党建引领 党员带动 群众参与李家屯苗寨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本报讯 (通讯员 许振盘 岑凤)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承载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贞丰县珉
2023-09-23 11:30:00
8月9日,来岜沙苗寨看古朴成人礼、观“村T”大秀
...的独特方式,表达对绿水青山的敬畏。8月9日,来到岜沙苗寨,你我将近距离感受古朴浓郁的成人礼习俗,欣赏民族文化与时尚潮流交融的“村T”大秀,探秘苗族原生文化“活化石”和“博物馆
2025-08-04 12:48:00
头顶发髻扛火枪!岜沙苗寨的“最潮村T”即将开秀
...的薄雾穿透山间错落的木楼,藏匿于黔东南秘境中的岜沙苗寨正悄然酝酿一场文化邀约。这座被称作“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古老村寨,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与“博物馆”,目前还保留着佩
2025-08-04 16:58:00
...记者 钱仕豪 余光燕 摄影报道3月10日,丹寨县南皋乡清江苗寨以“体验特色非遗 畅游山水清江”为主题的“翻鼓节”活动拉开帷幕,当地群众身着盛装、吹起芦笙,载歌载舞欢庆节日。为
2024-03-14 06:17:00
当古生物化石遇上苗寨烟火|探访剑河“金钉子”,触摸地球亿年年轮与苗族千年文化
...的岩层共生千年。走进八郎村,仿佛踏入一座“石板上的苗寨”。村民房屋的基座、台阶全用灰黑色页岩砌成,连菜园的围栏也是薄层石板叠成,形成了独特的建筑景观。一块空地上,苗族奶奶方妹
2025-06-20 20:51:00
开阳县南江乡:和美乡村展新颜 幸福画卷徐徐开
...乡村文明新风,建设和美乡村。“五治”示范点-南江乡苗寨村。建设宜居乡村,群众幸福感有温度暖意渐浓,来到南江乡龙广村,阡陌之间一幢幢白墙屋顶的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孩童们在宽阔的院
2024-04-07 14:48:00
苗族蜡染镌刻五亿年年轮
...东南州剑河县启幕。当全球地层学专家将目光聚焦于八郎苗寨“金钉子”时,一场跨越五亿年的文明对话,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剑河县八郎苗寨地质断层大剖面作为世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三
2025-06-19 22:1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加码幸福生活——看湄潭田坝新事:文明风、家园情、致富路
“我不去!除了红白喜事,什么房子酒、二婚酒,我一概不参加!”“咱们搬到这儿来,得用文明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比如不说脏话
2025-10-30 05:42:00
好戏连台!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将于11月7日至12月1日在唐山举行
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师源)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0 07:09: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小谦、于春梅)10月20日至29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考察组远赴乌干达、肯尼亚开展系列考察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
2025-10-30 07:13: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金烨、马玥)近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打破传统健教模式,充分利用门诊候诊时段,创新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2025-10-30 07:16:00
集中约谈655人,到位金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至9月,太原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2025·并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
2025-10-30 07:23:00
10月28日,娄烦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城—国道241改线南山连接线公路正式通车。自此,从太原市区到娄烦县城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2025-10-30 07:24:00
“篮”动土楼 兰香四溢——龙潭蝴蝶兰成“村BA”吸睛“流量担当”
东南网龙岩10月29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黄秋萍 饶建平)10月28日晚,“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启幕
2025-10-30 07:43:00
10月29日,我市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再安排
2025-10-30 07:54:00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我省3市1项目获得全国示范创建命名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5-10-30 07:55: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常萱)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名单(项目试点),常州大容量对偶盐穴储氢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项目
2025-10-30 07:56:00
“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启幕非遗雅韵与菊香共绘古城秋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金陵秋,重阳至。昨天,“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正式启幕
2025-10-30 07:56:00
指尖尼龙线 织就致富网
10月29日,高淳杨家村村民忙着编织渔用地笼。作为全国渔网特色村,其渔网编织是机器难替代的传统技艺,随螃蟹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2025-10-30 07:57:00
华侨路街道对沈举人巷进行焕新工程——古巷蝶变涌生机,老城更新见新景“阔别家乡28年,今天回到老地方,很多老房子、老街道还在
2025-10-30 07:57:00
下关滨江举行社会公众定点水生生物放流示范活动专家为公众规范放流“划重点”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周威)社会公众该如何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2025中国“4+2”(汽车+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将于11月1日至2日在芜湖繁昌途居马仁山露营地启幕
2025-10-30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