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郴州日报
于朴实无华处书写华章
——记宜章县第八中学教师陈建军
□ 郴州日报·今日郴州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肖佩珊
春风拂面,书香满园,走进宜章县第八中学2206班,49岁的陈建军正在给学生上历史课。课堂上,他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生动的历史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串起了整堂课的知识点,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坚守。从教28年,陈建军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赤诚温暖呵护朵朵桃李。
一门师表
选择当老师的决定,得从陈建军的父亲说起。“我大学是学会计专业,本想毕业后从事财会工作,但当时乡村太缺教师了,在父亲的大力劝说下,我毅然决然选择了教师。”
陈建军的父亲是一名扎根一线讲坛39年的教师。从风华正茂一直干到白发苍苍,退休时他感言:“外面的世界再繁华精彩,也抵不过那张站了半辈子的讲台。”在父亲的引领下,陈建军的家人一共有5人走上了教师岗位。
一门师表,子承父业,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接力坚守,教出了万余名学生,不少农村寒门学子的命运齿轮,在他们平凡又不凡的坚守中发生转变。
“父亲是个有教育情怀的人,一生清正,他的为师之道和敬业精神,传给了整个家族,对我们来说,传承父业,育人大德,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朴素的人生信念。”陈建军说。
匠心育人
“有段时间没来看您,真的特别想念您!”“陈老师,我现在不太适应高中生活,想找您聊聊。”春节期间,几名已毕业的学生相约看望陈建军,师生围坐一起,促膝交谈,有说不完的话题。
姚威是陈建军上一届带的学生,毕业后,逢年过节就要到陈建军家走一走,他说,“我早已把陈老师当家人了。”
暖如家人的师生情从何而来?陈建军将它归功于一个“笨办法”。“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首先就要拉近距离,我主要采取不断和学生交流谈心的‘笨办法’,去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陈建军笑着说,谈一次不行,就谈十次百次。
姚威正是“笨办法”的实践对象之一。从乡镇考入县城的初中后,对外界的新鲜感让姚威多次夜晚翻围墙外出上网。作为班主任的陈建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以前心思不在学习上,是陈老师一次又一次对我的关心劝诫,才将我拉回了正途。”最后姚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宜章县养正中学。
对待和姚威有相似经历的学生,陈建军总有用不完的耐心、细心、爱心。从早上7时到校,到晚上9时回家,陈建军每周12节课,平均每天陪伴学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
一片丹心
杏坛半生筑梦,陈建军一直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孜孜求索、笃定前行。
“我教过很多科目,历史、信息技术、地理、生物,只要组织上安排我的教学任务,我都不会推辞。”陈建军印象深刻的是信息技术课,因为课难上、设备条件差、不属于升学考试科目,鲜有老师愿意上,而陈建军不仅要上,还要上好。他通过开展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大幅提升,先后在市、县信息素养作品评比、电脑作品评比中获奖。
不只对学生倾尽心血,陈建军也非常热心帮助年轻教师成长。从教多年,陈建军有多篇论文在《教育周报》《中小学教育》等国家和省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先后获得第11届全国中小学新课改优秀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二等奖,第九届湖南省基础教育优秀教研成果评比二等奖,5次获县政府嘉奖……这些成功经验,他都不吝教给年轻教师。平常的教科研,更是力推青年教师挑大梁,他在身后默默支持协助。
今年,陈建军将迎来自己50岁的生日。“要说有什么心愿,我就是还想在三尺讲台筑梦想,多带点学生成才。”陈建军的愿望朴实无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7 06: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