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铁血一千勇士》(哈萨克斯坦)海报。
张 猛供图
中国影片《百鸟朝凤》海报。
张 猛供图
2022年9月15日至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会议宣言强调,加强文学经典著作互译、电影摄制、音乐、戏剧、造型艺术、博物馆事务、展览及其他形式艺术创作方面合作。
电影是文明交往与对话的重要载体,是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光影流转变换之间,传递的是沿线各国人民息息相通的美好梦想。回顾过往,中国电影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历时久、内容多、形式活,呈现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和谐共处、互学互鉴的生动图景。
影像中的“新中国”
20世纪初期,中国电影诞生。风雨飘摇的时代,一批批电影人探索着一个全新的影像世界。1942年,赴苏联完成电影《延安与八路军》后期制作的导演袁牧之因战争原因,滞留哈萨克斯坦长达3年。其间,袁牧之协助苏联著名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拍摄了电影史上的力作《伊凡雷帝》,并在爱森斯坦等人的推荐下,导演拍摄了关于哈萨克斯坦诗人江布尔·扎巴耶夫的纪录片。对于一向勤勉的袁牧之来说,电影的拍摄过程也是语言和文化的学习过程。他克服重重障碍,凭借对影片的巧妙构思,获得苏联同行的一致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中外文化交流拉开崭新序幕,一大批中国电影进入中亚地区。通过举办“中国电影周”活动,《中华儿女》《解放了的中国》《白毛女》《龙须沟》《鸡毛信》等一系列影片走近当地观众。富有生机、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形象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不少影片应邀多次上映,赢得广泛好评,甚至一些中国影片赶不及译制便在当地各大文化宫巡回放映。
在这些影片中,《白毛女》中喜儿的不幸遭遇引起了观众们的共情,很多人边看边流泪。电影语言跨越了文化障碍,通过《白毛女》等电影,中亚人民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中国社会发生的伟大变革,明白了什么是“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多题材市场化传播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文化传播快速发展。1984年至1988年,我国电影工作者连续参加了三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并屡获荣誉。1984年,影片《青春万岁》获得了塔什干国际电影节纪念奖。1986年的参展影片《流浪汉与天鹅》同样赢得广泛赞誉。这部影片讲述了心性纯洁、满腔抱负的男青年“抹桌儿”回乡创业,历尽考验,最终与同村少女杏花喜结良缘的故事。电影节上,很多当地媒体都对影片进行报道,当地观众纷纷向导演和女主角送上鲜花礼品,直抒对这部影片的喜爱之情。这一时期进入中亚地区的中国电影,更多从普通人的心理情感出发,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1991年以后,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步入新的阶段。随着中哈政府文化合作协定、中吉政府文化合作协定、中塔政府广播电视合作协定等文件的签署,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文化合作与互动积极展开。这一时期传播到中亚各国的中国电影,呈现出多题材、市场化等态势,情感片、武侠片、剧情片、喜剧片等题材的影片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比重。
1992年,在土库曼斯坦举办的“中国电影周”活动上,参展影片中有《过年》《龙年警官》等表现普通人生活的故事类佳作。同年,在乌兹别克斯坦举办的第十一届亚非拉电影节上,中国的参展影片为冯小宁导演的《战争子午线》和夏钢导演的剧情片《遭遇激情》。在随后的第十二届塔什干国际电影节上,影片《一棵树》的主演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中国电影在题材内容上与大众生活更加贴近,在中亚地区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交流互鉴更加深入
进入21世纪,随着中亚各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拉近,中国电影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电影节、电影周活动上,而且开始更多“飞入”寻常百姓家。
200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之际,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办了中国电影节,《卧虎藏龙》等优秀影片给当地观众带来极强的视觉震撼。同年,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分别成立了中国文化中心。与此同时,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电视台开展多种方式合作,中亚观众接触中国电影的渠道进一步打通,对东方邻国的认识进入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影像世界。
2014年开始,“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举办。借助该平台,丝路沿线国家更直观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彼此的文化,从对方国家的电影中寻找更多共通内容。首届电影节上,中国影片《百鸟朝凤》与乌兹别克斯坦影片《札比鼓》用各自的方式,共同关注了当今时代传统文化技艺的命运,获得两国观众的关注与讨论。这也再次印证,虽然国别不同,人们对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都有着共同的期待。
2019年5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亚洲影视周活动上,塔吉克斯坦瓦尔济什电视台副台长阿基洛夫·马鲁弗容表示,通过观看其他亚洲国家的电影,可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文化交流互鉴。他本人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中国电影迷,从小就对功夫电影十分着迷。
如今,中国电影通过互联网传播,在中亚各国收获越来越多的粉丝。在新疆大学对中亚留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留学生对中国历史战争题材影片的喜爱度超过了喜剧片和剧情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走向更为深入的层面。
相信未来,随着中国与中亚文化交流互鉴更加深入,电影交流日益加深,会有越来越多优秀影片进入双方观众视野,中国与中亚人民的友谊也将更加深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06: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