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引发巨大争议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1-20 11:27:00 来源: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传记电影《我本是高山》即将于11月24日上映,然而还没上映,该片就引发了巨大争议,甚至闹上了热搜。

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引发巨大争议

说到张桂梅,你可能已经在新闻中听过她的大名,她扎根贫困山区,把全部身心投入教育扶贫的事业中,推动创建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为了让学生坚持学习不辍学,十多年来,张桂梅更是坚持家访,累计行程十多万公里,路上两次摔断肋骨,帮助2000多名山区女孩圆了大学梦。

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引发巨大争议

这部电影《我本是高山》就是根据“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由郑大圣、杨瑾执导,袁媛、陈麒凌编剧,并请来了海清领衔主演,胡歌特别出演。

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引发巨大争议

然而该片在首映之后,就有观众对剧情设定提出了不满,直指电影“在强烈的女性主场的光辉形象中反转性别,还将张校长的大爱划归为情爱”,并举例表示:

第一、《我本是高山》电影把原型酗酒男改成了酗酒女,把支撑张校长的信仰变成了随时随地闪回的过世丈夫。

第二、剧里两个对照组,爱女儿的父亲VS酗酒家暴的母亲,留下来支教的男朋友Vs吃不了苦回城市嫁人的女朋友。

第三、电影里面“山区女生”不上学的原因是“逃课去网吧还有逛街买衣服”。

此条评论很快被网友注意,并引发了人们对于电影的声讨。

编剧袁媛(网名:袁小圆)也很快注意到了网友对电影的评价,于今早强硬回复道,“我绝不把世界让给我鄙视的人!平庸的沟壑!卑微的懦夫!听好了!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此条微博目前已删除)。

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引发巨大争议

此语一出,引起了更多网友的声讨。

今天中午,CCTV-6中国电影报道发文号召网友冷静,表示当下网上涌现的不少恶意评论,其内容大多与影片本身不符,这些评论者要么是没看过片,要么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用“诈骗”的方式做影评,挑动着完全没有看过片子的“吃瓜群众”们。

改编自张桂梅真实事迹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就引发巨大争议

原文如下:

电影《我本是高山》编剧的回应是失态的,这无疑给影片本就复杂诡谲的舆论氛围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然而,当我们放下冲动的情绪,重新审视这场口舌之争的本身,便不难看到一些令人揪心的事实:

早在《我本是高山》首映前的9月份,就已经有人为这部影片的“口诛笔伐”做着铺垫。这些人依靠“男导演、男演员”,首先挑起性别对立的争论,表达着“男导演拍不好女性故事”的离奇逻辑;事实上,看过影片的观众都应该清楚地知道,本片对男性角色着墨极少,其中的每一位女教师、女学生都有着各自立体、丰富、生动的性格,都闪烁着真实的光彩,根本不存在消费女性、物化女性、贬低女性的现象。这些人通过断章取义,让人们只看到了“酗酒的母亲”,没有看到这个角色的后续:张校长不仅拯救了女孩儿,还拯救了这位母亲,让她也在华坪女高开启了自己新的人生——这个片中小小的段落正体现着张校长无私的爱和坚定的信仰,她不只是改变了一个个大山女孩的命运,更是改变着一种世俗的陈旧观念,而这种改变正推动着民族文明的进步。

当我们冷静下来,不难发现当下网上涌现的不少恶意评论,其内容大多与影片本身不符,这些声音只要稍加思忖,就能被揭穿。这些评论者要么是没看过片,要么是带着叵测的居心看片。其中不少账号,要么来自遥远的海外,要么是追逐流量蹭女性话题热度的营销号,他们用“诈骗”的方式做影评,挑动着完全没有看过片子的“吃瓜群众”们。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动人的影片,它本身是用电影艺术的语言生动讲述张桂梅校长故事的优秀作品。它是一扇我们与华坪女高对话的窗口,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张校长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然而,恶意的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给这部片子泼了一盆脏水,让这部片子连同其中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故事被淹没、解构甚至玷污。“节奏大师”们表面上是为了张校长好、为了女性好,而扒开他们的“羊皮”,其险恶“狼心”昭然若揭。

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们欢迎大家在看过影片后,对《我本是高山》发表真实的评论,也接受中肯的批评意见。真诚的沟通,对每一部中国电影、每一个中国电影人都有好处。但如若是那些丧失良心的杂音,辛勤耕耘的中国电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正义的“六公主”也绝不接受!

一小时后,中国电影报道再发文声援电影:“刚刚,我们为《我本是高山》争议发声后,收到了鲜有的恶意的有组织的诋毁声音。这些声音打着‘观众’和‘网友’的旗号,动作反应及时、话术训练统一、依旧紧咬着原有的议题‘三件套’不松口,甚至尝试歪曲、误读我们本身的主张。面对恶意,我们不惧。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观众走进影院看完电影后,会做出真实公正的论断!”

不过,中国电影报道的两次回应并没有平息纷争,反而引起了网友再次热议,#六公主回应我本是高山争议#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反对派

反对电影的网友表示:压根不只是性转的事儿。

只盼心池卧游龙鱼:点映第一场去看的,生长在云南偏远农村,对张老师事迹一直都有关注,电影看到中途就感觉出来变味了,也给我看懵了,仿佛张老师做的这些事全都是想转移对失去亡夫的萎靡不振,借而有个由头充实生活不让自己陷入其中,但张老师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提到自己的信仰,另外,从小到大从来没听过周围有酗酒的女性。

Momo:事实明明是父亲酗酒,就像歪曲历史的那种剧,假如我自己有一个非常尊重的母亲,别人把母亲没做过的事情按在她身上,那没看过真实纪录片的人都以为酗酒母亲是事实,剧中母亲固然令人同情,那无辜的母亲就活该背锅吗?真的想要找一个农村女性被救赎的形象,为什么要用有网友说的农村女性酗酒这种小概率事件,大概率事件不行?(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ChatGPT plus:知不知道什么叫脸谱化?就是当电影里出现一个角色时,他代表的是一部分群体共同的身份特征,而非一个人,比如妈妈酗酒,负面行为重点就是妈妈,女老师要男老师做选择,负面那就是女老师,劝卖孩子去结婚的婆婆,负面就是婆婆,负面都由女性承担,那么就是负面女性。

颜月十二月:海清一遇到困难就能想到胡歌,仿佛是胡歌是她的精神支柱,最开始她手下的老师说她,“他有个好老公,每天在家做完饭等她回家,这种女人谁要?她老公癌症,后来就死了,她就很绝望”。后来,山月被家暴死了,山英不读了,刘雅瑟要请假带孩子看病,她和刘雅瑟吵架……然后她又开始回忆胡歌了。

蛋黄酥饼Y:听朋友讲了影版张桂梅《我本是高山》的一些情节……以前担心的雷点都实实地踩着了。比如说,表现女孩不学习,原因是女孩贪玩,逃学逛街买买买,上课睡觉不看书。比如说,表现女孩家庭不妥当,是女孩她妈酗酒贪杯不做家务也不干农活。比如说,表现张校长和同事的矛盾,是女同事怀孕跟她吵架。再比如说,早逝的胡歌,时不常的出来一下,又出来一下,再出来一下,主打一个精神永不灭。怎么说呢,听完以后就像是张校长死了老公之后活不下去了,通过拯救一群原本天真愚蠢不知道自己不读书就要嫁人的不学无术的女生最后成功摆脱她老公的死亡阴影。

没气小徐:为什么要把张校长的精神支柱从为了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改成亡夫?这么改的意义在哪里?

支持派

支持电影的网友则表示,不能因为一两个桥段和角色否定整部电影。

晏耀飞:这部电影本身还是聚焦的是张桂梅的事迹,表现出了女性的生存困境,比如电影中有一个女孩学习很好,但是父亲和兄长不让她上学,把她嫁给一个大十多岁的人,不久她就被自己男人打死了。而张桂梅做的就是让贫困山区的女孩子摆脱所谓的只能相夫教子做饭种地的“宿命”,走出山村,改变自己的命运,掌控自己的命运。这是一部真正的girl help girl(女孩帮助女孩)的电影,体现的恰恰是女性的精神和力量。

电影是无数个瞬间组成,总不能因为一两个桥段和角色,否定整部影片所传达的内涵和精神吧?只盯着那个酗酒的母亲,为什么偏偏就忽略了跋山涉水解救学生的张桂梅,忽略了考出去但依然回来教学生的女老师,忽略了那些在山英的父兄要带她回去像她姐姐一样嫁人时为她加油的女同学。

甜:我的理解是拍摄张校长亡夫的片段是为了给予张校长这个人物角色更具人性化,只是说明她也是个女人,也有会有柔弱的时候。影片中表现的是她孤单、劳累、身体疼痛的时候,她的亡夫出现在梦境中为她做饭给她贴膏药、缝补衣服等等抚慰她的情绪,亡夫半点没有跟张校长说假大空的一些所谓的“你要坚持下去呀,这是我们的理想”的话。确实有张校长入党宣读誓词的画面,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一点有魔改的地方。

Azalea.Hu:又不是只有女老师,受不了跑路也不是只有男老师留下来坚持好嘛?酗酒母亲见到张校长后就改过自新在学校帮工了好嘛?怀孕的女教师大着肚子还坚持上课,生完又回到岗位,家里没有人帮忙带着孩子坚守岗位直到完成送考,而且最后辞职也是为了照顾孩子做出的暂时的决定,只有女性才会面对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就那么不值得描绘吗?这部片子对于山区父权压迫和女性一般困境的描述很现实也很有冲击力。

Serotonin:再回应争议最大的酗酒母亲桥段。事实上在看那段的时候,我丝毫不觉得是母亲背了锅。没人会认为她可恨,只会觉得她可怜,她在丈夫抛妻弃女之后,慢慢成为一个疯女人。这何尝不是底层女性的处境之一,始作俑者依然是那个背信弃义的男人。我觉得有性别视角的人如果看过完整的桥段,都能理解这点。并不是用简单的“男锅女背”去理解的。

再来是关于亡夫这点,老实讲这个角色占比真的不多,我也的确不喜欢总是闪回胡G(胡歌),很出戏。但因此说剧作扭曲矮化了张校的动因,我觉得不至于。另外如果要真的说不合理,其实卢老师(全片从头善良到尾的一位男老师)如果是女性会更合理。看完全片我唯一觉得困惑的人物其实是在这。

总结:它当然不是一部100%的好片,但公映都还没开始就被妖魔化成这样,我真觉得难过。用标签化的词汇鉴定狙击,是宣泄情绪的最好路径。只是在一边倒的风向中,思维的复杂性也会被磨灭掉。我想我并不乐于看到这样的事。

执伞并肩听雨落:看完了,觉得挺好的。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拍出这样的影片已经很好了。让更多人能够注意到山区女孩子们处境,感受她们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非常好,没必要去过度挑剔。现在总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苛责一切,自己也不见得能做的多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本是高山》:张桂梅真实故事,为何观众对胡歌的参演有争议?
在近期备受关注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中,以张桂梅校长为原型的感人故事被搬上大银幕。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生动呈现了这位杰出女性如何创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并为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
2023-11-23 11:50:00
《我本是高山》编剧回应魔改争议,面对质疑破口大骂:我就是高山
...高山!”。《我本是高山》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改编自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张桂梅校长正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立者,她在了解了大山中的女性处境后,决心帮助她们走出大山,作为一
2023-11-19 15:19:00
胡歌饰演张桂梅丈夫惹争议,被质疑不够尊重女性,曾力挺家暴男星
...参演,没有半个娱乐圈转发宣传,只是凭借海报上“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一行字就吸引了一大波网友关注。张桂梅是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长,一直致力于帮助贫困失学女生,她为受困女性争
2023-10-13 18:31:00
《我本是高山》引发争议,胡歌饰演张桂梅丈夫被指不够尊重女性?
...被打破,引发一波小小的“风波”。虽说电影凭着“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这一点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但后续的热搜话题“胡歌饰演张桂梅丈夫”似乎点燃了一部分网友的不满。张桂梅,这位华坪女
2023-10-20 18:37:00
我本是高山编剧回应剧情争议,指责分裂分化女性的人:你们是坏人
根据张桂梅事迹改编的《我本是高山》上映了,口碑相当不错,但是也有一些争议。电影把原型酗酒男改成了酗酒女,对于这些争议,编剧指责分裂分化女性的人,你们有何看法?第一个问题:《我本是
2023-11-19 13:02:00
《高山》再爆雷!红歌改成华尔兹惹争议,网友直呼悬浮到极致
...大雷。有观看了点映的网友透露,《我本是高山》里饰演张桂梅校长的海清思念胡歌饰演的亡夫,两个人在幻境里岁月致柔开始跳华尔兹。现实生活中,张桂梅校长也的确有和亡夫共同表演节目的回
2023-11-22 16:02:00
胡歌《我本是高山》戏份曝光,演张桂梅丈夫,被吐槽多余不如删掉
...因为几位男演员的出演有了隐患。 《我本是高山》根据张桂梅校长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她创立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故事,片方对电影质量似乎格外自信,在正式上映前一周就举办了首映礼,随
2023-11-17 18:51:00
海清新电影惹争议,官媒点名批评,胡歌和编剧或成“败笔”!
...还很感动。因为它关注了一个很严肃的社会命题,同时,张桂梅也确实值得用电影来进行歌颂。张桂梅是一个女校的校长,推行教育,让很多贫穷的女生能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在她的座右铭里面有
2023-11-20 15:17:00
以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定档11月24日
...女孩的校长妈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即将上映。10月13日,电影《我本是高山》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
2023-10-13 17:3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