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泉州非遗馆“戏”真多,年轻人走进“活”的传统文化|文化中国行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5-19 20:27: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实习生 张晨露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泉州非遗馆“戏”真多,年轻人走进“活”的传统文化|文化中国行

“近距离,不抢票,就能看提线木偶表演。”这件“好事”藏在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泉州非遗馆”),让在泉州上大学的00后女孩詹燕赞不绝口:“我愿将它誉为‘民俗瑰宝馆’。”

走进泉州非遗馆,6000多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内,48个具有代表性的泉州非遗项目逐一亮相,无论是精巧的纸织画、典雅的惠安女服饰,还是温润如玉的德化瓷和生动传神的木偶戏,都让人流连忘返。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丁聪辉透露,泉州非遗馆于2019年建成,为了给公众提供准确、生动的文化解读,他们用近20年的时间收集整理非遗项目的展品和资料。

每逢周末,馆内会迎来一群特别的讲解员——志愿者。这些文化情怀浓厚的志愿者们,经过严格培训并持证上岗,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感谢他们,他们的到来让博物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丁聪辉说。

泉州非遗馆“戏”真多,年轻人走进“活”的传统文化|文化中国行

孩子们在体验永春纸织画。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供图

泉州非遗馆展厅分为三层,分别聚焦泉州非遗传统美术、技艺以及民俗文化。丁聪辉说,为了让观众更深入了解这些非遗项目,馆内的每个项目都附有详尽的介绍,包括项目的制作工具、艺术手法和制作流程等。此外,馆内还播放项目制作的小视频,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非遗背后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泉州非遗馆设立了十几个小工坊。每逢节假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们便会亲临现场,展示他们的绝活。观众们不仅可以体验木雕、花灯、纸扎等非遗课程,还能欣赏提线木偶、南音、高甲戏等表演。

“五一”假期,馆内的小工坊开展了三期花灯制作课。观众们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学习,还将亲手制作的花灯带回家,留下难忘的记忆。丁聪辉说:“舞蹈专业出身的我,对艺术有着深厚的情感。闽南文化是多元的,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呈现得更好。”

在泉州非遗馆二楼的“非遗剧场”,南音、拍胸舞等特色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特别的是,剧场舞台设计得十分亲民,高度仅约60厘米,观众可以近距离观看演员表演。展演结束后还有互动环节,观众可以向演员团队提问,还有机会亲自上台体验。詹燕回忆道,“我曾上台体验提线木偶,老师告诉我,泉州提线木偶竟有36条操纵线,还有独特的‘傀儡调’唱腔。”

丁聪辉说,他希望的展演不仅仅是观看,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观众从进来到出去感受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近两年,簪花的热度高涨,泉州非遗借此东风,走进更广泛的大众生活。2023年,泉州非遗馆全年参观人数近百万,“五一”单日就迎来万余游客。看着馆内的年轻人络绎不绝,丁聪辉满心欢喜:“年轻人是文化的未来,他们的到来让非遗更有活力。”他时常随机询问观众来自何方,答案五花八门,从山西、河南到上海、浙江,还有众多美术学院的学生前来交流学习。

这里成为各地年轻人探寻传统文化的热门之地。为了与年轻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泉州非遗馆积极为游戏行业提供非遗资料,丁聪辉强调:“与年轻人对话,不要局限于我们的语言,要走进他们的世界。”

利用数字化技术,泉州非遗馆推出了“非遗手绘地图”,这张地图涵盖市级300多个非遗项目、100个传习所(民间技艺培训场所)和1000个展示点。丁聪辉介绍,“如果你对某个非遗项目产生兴趣,只需打开手绘地图,就能导航至该项目的传习所,开启一场深度的文化探寻之旅。”

和其他大学生一样,詹燕对簪花技艺充满好奇。在泉州非遗馆的启发下,她利用“非遗手绘地图”找到了浔埔村落,与朋友们领略了一次正宗的浔埔女簪花。她感叹,“原来簪花背后还有这么多深厚的文化内涵!”

丁聪辉深知,不同社群有着各自独特的沟通方式,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勇于创新,“我也常常向年轻观众请教,探讨如何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找到平衡”。

未来,泉州非遗馆将致力于开展“非遗+研学”和“非遗+市集”等多元化活动。同时,为了丰富观众体验,泉州非遗馆还将增加数字化互动,运用科技重现泉州海上泼水节、踩街、板凳龙等传统习俗的盛况。

“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让每一个踏入非遗馆的观众都能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尤其是让年轻一代多接触和体验多样的文化,因为只有真正了解,才能深深爱上。”丁聪辉满怀期待地说。

(应受访者要求,詹燕为化名)【责任编辑:蒋肖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逛吃逛吃”的节奏,还要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品鉴中华传统文化,泉州的牛排和牛肉羹,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游客 吴芸:一说牛排,我们本来的理解可能是那种西式的、煎炸的,但是福建
2024-08-01 13:11:00
人文经济润泉州(文化中国行)
...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人文经济润泉州(文化中国行)本报记者 刘晓宇《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1日 第 05 版)泉州石湖码头。何陈文摄非遗传承人张红萍在制
2024-08-11 06:05:00
文化中国行丨庙会、乡村游、图书馆……首个“非遗”版春节 你是咋过的?
...合,在营造喜庆祥和春节氛围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很多人选择在阅读中度过一个安静的春节,在传统文化和书香气息的熏陶下,开启新年新的旅程。当非遗遇上非遗年非
2025-02-05 06:03:00
文化中国行丨跟随镜头一起感受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让我们走进大美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河南二里头夏都遗址新疆交河故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江苏园博园天津杨柳青古镇 福建泉州古城江西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
2024-10-05 08:34:00
...时的妆容搭配,都有满满的文化含量。穿上它们,犹如将传统文化穿上身。”店主双双介绍。双双也是95后,曾是幼儿园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汉服后,便被深深吸引。“对汉服了解越多,
2024-10-16 21:32:00
“文化中国行”走进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
4月23日,“文化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走进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了解我国的津渡文化及其他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西津渡古街创建于六朝时期,街区因渡而建,古时人们依河而生,发展出以
2024-04-24 22:19:00
将剧场搬到山水间
...气息。靳东说:“中国煤矿文工团积极探索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让文物、古籍、非遗‘活’起来,‘火’起来。”中国煤矿文工团与国家博物馆联合出品肢体戏剧《
2024-05-17 07:00:00
文化中国行丨千年老戏发“新枝” 非遗舞台上的年轻人真“有戏”!
江西地方戏曲剧种吉安采茶戏,源于宋、起于明、成于清,它以吉安民歌、山歌和民间舞蹈等为基础,融合其他戏曲形式传承至今。2021年,吉安采茶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拓展
2024-09-13 18:24:00
“甲亢哥”一镜到底:中国真香
...寺里一招一式学功夫累出“痛苦面具”。这场中国科技与传统文化看似魔性混搭的体验,恰恰是解码中国魅力的动态密钥。传统与现代不是割裂的平行线,而是在每一个真实可感的瞬间。长久以来,
2025-04-03 10:2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济宁方特国庆欢歌献礼祖国,致敬老兵温暖同行
鲁网10月3日讯10月1日上午9时,“声动济宁贺华诞,方特欢歌献祖国”告白祖国合唱活动在济宁方特园外广场准时启幕。济宁大剧院享唱女声合唱团深情演绎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
2025-10-04 11:14: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跨越38年,再现“金狮”雄风
河北省杂技团团长魏银拴:跨越38年,再现“金狮”雄风10月3日,在吴桥杂技节闭幕演出中,《祥狮跃九州》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虽然一直对这个节目获奖抱有信心
2025-10-04 08:04: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首场开幕西班牙风情点燃南京秋夜
10月3日晚,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首场演出上演。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秋风送爽
2025-10-04 08:14: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团长童荣华:让“技”与“美”完美融合
四川省遂宁市杂技团团长童荣华:让“技”与“美”完美融合10月3日,在吴桥杂技节闭幕演出中,《焕舞华蓉——顶碗》精彩上演
2025-10-04 08:02:00
未完成的杰作,却是“抗战美术的《义勇军进行曲》”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4 08:02:00
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三实验小学开展百人绘画迎国庆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陈晓蕾)在国庆节到来之际,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第三实验小学以“美育”为桥梁、以“爱国”为内核,举办以“百人绘画迎国庆
2025-10-04 13:21:00
临沂第八中学七年级举行红歌合唱比赛
鲁网10月4日讯为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临沂第八中学七年级“唱红歌 颂祖国 跟党走”红歌合唱比赛在学校礼堂举行。12个班级
2025-10-04 11:11:00
记者走基层|廊坊市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沉浸式过个“戏剧假期”
廊坊市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沉浸式过个“戏剧假期”10月3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有还无剧场”内,演员们正在演出。河北日报记者刘 英摄灯光渐暗
2025-10-04 07:24:00
记者走基层|唐山市河头老街:观实景演出 玩角色互动
唐山市河头老街观实景演出 玩角色互动10月2日晚,游客在河头老街景区观赏杂技表演。 河北日报记者王育民摄10月2日,暮色初降
2025-10-04 07:17:00
央视《共同关注》关注福州:文旅新场景超火热!
2025-10-03 23:49:00
聂远:在这个剧组,甘当绿叶
大皖新闻讯 国庆档新片《毕正明的证明》设定在1997年,聚焦警校毕业生毕正明报到首日意外致残,沦为“一日警察”。为证明自我价值
2025-10-03 21:14:00
《太阳山上》原著季宇:我希望这部作品实至名归
大皖新闻讯 黄梅戏《太阳山上》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于2021年创排,改编自季宇小说《最后的电波》,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艺项目
2025-10-03 21:15:00
导演佟志坚:“快意恩仇”的江湖拆字游戏
大皖新闻讯 国庆档新片中,豆瓣开分最高的是7.6分的《毕正明的证明》,眼下该片跌了0.1分,和易中天编剧的《三国的星空第一部》同为7
2025-10-03 21:15:00
国庆追剧就在爱奇艺!《沉默的荣耀》《一笑随歌》接力开播
9月30日,国内首部聚焦新中国成立前后台湾隐蔽战线斗争的重大题材电视剧《沉默的荣耀》在爱奇艺播出。该剧由中央电视台、爱奇艺
2025-10-03 18:36:00
国庆海岱好市人气爆棚 沉浸式体验带你 “一秒入齐”
鲁网10月3日讯(记者 陈珊珊)10月3日,国庆假期正处客流高峰,淄博旅游“新副本”——海岱好市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热门之地
2025-10-03 20: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