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全国发热门诊和急诊高峰已过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5 02:3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

全国发热门诊和急诊高峰已过

【抗疫中,我们众志成城㊿】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记者杨舒)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4日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最新监测显示,全国发热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286.7万人次,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至2023年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同时,在院的新冠感染者和重症患者数量也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

据了解,目前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开设发热门诊1.64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发热门诊或者发热诊室共4.31万个。监测显示,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均呈现达峰以后整体下降趋势,包括广大农村地区,也呈现下降趋势。“这个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焦雅辉说。

急诊情况也呈同样趋势。数据显示,全国急诊诊疗人次在2023年1月2日达峰至152.6万人次,之后持续下降,于1月12日降至109.2万人次,较峰值时下降28.4%。这一数据显示,全国急诊高峰已经过去。而从门诊情况看,普通门诊日诊疗量持续增加,全国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的态势。数据表明,1月12日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达913.5万人次,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门诊患者中,新冠阳性感染者的占比从2022年12月19日的5.7%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2日的0.9%。

全国在院的新冠感染者数量也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监测表明,1月5日我国住院新冠感染者数量达到峰值162.5万人,之后连续下降,于1月12日回落到127万人。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共收治117万人,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收治10万人。在院患者中,新冠感染者占比同样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从1月3日的峰值27.5%持续下降到1月12日的21.7%,共下降了5.8个百分点。从全国县级医院的监测情况来看,截至1月12日,县域内5000多家二级医疗机构、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共计收治新冠感染者30.1万人,占全部新冠感染者的23.7%,同样呈现出7天连续下降的趋势。

在新冠重症患者方面,监测显示,全国发热门诊达峰2周后,在院的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也达到峰值,之后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目前,在院新冠阳性重症患者数量仍然处于高位,但已从1月5日的达峰数量12.8万人,连续波动下降到1月12日的10.5万人,重症床位使用率达75.3%,目前,重症床位能够满足救治的需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0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农村地区也呈现下降趋势,城乡趋同。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焦雅辉表示,这一趋势表明发热门诊高峰已经过去。她并介绍说,急诊也呈现达峰以后持续下降趋势,数据显
2023-01-14 23:04:00
...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各省已经度过了发热门诊、急诊和在院重症患者的高峰。郭燕红介绍,正常医疗也
2023-01-20 06:26:00
春节前后全国或达感染高峰,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少?
...染高峰。这种判断更多来自人们的切身感知:身边激增的感染者和医院发热门诊前的长队。“这次新冠疫情的感染高峰不是一般的高,是疫情海啸。”12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
2022-12-25 07:45:00
...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全国和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全国各省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
2023-01-19 16:32:00
“保健康、防重症” 围绕“四早”加大相关设备配置力度
...前,全国发热门诊和急诊高峰已经过去。全国住院的新冠感染者数量也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国家卫健委:建立危重症患者综合救治体系为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有关部门指导各地建立了重症、危重症
2023-01-15 15:01:00
...长 郭燕红: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的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首先,各省已经度过了三个高峰,就是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
2023-01-19 16:32:00
重症高峰来袭,多地ICU告急:床位越少,分类、分流越重要
...合ICU主任也对第一财经提到,现在很多来就医的高龄新冠感染者,自身就合并多项基础疾病,有的脑梗四五年,有的长期食用免疫抑制剂,有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这些患者中,还有相当比例
2023-01-01 13:59:00
第二波感染高峰未出现 熟悉的年味回来了
...比去年年末的第一轮感染高峰,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感染者明显减少。值得注意的是,与村卫生室、镇卫生院等基层医院相对轻松的氛围不同,春节期间,市、县(区)的一些综合性医院仍承受
2023-01-29 08:23:00
医院已过冬 新冠还没走
...预防控制中心2月8日公开的数据显示,全国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重症患者数量于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随后持续下降
2023-02-15 13:3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江西南丰:中药材种植忙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药农抢抓晴好天气,种植中药材土木香。谢东摄人民网南丰4月1日电 4月1日,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桑田镇桑田村中药材种植基地
2025-04-02 11:40:00
北京东城开展清明节令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清明节临近,4月1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对销售青团等节令食品的经营主体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进货查验、索证索票、标签标识、保存期限以及明码标价等内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董芳忠摄
2025-04-02 11:49:00
宣城市宣州区:创新“揭榜挂帅”制度 激活粮食单产提升新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工作部署,宣城市宣州区以科技创新破题
2025-04-02 11:50:00
长期高血糖,伤血管!3个动作,自测血管健康!
糖尿病被称为“甜蜜的杀手”,但真正致命的往往是其引发的并发症——从心脑血管疾病到糖尿病足,70%的糖尿病并发症与血管损伤直接相关
2025-04-02 12:00:00
厦大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
戒停安眠药 一针重启睡眠“开关”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失眠麻醉治疗门诊”开诊东南网4月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张舒姗)你是否因入睡困难而痛苦
2025-04-02 12:04:00
升温季生殖感染高发,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支招科学防护
随着春意渐浓,气温回升,多地迎来潮湿闷热的天气。近期因生殖系统感染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多,较冬季增长约30%,其中包皮炎、尿道炎
2025-04-02 12:19:00
静脉采血后出现血肿、淤青?如何正确护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静脉采血是常见的医疗检查手段,用于诊断疾病或评估健康状况。虽然采血过程简单,但采血后的护理同样重要
2025-04-02 13:00: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破解过敏性关节痛的“筋结密码”,四步调出健康筋骨
春夏交替,花粉纷飞;秋冬寒湿,关节隐痛。如何从根源上缓解疼痛,重建关节健康屏障?国家级非遗壮医经筋疗法给出了独特答案。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
2025-04-02 13:41:00
【中科御方】薏米祛湿,搭配什么更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湿气重是很多人面临的困扰,而薏米作为一种常见的祛湿食材,深受大家喜爱。那么,薏米搭配什么祛湿会更有效呢?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院为大家揭晓答案
2025-04-02 13:50:00
【中科御方】不同茶叶功效不同,你喝对了吗?
在日常生活中,茶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但你知道吗,不同的茶叶有着不同的功效,选对适合自己的茶,才能喝得健康又舒心。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院的研究就揭示了茶叶背后的奥秘
2025-04-02 13:51:00
【中科御方】绿豆汤,夏日清热解毒的佳品!
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人们总是在寻找各种消暑的方法。而绿豆汤,无疑是夏日里清热解毒的绝佳饮品,从古至今一直备受青睐。绿豆富含蛋白质
2025-04-02 13:52:00
【中科御方】中药熬得越久越好?其实不然!
大家都知道,中药在治病养生方面有着独特的功效。很多人熬中药时,觉得熬得越久药效越好,事实真是这样吗?从专业角度来讲,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特性
2025-04-02 13:54:00
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
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可能与这6个因素有关!月经推迟的原因有哪些?正常女性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属于正常范围
2025-04-02 14:00:00
子宫内膜薄对怀孕影响大吗?低于这个标准你的生育力就堪忧了!
其实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整个月经周期内是不断变化的,月经期只有1-4mm,卵泡期则可达到4-8mm,而在分泌期可达到7-14mm
2025-04-02 14:03: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张志勇主任:“心病”还须“心药”医
缺血性心肌病是现代医学定义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肌供血不足导致的心功能减退,常伴随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中医虽无此病名
2025-04-02 1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