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余忠喜:垃圾山前的“愚公”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7 01: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周芸 通讯员 张家溢 方恒

12月,余忠喜退休了,他收到了一份特殊的退休礼物。衢州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的同事们专门请人给他写了一首歌,一首以余忠喜故事为原型所创作的《环卫工人有礼歌》。这让一向腼腆的他,多说了不少感谢的话。

这首歌里有一句歌词:“垃圾为伴终不悔,一张张黝黑的笑脸,透着阳光和汗水。”这就是余忠喜工作的写照。余忠喜是衢州市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生活垃圾填埋场负责人,自1986年参加环卫工作,从扫大街、拉粪车,到苦、脏、臭、累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37年全身心奉献给环卫事业,37载青春见证了316万立方米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运行,竭尽全力为衢城的干净整洁奉献了全部的青春和热血。这个与垃圾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在离开工作岗位后感到不习惯。他总是闲不住,想找些事情来做。

“拉粪车对我来说是轻松的”

余忠喜23岁那年,环卫部门招工,只有小学文凭的他考上了。“在大家的印象中,环卫工人的工作很苦很累,但对于我来说,拉粪车的活是轻松的。”余忠喜回忆起,全家“下放”农村的苦日子。

余忠喜有四个兄弟,两个姐姐。全家生活在衢江区杜泽镇的一个小山村里。山区的生活艰苦,小小年纪的他,从小就在生产队里干活,18岁的时候能挑100多公斤的担子,挑粪、种地、砍树样样都会。之后,全家迁回城区。

和余忠喜同一批招进环卫部门的有60个人,其中一些年纪和他相仿的同事在一两个月后陆续辞职了。他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从凌晨3点开始,为家家户户倒马桶、洗马桶、拉粪车,一直工作到早晨7点左右收工。“这份工作对我来说相对轻松,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在山区干农活的经历让我更能适应这种辛苦。”余忠喜这份工作干了整整3年,是这批环卫部门招工留下来不多的年轻人。

余忠喜曾和父亲学过两三年的木工手艺,之后被调到木工班,修理公共卫生间的门窗。好学的他,又学会了开垃圾车。在那个年代,没有塑料袋,家家户户使用竹篮装载垃圾。这些垃圾被视为宝贝,因为它们可以作为农家肥使用。余忠喜那时的工作就是开着垃圾车卖垃圾,这可是份好差事,垃圾供不应求,来环卫部门买垃圾的农户都要走“后门”。

“我是个‘有味道’的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环卫部门开始筹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场距离市区10公里,那个年代不像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没有公交车。环境也不好,满眼黄土,还有密密麻麻的苍蝇。而且工作时间长,从早晨5点半开始,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单位没人愿意到这里工作,余忠喜便主动请缨到填埋场工作。

在填埋场工作的前3年,只有余忠喜一个人,他每天要清理80吨生活垃圾。每天的工作枯燥,将堆成小山的垃圾用推土机填平,消毒、盖泥。因交通不便,他每天天还没亮就骑着三轮车到填埋场,家里带的饭菜在自己用砖头垒成的灶上热一热。

开推土机时,根本无法看清前面的路况,车窗上全是苍蝇。冬天推土机一推,就是腾云驾雾的感觉,全是沼气。到了夏天,推土机发动机的热量让驾驶室的温度上升到50多度,口罩根本戴不住。

在填埋场工作的人是臭的,包括衣服、皮肤上都有臭味,不管怎么洗都去不掉。余忠喜笑言:“我是个‘有味道的人’。”他说,身上的那种臭是腌进皮肤里的,连睡过的被子都是臭的。单位里若有客人来,需要他作陪,他都谢绝参加,总感觉自己身上有味道,不好意思。余忠喜也很少和朋友聚会,一年365天,有350天他都在工作,几乎没有假期。

用心建设垃圾填埋场

随着生活垃圾的增多,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工作人员从余忠喜一个人变成了6个人。作为填埋场的站长,他每天一上班,就对场区垃圾堆进行巡查,确定作业单元。垃圾进场后,组织大家处理如山的垃圾,推平、覆土、压实。夏季作业时,垃圾的毒性强,无论气温再高,大家也要穿胶鞋、戴橡胶手套,通常汗水把手泡白,脚泡脱皮,衣裤汗湿。冬天作业时,在露天的旷野里,寒风刺骨,发梢凝霜。

逢年过节垃圾量骤增,是余忠喜最忙的时候。若遇暴雨、汛期等灾害性天气,无论是夜间还是凌晨,他必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排水、应急工作。如果垃圾水流入农田、水库,后果将不堪设想。地下管网、排水管网被垃圾堵掉后,他便用手去掏。

2011年6月9日发生洪灾时,垃圾滑坡,余忠喜和同事用沙袋堵,整整三天三夜没合眼。险情过后,他在房间里一直吐,后来才知道是中了毒。

在雨季进行垃圾填埋作业是行业内头疼的事。大雨过后,填埋区水多、泥泞,运输垃圾的车辆无法正常驶入,只能靠推土机将垃圾一点点往里推,既费工费时又危险,还会对车辆、机械有很大磨损。在余忠喜的带领下,填埋场通过架设路基钢板,搭建雨季作业平台,从而防止垃圾沉降引起道路塌陷,保证雨季车辆畅行,有效解决了困扰垃圾填埋雨季作业的“老大难”。

在完成垃圾处置任务的空余时间,余忠喜带领全场的职工挑竹筐、扛石头、锄山地,在场区上种起了毛竹和植被,打造出了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式填埋场。

退休后当一名垃圾分类宣讲员

城市化带来的是城区生活垃圾不断递增,原设计可填埋垃圾285万吨、可填埋库容316万立方米的填埋场,在2016年进入超负荷运营。在新的垃圾处置终端尚未建成的严峻形势下,为使填埋场得以充分利用,余忠喜严格按照填埋场作业填埋规程,并前瞻性地提前2年时间,开展挖掘库区潜力、扩展填埋库容空间的内部挖潜工作,在确保规范处置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延长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填埋场库区优化改造项目专业性强,余忠喜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十多条合理化建议,使得优化改革顺利推进,也为衢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衢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后期,为确保垃圾处置由填埋向焚烧平稳过渡,他又凭借丰富的填埋场管理经验,全力参与、配合做好垃圾清运车辆管理、垃圾收集路线设置、垃圾进焚烧厂等垃圾焚烧处置各项前期工作,为焚烧项目正式投产后,垃圾顺利清运打下了坚实基础。

余忠喜在岗位上的出色表现,让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担当作为好干部、浙江省优秀城市美容师、浙江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职业道德标兵、衢州市劳动模范、衢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最美衢州人等多项荣誉。

填埋场封场后,临近退休的他没有停下来歇一歇。他深知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知道现在的人对于垃圾分类缺乏充分的认识,于是迅速投身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当一名普通的垃圾分类宣讲员。他每天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奔波于各个街道、社区、小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用他几十年在填埋场工作的亲身经历,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余忠喜说,退休后,他还会发挥余热,只要有需要,会继续当好垃圾分类宣讲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垃圾填埋场里的最美坚守者
本文转自:丽江日报垃圾填埋场里的最美坚守者——记奋战在一线的丽江环卫工人木江胡作者:本报记者 张小秋近日,木江胡对垃圾填埋设备进行检查。 (本报记者 张小秋 摄)天刚蒙蒙亮,位于
2023-10-30 10:03:00
...石家庄日报昔日垃圾场 今朝“生态园”我市10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全部封场本报讯(记者 王 宠)虽已是冬季,但在赵县洁民生活垃圾填埋场却是绿植覆盖,蓝天白云下,放眼望去,漫山碧透,
2023-01-02 06:51:00
垃圾场开出向阳的花
...:人民日报客户端常碧罗 郭旭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垃圾填埋场——长生桥垃圾填埋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占地面积约830亩,最多的时候每天可接收3000吨垃圾,截至2016年
2023-05-10 09:59:00
乌干达垃圾填埋场坍塌事故死亡人数升至18人
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卡文佩区基蒂济垃圾填埋场10日的坍塌事故致死人数已升至18人,乌总统11日下令军队加入救援工作。10日,该垃圾填埋场在暴雨后发生坍塌,导致附近民房被掩埋。8月11
2024-08-12 16:54:00
...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李玉光现场调研指导垃圾填埋场防汛工作,市园林环卫保障服务中心垃圾减量化处理办公室负责人及中节能(临沂)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兰山分公司负责人等相关同志陪
2023-07-06 14:51:00
本文转自:海南日报海南西部最大生活垃圾填埋场蜕变重生再见,垃圾场!你好,新绿地■ 本报记者 曹马志陪伴多年的“老伙计”怎么样了?日前,“末代场长”许林富回到阔别多时的儋州市生活垃
2023-07-13 07:09:00
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5月17日,记者来到海南颜春岭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项目现场,只见黑色膜布覆盖的山体上,一条公路直通山顶,挖掘机正在一点点将裸露的山体分离。记者了解到,颜春岭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治理和
2023-05-18 00:44:00
...化问题。由于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在德里的3处主要垃圾填埋场——加齐普尔、巴尔斯瓦和奥克拉,垃圾已经堆积如山。CAQM的报告显示,目前3处垃圾填埋场容纳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约为280
2024-07-24 06:29:00
襄水源头,生态之花: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文艺复兴
在湖北省襄阳市,占地127亩的火石山生活垃圾填埋场始建于1991年,累计填埋63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由于前期垃圾场选址建设时间早,治污设施简单且年久老化,垃圾场及周边地
2024-11-05 21: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
“郎奶奶,我们来了,您好好休息一下吧。”近日,来自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24级中西医临床医学班的三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石家庄市裕华区八五零小区
2025-11-13 07:58:00
一块手表的英雄城奇遇
手表不见了!来自江苏南京的向女士是一名竞技跑者,在11月9日举行的2025南昌马拉松中获得半马女子第六名的好成绩。拿到奖牌后
2025-11-13 06:45:00
“同学你好!经学校信息统计,你的BMI指数偏低。请携带有效证件,到学生综合服务楼一楼大厅咨询台领取两张营养券。”这条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短信
2025-11-12 11:46: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重点领域深度开放、融资支持、权益保障等提出13条针对性举措
2025-11-12 11:47:00
近年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持续强化,成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环。然而,当防护网越织越密,一些执行层面的做法,是否在无形中模糊了必要的边界
2025-11-12 11:48:00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委金融办《关于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以案促稳”百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办公室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防范非
2025-11-12 12:55:00
【执笔下乡 墨香满村】文化指导员走进潍坊临朐县柳山镇,为乡村振兴添“文艺范儿”
鲁网11月12日讯初冬暖阳洒进院落,临朐县柳山镇庙山村的乡村文化站里,墨香袅袅,笑语盈盈。11月11日,潍坊市基层文化建设指导员
2025-11-12 14: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每年“双11”,直播间都是商家必争之地。今年,在一些直播间一片“为家人们谋福利”的口号下,记者发现
2025-11-12 15:02:00
河北日报讯(王永晨、刘子辉)“父亲生病住院花了一大笔钱,出院后通过职工医疗互助报销了5000元,真是太暖心啦!”10月31日
2025-11-12 16:07:00
贵州·人物 | 苟家坪:十年公益路 一片助学情
多彩贵州网讯 在遵义市播州区,提到苟家坪的名字,人们总会联想到奉献与担当。1979年出生的他,现任播州区石板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八级职员
2025-11-12 17:07:00
“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二季正式开幕
作为2025年北京文化交流领域的引领性事件,“如是莫高”敦煌艺术大展第一季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良好口碑。经过近半个月紧张的筹备工作
2025-11-12 17:15:00
主讲教师: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张骥
2025-11-12 17:33:00
主讲老师:石家庄第二十八中学邢甫
2025-11-12 17:41:00
第八届进博会再次印证:这里不只是商品交易的展台,更是全球创新成果登陆中国、链接世界的“入海口”。从尖端医疗设备到绿色低碳技术
2025-11-12 1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