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太阳已经爬到中天,杜晓娥的胃咕咕叫个不停,她抬头瞥了眼栗园里那最后一棵挺拔的栗树,决定先把它收拾完再下山。
这片栗园她已经守候了整整七天,一旦收拾好这棵树,采摘工作也就宣告结束,她将不再回来。
她紧了紧腰带,挑起沉甸甸的竹竿,用力地朝那高高的栗树发起了攻击。
栗壳纷纷扬扬,仿佛是跳动的舞者,翩翩起舞。
等栗蓬差不多都散落完毕,她围着树转了几圈,仔细查看是否还有遗漏的。
这一轮打击收尾得相当干净。
她将手中的竹竿轻轻放下,拿起尼龙袋,用夹子一颗一颗地将栗蓬夹入袋中。
整理完毕后,她站直了身子,舒了口气,擦去额头的汗水,然后将袋子拖到电动三轮车旁,装载起来。
她的家庭拥有三片栗子园。往年的这个时候,她的丈夫李玉明总是会回来待上一个月,直到栗子收成完毕,然后再返回工地。
但今年,由于不明原因,栗子结得很稀疏,价格也不理想,因此李玉明请假回家的计划被搁置了。
考虑到今年栗子价格不佳,即便卖掉这三片栗子,也不知能得到多少钱。她对着丈夫说,自己会慢慢收,多少算多少:“你就别回来了,如果真觉得累,我可以找两个人来帮忙几天。
你在工地上挣一天的钱,正好可以请两个人……”
李玉明听从了她的建议,最终没有回家。
不过要是雇人的话,杜晓娥心疼雇佣费用,一个人一天150块钱,还不如她亲力亲为,即便辛苦一些,也能省下不少钱。
山路崎岖陡峭,她不敢骑得太快,慢慢地驾驶着电动三轮车下坡。刚到家门口,就发现婆婆正在门外等着。杜晓娥觉得很奇怪,平时婆婆根本不怎么搭理她。
“婆婆,您回来了?吃饭了吗?如果还没吃,可以过来我这里吃,有现成的……”“不用了,我家里有饭,一热就好……”
面对婆婆的热情,杜晓娥下意识地拒绝,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有什么事吗?”她问道。
婆婆尴尬地笑了笑:“也没什么大事,就是玥玥的二叔他们俩回来了。
去年八月十号回来的时候,你不是给了他们几十斤栗子吗?你妯娌炒了,她同事都说好吃。
她就想着,今年你能不能再多给点,她打算拿回去送人……”“她想要多少?”杜晓娥问道。
“也不多,就二百斤左右,吃完饭我和你一起帮忙剥吧……”“你告诉她,多少钱一斤。”杜晓娥说。
“嘴巴这么计较干嘛?都是一家人,要钱不太好吧?再说,亲戚之间还计较什么呢!”婆婆有些为难地说道。
听了这话,杜晓娥感到好笑:“告诉她,要是白拿,一斤也别想要!”说完,她猛地推开大门,径直走进了屋子。婆婆在后面瞪大了眼睛,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杜晓娥踏入了房间,打开电饭锅的按钮。她将前一天下午剩下的食物和两个馒头一同放入蒸笼加热,然后拿了一袋糠,舀了两瓢玉米面混合在一起,喂养起牛来。
婆婆依然站在门口,她假装没看见。
当饭菜做好时,她从院子的瓷缸里捞了一块咸菜,配上饭一起享用。
其实,不能怪她小气,过去她对待婆婆和小叔子都是真心实意的。
然而,婆婆的种种行为渐渐磨灭了她的热情。
正如一句谚语所说,压垮骆驼的永远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积压的失望。
李玉明比弟弟李玉亮大了7岁,当杜晓娥与李玉明结婚时,李玉亮已经19岁,刚刚高中毕业。
他未能考上大学,但也不愿意外出打工,自行报名了技校。
学费需要5000块。
公公嫌他不听话,于是不肯支付学费。
李玉明说:“弟弟有这份心思,将来在社会上掌握一门技能总比无所作为好。”
“这笔钱,如果爸爸不出,我来出……”他还提到了杜晓娥的嫁妆:“弟弟要是有出息,我们也有面子,到时候他也会忘记他们不成?”
杜晓娥心软,一听到李玉明的一番话,她就把钱拿了出来。
李玉亮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学习焊接技术。
结果证明,李玉亮的眼光确实不错,毕业后迅速进入一家大型工厂,成为一名技术员。
他甚至娶了城里的姑娘,买了车买了房,成为城市里的小康之一。
儿子有出息了,公公婆婆的形象一下子挺直了,走路昂首挺胸,甚至说话声音也变得洪亮许多,完全忘记了当初不允许小儿子上学时的态度。
看着在城市生活得不错的小儿子和小儿媳,再对比身边平庸无为的大儿子和大儿媳,两位老人心中的天平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小儿子。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先给老二留着。
地里有什么庄稼熟了,也得先问问老二需不需要。
李玉明家的二胎和李玉亮家的老大相差一个月,婆婆把坐月子的杜晓娥撇下,去照顾即将生产的小儿媳。
即便小儿媳对她不怎么样,她依然一直待到孩子满百天。
如果不是因为她老家的母亲有病,怕是等到孩子两三岁,她也不会愿意回来。
回到家后,看着大孙子从未带过一天,与小儿子家的孙子相比。
皮肤没有小儿子的白皙,相貌也不如小儿子英俊,说话也不如小儿子嘴巧……
杜晓娥心头的愤怒一直在积蓄,起初她强忍着,但后来实在是忍无可忍:
“没错,我儿子怎么能和你的宝贝孙子比呢?毕竟爷爷奶奶不喜欢,长这么大,别说什么值钱的东西了,就连一块糖都没有吃到。
再说了,我的孩子凭什么要别人喜欢,我自己喜欢就好了。
这也不好那也不好的,你看不上你可以不看呀,又不是求着你来……”
婆婆见状,终于收敛了一些。
杜晓娥并没有怀恨婆婆,在她看来,人可以分为三类:亲人、熟悉的人和陌生人。
对她来说,婆婆只是属于熟悉的人,和小叔子的妻子一样,处在相同的层次。
随着李玉亮变得富有,他早已经忘记了曾经他们的资助。
每次回家,他都没有记得给他们和两个孩子带礼物,甚至还时常嘲笑大哥的无能,认为他理所应当陷入贫困。
这让李玉明感到非常烦恼,兄弟之间的感情也逐渐淡薄。
刚开始,李玉明并没有去找工作,一是因为孩子还小,二是父母的生计完全依赖他,特别是在母亲不在家的那几年。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生活费用也逐渐增加,杜晓娥鼓励他去外面找工作,认为家里的这些土地足以解决温饱问题。
然而,谁能确保将来不会出现意外呢?万一发生一些不测事件,他们甚至没有任何保障。
李玉明是个粗枝大叶的人,除了有一身的力气,其他方面一无所有,正好村里有人在工地上工作,他便加入了他们。
虽然很辛苦,但一个月的工资却能超过家里农田一个季度的收入,让他感到很满足。
然而,家里的琐事却全部压在了杜晓娥的身上。
本以为有了父母,可以有一些依靠,但公公婆婆却仿佛消失了一般,越是忙碌,他们就越难见到。
甚至比起一些陌生人,陌生人在看到有困难时有时还会伸出援手,而公公婆婆却只会躲开。
更不用说提供任何帮助了。春耕秋收,这些年勉强熬了过来。幸好两个孩子都很优秀,大儿子上高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儿子上初中,每次考试都能取得第一名。
看到这两个孩子的奖状,尽管再累,杜晓娥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杜晓娥也不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尽管与小叔子的家庭关系不亲密,但她能保持亲戚之间的来往。
每次小叔子回家,有时会给她家带一箱奶,有时会送一些水果和点心。
杜晓娥也没有忘记他们,作为回礼,她会留出几十斤小米给他们。
新鲜的花生油榨好了,她会找个桶装上20斤……
李玉明家有一些山地,不适合种植,十多年前,邻居约他一起尝试种植板栗,因为板栗耐旱:
“说不定这样种植会成功呢,也不用每年费力却得不到收成了……”
你别说,连着种了三年,居然真的成功了。
如今,板栗已经进入丰产期,每年能给他们带来1万多块的收入。
杜晓娥也没有忘记小叔子一家,每年八月份他们回来,她总是会送上十斤、二十斤的板栗给他们品尝。去年也没有例外。
送这些东西给他们,杜晓娥并不觉得心疼,毕竟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家里生产的东西,无论价值多少,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然而,她没有想到,妯娌竟然会让婆婆前来索要,而且一口气要了200斤。
虽然今年的板栗价格不是很高,但这200斤也是近800块钱啊。
他们一大早就回来了,在婆婆家吃了喝了,谁也没有去栗园帮她捡一个栗蓬,拾一粒板栗,更没有人关心她是否感到累。
杜晓娥心中涌起一股怨气。
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得过且过?婆婆站在门口不愿离去,看来是准备一直纠缠下去。
不过无论如何,就算婆婆今天能说尽好话,她也绝不会让步。
如果想要东西,那就拿钱。
不愿拿钱,就别想拿走一粒,往年她还送给他们十斤二十斤,但今年一斤也不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