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何雪峰 本报通讯员 李艳龙
日前,记者走进砀山县玄庙镇张王庄村百亩早熟梨基地,只见一棵棵梨树上挂满硕大的梨,果农正忙着采摘、装箱。
“现在上市的是‘苏翠1号’早熟梨新品种。”砀山县超祥水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增超说,这里过去是一片低效梨园,管理粗放,梨价每公斤仅2元多,亩收入不到1万元。改造之后,虽然限制了产量,但梨品质大大提升,梨价每公斤10元以上,亩收入超过2万元。
在砀山县推进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该县依托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和省财政成果转化示范项目,高标准推进低效果梨园改造。
张王庄村百亩早熟梨基地采用了省农科院园艺所研发的6项新技术,包括树体结构改造、高接新优梨新品种、花果量化管理、肥水一体化调控、病虫鸟害绿色综合防控、果园机械化应用等。
“采用梨园树体结构改造技术,降低了树干高度,便于果农操作;进行新优品种的高接换优,合理增施有机肥,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加强病虫鸟害绿色综合防控,提高了优果率。”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砀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砀山县果蔬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团长高正辉告诉记者。
经过一年改造、两年培育,梨园产的优质早熟梨上市后,受到消费者青睐。
“目前,基地100亩早熟梨已被水果商全部订购。”范增超喜滋滋地说。
“通过对低效梨园改造提升,果实品质明显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更强;通过产销对接、直供销售,水果效益显著提升。这既实现了早熟梨稳产增收,又为砀山梨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样板’。”砀山县农业农村局酥梨研究院副院长王学良对记者说。
近年来,砀山县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对接,依托国家和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支撑,积极实施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示范县和砀山酥梨产业集群建设,开展砀山梨园现代化改造提升,将低效果园改造作为推进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探索出一条以老化园改建、密闭园改造、低效园改良为核心的新路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6:46:5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