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一个乡村藏着一个中国。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贵州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和对贵州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在乡村振兴领域坚持以学促干,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中,贵州书写着乡村振兴、民族复兴的磅礴诗句。
地处大山深处的贵州黔西南板万布依古寨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近年来,贵州通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乡村发展呈现出新气象。
“科特派”星火燎原农业欣欣向荣
2023年,贵州省837万亩油菜丰收。
贵阳市开阳县禾丰乡农户周碧芬家,就“贡献”了30亩油菜。
去年深秋早冬之际,周碧芬从乡里免费领到高产油菜种子,刚种下,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严重农业干旱。
“油瓶子”和“米袋子”一样重要。贵州的油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5,粮油食用油自给率达39%。
贵州各级政府开启“八仙过海”模式,想方设法找水源,精细用水保障农业生产。部分地区沟渠断流,油菜点播久不出苗,育苗迟迟无法移栽。于是,水泵水管、肩挑手提、农用车、消防车交替出现在田间地头。
油菜种植不但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油菜花盛开季节也能借此发展乡村旅游业。
干旱持续到今年春,蚜虫又倍增。贵州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又组织开展农技人员“揭榜挂帅”,动员全省农技人员到基层一线指导农民采取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等农艺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促四防(即:有效促进油菜后期生长发育,防花而不实、防早衰、防菌核病、防高温逼熟),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科技特派员来了,教我们如何施肥、打药;菜籽成熟,农机收割队也来帮忙。收了菜籽,旋耕机、插秧机又开来,帮着把水稻种了。”周碧芬说,以前一年四季忙到头,全家上阵都管不好几亩地,如今她一人管护30亩,轻松拥抱高产。
贵州六盘水通过农村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指导烟叶种植户病虫害绿色防控。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部署并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
科技兴农的星星之火,早已燎原。
如今,这项制度同样在贵州山地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科技特派员们积极投身“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本职工作和自身专业特长,着力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的生产问题和技术难题。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的博士们组团来到田间,现场育种。
从实验室“搞科研”到田间地头“搞产业”,科技特派员成长为接地气的“核桃专家”“茶教授”“草莓博士”,“三农”也因零距离接上科技的“天线”,萌生裂变性力量。
截至今年,“科特派”已连续4年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写入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并从起初的“单兵作战”与“需求供给”,逐渐发展到“组团服务”和“深度对接”。
2022年开始,贵州以县为单位采取“一县一团”方式,统筹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组建起82个科技特派团,对县域特色产业、1516个乡镇、18091个村、1200家涉农重点企业实现全覆盖。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加快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差距,探路共同富裕,是这82个科技特派团新的使命。
“两山论”生根发芽寻诗何必慕远方
置身化屋村生态露营基地,可俯瞰乌江南源鸭甸河、北源六冲河及鸭池河汇流的风光。
贵州毕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成为众多“候鸟式”旅居者的栖息地。
在这里,坐看云起,荡舟乌江,微漾的山风,弹奏起慢生活的乐章。
返乡青年杨龙,从贩卖当地特色小吃的小摊起步,一步步将生意做大,在江边开设起民宿。14间套房,每逢夏季供不应求,月收入最高能达8万元。
杨龙曾在福建工作,休息日总相约朋友去近郊游玩。那儿的村寨,农家庭院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种满枇杷等果树。游客络绎不绝,村里人做起生意,不管是售卖水果,还是操持餐饮,都显得充实而富足。
“这才是我心中美丽乡村的样子。”杨龙想起父亲催他离家务工,神情里满是对故园“耕地少,养家难”的焦虑,“我们化屋村,也可以吃‘旅游饭’!”
截至目前,化屋村已有20多户村民开起民宿,此外还有多处农家乐、小摊贩。杨龙说,这一片湖光山色,助大家开启了新的生活模式,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化屋,也越来越像杨龙和乡亲们曾经羡慕过的沿海乡村。
近几年暑期,黔东南州旅游热潮持续升温,避暑游、研学游等旅游市场供给更加多样。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旅游重点村一体化建设。
农旅融合的时代语境下,全国乡村旅游发展驶入了提质升级的快车道。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内涵。贵州大山中,用吊脚楼民居改造的咖啡厅、用蓝靛草染色的电脑包等等,以“最乡土”来与“最时尚”融合,不断满足着人们对乡村美好生活的审美理想,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贵州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
近期,抖音、小红书等各大社交平台上,众多网友笑论:“这个夏天,1亿人在贵州。”“1亿人在来贵州的路上。”
贵州乡村,也因旅游而悄然发生改变:村容村貌变了,村民观念变了。休闲采摘、农耕研学、乡旅骑行、生态露营等各种新玩法陆续登场。基层干部、返乡青年勇担历史使命,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因地制宜地寻找乡村振兴的最优解。乡村旅游消费模式,也开始从“观光式旅游”向“度假式深度体验游”迈进。
“现代化”深植乡野风景这边独好
黔东南台盘村篮球年年打但在去年,这场热闹的乡土篮球比赛在互联网上火出圈。
场内,队员挥汗如雨;场外,观众欢呼雀跃;通过直播间、短视频连接的山外世界,更是看不见的人潮汹涌。
——去年夏天,到今年夏天,贵州的“村BA”“村超”迅速出圈,热度未减,绝非意外。
“村BA”并不是新鲜产物。据黔东南州台江县群众介绍,当地举办篮球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6年,比美国NBA的历史还早了13年。当时,在外地求学的台江学子利用假期之余在台江县城关街门修了一块不规范的篮球场,用棉花、麻线制成篮球,每年农历“六月六”吃新节期间,台盘村都要举办篮球赛,邀请十里八乡的村民参赛。
台盘村270多户1100多人,超过2/3的村民打篮球。每年“六月六”吃新节时,篮球赛便开始了。十里八乡的村民蜂拥而来,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也赶回来。从天亮打到天黑,又从天黑打到天亮。“天亮文化”,成了根植于黔东南人血脉里的基因。
7月16日,辽宁沈阳年逾古稀的张雨忠老人,辗转3000多公里奔赴贵州台盘村。在“村BA”篮球场上,“扫地僧”般的老人,运起篮球,一勾手投篮,三分,被网友亲切称为“勾手老大爷”。
香港明星足球队赴贵州征战“村超”
被贵州乡村吸引,不远千里、跨越山河而来的,不止民间的体育爱好者。8月13日,由陈百祥、黄日华、何家劲、罗家英等组成的明星足球队来到贵州省榕江县,与当地村民组成的足球队展开了一场精彩角逐。
卖卤菜的、做卷粉的、当老师的、办企业的……当知道“村超”球员来自当地各行各业,陈百祥打趣地说,自己是唱歌拍戏的,虽来自不同行业领域,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对于足球足够的热爱。
位于黔东南州的黎平、从江、榕江,是粤港澳大湾区沿贵广高铁、厦蓉高速进入贵州的第一站。2022年,贵州省提出要将“黎从榕”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
开展乡村体育运动是贵州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改善群众精神面貌、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民间文体的精神力量,就是贵州乡村的魂,这份独有的淳朴与热情,扣动起无数外乡人心弦,也让贵州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情谊,更加接地气,更加动人心。
坚持以学促干,落实“重实践”要求,贵州努力在多重任务中做到科学平衡,在多重约束中实现有效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本网记者:李思瑾 吴蔚
一审:罗亚楠
二审:李柏杉 袁小娟
三审:李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9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