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运河岸边,“北厂”又回来了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1 09:5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本报记者邓静 本报通讯员张双双

德城区二屯镇北厂社区紧靠大运河,这里的老一辈人习惯称自己为“北厂人”。每当看到“北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牌子,社区居民脸上便不由流露出喜悦之情,他们说:“‘根儿’留住了,心里踏实多了。”

今年5月,社区通过法定程序,将名称从“舜昕苑”改回“北厂”,成为我市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通过官方备案改回老地名的社区。

“先有北厂街,再有德州城。”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表示。北厂曾是京杭大运河四大漕运粮仓之一,有近900年的历史,给德州农业文明注入了“商符号”,也见证了大运河的交通航运史。恢复保留“北厂”地名,不仅是留住乡愁,更体现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北厂”由多个自然村落组成,起初包括东街、小东街、北街、西街、南街5个自然村,后逐渐演化为东北街、西南街、后园3个自然村。2009年,3个自然村合并建设社区。彼时,德州的城市建设不断加速,四处都是高耸的居民楼,不少小区和街道都取了“都市味儿”十足的名字,新成立的社区取名为“舜昕苑”。

王德胜介绍,1935年《德县志》详细记录的城厢区10镇85条街道名称中,如今仅剩下马市街、柴市街、太平街、南营街等不足10个老地名仍在使用。“85条老街道名几乎都与大运河有关,改名后,沉淀在老地名中的地理特征等也随之消失。”王德胜说。

近两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开始建设,“北厂漕仓遗址片区”成为大运河德州段“一廊六片”规划之一,恢复“北厂”文化符号成为现实需要。今年3月,市政协文史委、德城区文旅局、二屯镇政府及社区有关负责人多次沟通,并与居民反复协商后,以镇政府名义向民政部门递交改名申请。经过公示等程序,最终将社区更名为“北厂社区”。

第一时间听闻更名的消息后,82岁的社区居民郑明利喜出望外。郑明利出身木匠世家,他说:“郑家的木工活儿、张家的铁艺在北厂有响当当的名号,北厂还流传着许许多多故事。虽然木匠手艺传不下去了,但北厂的名字绝不能丢了。”

老地名回来了,北厂社区东北街村党支部书记郑月文有了新想法:“前些年,我们建了一个北厂漕仓运河文化馆,接下来想借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契机,把村里的文旅产业发展起来,用好‘北厂’这块金字招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到村子的新变化:村里的各种标识字样都改为“北厂”;大运河的堤顶路修好了;透过党群服务中心的铁栅栏,一座新盖的白色建筑格外显眼。“电话里听兄弟提过,这座白色建筑应该就是村里新建
2024-02-13 09:36:00
“雁塔怀古、运沙烟柳” 运河景象将重现德州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德州大运河美景如画。本报记者 韩梅 通讯员 王志强日前,记者从德州市了解到,作为山东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德州市正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2023-03-18 04:32:00
...州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期间我们几位市政协委员‘夜谈大运河’并提交多份相关提案,接下来的市‘两会’,大运河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德州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王德胜说。
2022-12-26 09:43:00
千里运河,德之韵
...,蜿蜒而来,汇聚了千年韵味,也留下了千年传承。依托大运河,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的德州,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孕育滋养了无数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一直以来,德州始
2023-02-17 22:39:00
...本报德州讯2月11日,在德州市东风路胜利桥上向北望去,大运河生态廊道滨河步道游人如织,绵延河水中几条游船正缓缓航行。“还是以前的大运河,但又不是以前的大运河了,总之越来越好。
2023-02-13 09:55:00
中国大运河摄影展亮相南图
10月21日,《中国大运河 汤德胜摄影作品展》在南京图书馆开展,展期至11月2日。展览共展出120余幅作品,出自深耕运河摄影60余年、被誉为“中国大运河摄影第一人”的汤德胜。 南
2025-10-23 08:18:00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拟2月18—19日举办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2月11日,德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媒体吹风会,论坛总体安排公布。本次论坛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进行指导,由省人民政府发展
2023-02-12 10:20:00
... 通讯员 刘厚勇 德州报道近年来,德州市武城县充分利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大运河保护利用和“两河牵手”战略机遇,以四女寺风景区提档升级、运河孝德古镇创建为抓手,突出项目引
2023-12-30 12:30:00
京杭大运河100年来,首次全线贯通,聊聊德州运河古街的前世今生
4月28日,京杭大运河迎来了百年首次全线贯通,而德州大运河沿岸的古街也因此焕发了勃勃生机,仿佛重回昔日的辉煌。 德州虽然历史悠久,但它的真正繁荣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息息相关。早在春
2025-05-05 17: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记者走基层|移动博物馆 别样大课堂
近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赴邢台市临城县第二中学开展校园文化服务活动。图为活动现场。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晓多摄“大家还记得《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七色宝莲吗
2025-11-13 07:55:00
画里有话|医保卡不能成了购物卡
图、文/曹 一用于就医购药的医保卡,却成了购买其他物品的购物卡。部分药店与生产企业合谋,将牙刷、面膜、防晒冰袖等普通日用品包装成“牙科用毛刷”“医用敷料”“医用隔离垫”等医疗器械
2025-11-13 07:56:00
百姓看日报|这个“双百”,给世界打个样!
总监制:曹阳葵监制:刘成群统筹:王博 赵丽肖文案:李晓宁手绘:石璇出镜:王伟宏编导:高原雪摄像/剪辑:戎晓杰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以来,我省交通运输服务质效大幅提升“六纵六横一环”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河北日报讯(记者曹智)11月12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第九场新闻发布会
2025-11-13 07:57:00
情绪价值,拉高文旅热度的流量密码
你向往怎样的旅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游客中,将“情感体验”列为出游首要目的的比例为68%,远超“景观观赏”的23%
2025-11-13 07:57:00
“十四五”江西商务发展成绩亮眼
你是否注意到收发快递更快了?便利店离家门口更近了?能买到的进口商品种类更丰富了?其实,你的“购物车”装着江西商务的“十四五”成绩单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如何让居家上门服务更规范?11月11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江西家政消费扩容升级系列活动在南昌举行
2025-11-13 06:45:00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永修县距离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以下简称海昏侯博物馆)只有十多公里,建议开通城际公交
2025-11-13 06:45:00
今年粮食总产有望突破440亿斤
11月的江西,多地进入晚稻集中收割期。赣鄱大地上金浪翻滚、机器轰鸣,处处呈现秋收的繁忙景象。记者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11-13 06:46:00
11月12日从阳曲县获悉,今年阳曲农商银行已为该县东黄水镇27名小米种植农户授信286万元,助力小米从“小作物”蝶变为乡村振兴的“金穗子”
2025-11-13 07:09:00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在国家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浪潮中,建立企业首席数据官制度是我市深化数字经济发展
2025-11-13 07:09: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11月11日,娄烦县公安局盖家庄派出所组织警力深入林区及周边村落,开展护林防火巡查与宣传防范行动
2025-11-13 07:09:00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晋祠博物馆(以下简称“晋祠博物馆”)作为承载千年历史文脉的文化地标,不仅是展示古建艺术与三晋文明的重要窗口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市发展改革委就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项目已构建“多级资金联动+专项政策护航”的全方位支持体系
2025-11-13 07:10:00
11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推介太原市环西山—汾河“骑行+”户外运动目的地。该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地区名单
2025-11-13 0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