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加强医工学科融通 激励医疗器械创新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2-06 02: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专家在第二届中国医学工程学学科发展大会上建议——

加强医工学科融通 激励医疗器械创新

◎本报记者 张佳星

“做传感器的、做机械的、做能源的、做材料的、做临床的……大家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最后得汇聚在一起,才能体现在医学工程中,进而落地转化为服务健康的设备或器械。”第二届中国医学工程学学科发展大会日前召开,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院士在会上表示,当前多学科交叉不断推进,但在整合和组织方面仍有待加强。

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2023年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显示,目前我国80%—90%高端医疗器械依赖于进口,如高端放疗设备、核磁共振设备等。如何改变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医疗设备?与会专家就这些问题在会上展开了讨论。

临床医生是医疗器械创新中的重要角色

“医学工程是与人相关的工程,通过医学和工程学的结合,满足生命健康照护过程中的需求。”王辰表示,当前医学体系很大程度建立在先进医疗设备及其承载的先进技术之上。从这个角度说,医生自然要跟医疗器械行业打交道。

医生不仅从先进设备中获得新的诊疗信息,更会将临床实践中的需求、难题反馈到医疗器械研发中。

“和临床医生沟通,医疗器械研发团队能了解到对研发来说非常重要的临床知识。”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执行所长戴建武用自己的研发经历举例说明:“比如脊髓浸泡在流动的脑脊液中,这在动物模型中无法完全模拟,而临床专家在业务沟通中告诉我这个信息,我们就需要解决液体围绕状态下的药物或细胞缓释技术。”

“医疗设备研发的很多环节都离不开临床医生与医学工程专家的紧密合作。”戴建武表示,临床医生可针对医疗器械产品的可能使用场景提出参数要求,还可以在临床试验时基于实践经验提出改进方向。

为最大限度发挥临床专家在原创医疗器械研发方面的价值,国际企业大多设有专门团队衔接临床专家和医学工程研发团队,根据临床需求设计原创医疗器械产品。

“因此,要通过平台或组织的力量打破融通‘坚冰’,将医学专业、工程领域的创新者集中起来,创造新的思想、理论、技术方法、产品。”王辰介绍,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医学科学院通过“4+4”培养方式,在研究生阶段录取工程学、材料学、能源领域等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对其进行医学培养。这些学生将成为连通工学和医学的桥梁。

创新机制体制,促进成果顺利转化

“医工结合产品不是工程师坐在实验室就能设计出来的。”戴建武说,医疗器械源于临床需求,更要通过临床验证,甚至上市后还要依靠临床反馈进行改进和提升。整个过程是在各方合作基础上往复上升的。

如何激发源头创新,让各方创新力量“有意愿”融通合作,为往复上升的医工结合之路提供“助推力”?

“与国际医疗大企业相比,我国多数企业研发基础比较弱、产出效率比较低,来自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移转化是重要的创新源头。”戴建武表示,应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激励科研人员开展实用性强、转化潜力大的专利研究,改变研究与临床脱节的状况。例如,调整考核方式鼓励科研人员投入其中。

据介绍,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正在探索转化型PI的考核,以医疗器械技术创新发明专利和成果转化作为绩效激励医疗器械技术创新。此外,基于国家出台的促进成果转化办法系列政策,该所制定了将转化金额的85%用于奖励科研团队的政策,释放创新潜力。

“成果走出实验室还需经历产品概念验证、产品标准及质量体系建立、大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及医疗器械注册申报等复杂的环节。”戴建武提醒,除了企业投入,测试平台、第三方服务、科学高效的审评审批制度等都是成果顺利转化的关键。

与会专家呼吁,促进医疗器械的创新与产业发展,应促进医学、工学、新兴科学等不同学科深度融通,整合技术、人才、平台等多方资源,培养有益于“往复上升”的生态,让真正的源头创新、颠覆性创新得到培育和壮大,实现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沪高校联手医学专家团队加快泛血管领域医疗器械创新
...记吴坚勇在致辞中谈道,上海理工大学将持续加大对国产医疗器械创新的支持,联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建上海理工大学泛血管器械创新研究院,通过构建“产学研
2022-12-16 21:13:00
医疗器械产业领军人才“集训营”在上理工启航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泓冰院士做导师,医疗器械产业领军人才进校园当学生……11月7日,泛血管器械创新高峰论坛暨医疗器械产业领军人才卓越计划启航仪式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泛血管
2023-11-09 00:35:00
汇聚医工创新势能 领航眼健康新篇 2025眼科医工转化创新峰会在杭启幕
【2025年9月4日,杭州】今日,由上海长三角医疗器械产业发展促进会主办、昊海生科(股票代码:688366)承办的“创维破界,新质跃迁——2025眼科医工转化创新峰会”在杭州隆重
2025-09-06 15:50:00
重庆市五院与重庆邮电大学签署医工结合共建协议
...、医疗大数据挖掘与应用、AI医学图像检测与识别、数字医疗器械开发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场景和数据验证,为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提供实战训练的机会,是推动
2024-01-05 16:48:00
学者:发展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需打破壁垒、推动交叉融合
...4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智能医疗器械与装备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创新和应用将直接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
2024-04-12 13:51:00
创新驱动 数智融合——首届医工交叉手术机器人创新论坛盛大举行
...级刊物上发表15.3分的高分学术文章,以及联合研发创新医疗器械等多项成果,为医工交叉、融合创新立下了新的标杆。在本届创新论坛上,重磅发布了瑞金医院与术锐机器人携手共创的多项医
2024-07-08 10:46:00
双向奔赴 打造医工融合发展新高地
...能力和天开园的资源聚集及整合能力,在医疗成果转化、医疗器械概念验证、医工产业联盟、医疗科创基金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为天开园医工产业赋能,共同打造医工融合发展新高地。医工
2024-04-18 05:39:00
...——沈阳健康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了辽宁沈阳先进医疗器械中试基地,创新性成果层出不穷。他们是怎样跑出科技创新“加速度”的呢?近日,记者走进国科光明进行了采访。优质团队是动力
2023-10-20 02:49:00
...年的不间断建设,在龙头医疗企业的带动下,将促进一批医疗器械产业化企业、研究院在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落户,形成龙江医疗装备创新品牌,打造超过百亿元的产业规模。建立国家医疗机
2024-04-05 05:2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题:零首付租赁,机器人“普惠时代”来了作者 王喜文 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近期,智元机器人联合飞阔科技
2025-11-02 10:54:00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袁媛)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
2025-11-02 10:58:00
鸿蒙电脑版微信强势升级:40+项功能释放办公社交新势能
作为超10亿人使用的国民级社交应用,微信深度适配鸿蒙电脑并不断进行版本更新。本次更新,鸿蒙电脑版微信一次性推出40+项实用功能
2025-11-02 14:26:00
正雅齿科与士卓曼集团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合作将整合两家集团的核心优势,以更高的效率和速度推动全球口腔健康市场的增长
2025-11-02 14:26:00
京东服饰联合天纺标发布《新舒适内衣》团体标准 共建行业品质新生态
10月31日,由京东服饰与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国内衣行业高品质供应链峰会暨京东服饰&天纺标联合发布会”在天津成功举办
2025-11-02 14:26:00
华为擎云 W515y登顶自主创新性能榜 引领自主创新终端从可用迈向好用
在全球科技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背景下,自主创新产业正加速从可用向好用的真替真用阶段迈进。这不仅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5-11-02 14:28:00
赛力斯2025前三季净利润超53亿元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10月30日,赛力斯披露了2025年三季报,以亮眼的经营表现和持续攀升的交付数据,再次印证其在中国新能源豪华车市场的领跑地位
2025-11-02 14:29:00
雄安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中国雄安官网11月1日电近日,雄安人工智能算力调度平台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正式部署完成并投入运行,标志着雄安新区在构建集约高效
2025-11-02 18:03:00
中国轻奢美护品牌黎科世亮相巴黎设计周,以生物科技融合感官美学
近日,中国轻奢美护品牌SENSLUX(黎科世)凭借其融合生物科技与感官美学的独特理念,在2025年9月举办的巴黎设计周中国创新馆中精彩亮相
2025-11-02 21:50:00
AI盛宴启幕!“科大讯飞1024科博展”燃动合肥
大皖新闻讯 11月2日,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1024全球开发者节科博展在合肥体育中心盛大启幕。从萌趣幼教机器人到智能健康助手
2025-11-02 22:42:00
走进院士专家工作站系列报道丨专家工作站“破局” 双兴智能实现豆类收获“芯”突破
编者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技术瓶颈到产业升级,十堰市科协主动作为,当好“科技红娘”
2025-11-02 20:13:00
英语培训机构教务系统高适配推荐:外教管理 + 分级排课 + 学员约课!
现代英语培训机构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专业教务系统的有力支撑。一套设计科学的英语培训机构教务管理系统,如同机构的智能中枢,将教学管理
2025-11-02 18:46:00
日前,位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学府总部经济园区的医学影像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已完成平台建设和医院对接
2025-11-02 1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 通讯员夏俊林娜10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队发布南京经济“三季报”
2025-11-01 09:44:00
上海虹桥医院癫痫专病诊疗新高度:个性化方案,全程化守护
癫痫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及其对记忆、情绪、社交、学业与工作等方面的深远影响,构成了广大患者面临的核心挑战。诊断的复杂、治疗方案的普适性困境以及持续管理的缺失
2025-11-01 10: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