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吓一跳为何能止嗝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08 02: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李文燕 卞磊

打嗝本是一件寻常事,但如果身处安静场所或重要场合还止不住地打嗝,就会陷入尴尬境地。每到这时,总有人会提出用“吓一跳”的方式来停止打嗝。打嗝是怎么发生的,“惊吓法”止嗝科学么?

打嗝也叫呃逆,其发生机制要从人的“呼吸运动”说起。人体胸腔和腹腔器官之间,有一块叫做“膈肌”的肌肉,这块肌肉是主要的呼吸肌:当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使得肺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下降,此时外界气体会经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人呼气时则相反,膈肌会放松,进而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使得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将气体呼出。

当我们狼吞虎咽、咳嗽、大笑或喝碳酸饮料等时,分布在咽喉的“舌咽神经”和分布在内脏的“迷走神经”会得到信号,沿着神经传输并激活脑干中一个隶属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秘“打嗝中枢”。这个中枢一旦被激活,就会有节律地发出信号。当膈肌收到信号后,就会不自主地收缩向下运动,使胸腔和肺的空间扩大,接着大量气体就会涌入气管。但喉部此时也得到了迷走神经的信号,声带间隙会骤然变窄,导致吸入气流时受阻,从而让人发出“嗝、嗝、嗝”的打嗝声。

如果人在连续打嗝时,突然受到惊吓,会引发体内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这意味着这时的副交感神经会受到抑制,而膈肌受到的刺激也会因此减弱、痉挛性收缩消失,使得打嗝停止。需要注意的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不能使用这种办法。另外,“惊吓法”仅适用于一过性呃逆。如果长期打嗝,可能与胃肠道疾病、胸膜疾病、腹膜疾病,以及颅内肿瘤、脑膜炎、脑血管病等有关,需及时前往医院检查以排查病因。

除了“惊吓法”之外,打嗝还可以通过以下4种方法停止。1.弯腰喝水法。缓缓喝几口热水并慢慢咽下,同时做弯腰90^0的动作10~15次。由于胃部离膈肌较近,通过喝温水的方法可从内部温暖膈肌;人弯腰时,内脏对膈肌也有按摩作用,可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目的。2.憋气法。屏住呼吸30~40秒,使气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活动。3.纸袋呼气法。用一个小的纸袋罩住口鼻,进行3~5次深呼吸。通过将呼出的二氧化碳重复吸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需要注意,心肺功能欠佳者要慎用方法2和3。4.牵舌法。用一块干净的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捏住舌头,轻轻向外拉伸。此时,会感到腹部有气体上升,呃逆自然消除。 来源:生命时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般来说,膈肌主导的腹式呼吸更为深入和缓慢,对激活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中的内脏运动神经)有很大帮助,可以放松全身肌肉。但持续的压力、不良姿态引发的关节排列异常等,会导致横膈膜
2025-02-28 07:17:00
...羊水中,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气体交换,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肺部处于充满液体的不张状态,并不承担呼吸功能。此时,胎儿的血液循环也有着独特的路径,存在卵圆孔、动脉导管等特殊结构
2025-06-11 16:34:00
了解呼吸衰竭 提高防护意识
...脏畸形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
2024-04-10 08:58:00
这个“长寿动作”比走路更简单
...少心血管疾病风险。2.缓解压力与焦虑:深呼吸能够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降低体内应激激素(如皮质醇)水平,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提升心理健康。3.促进消化与排毒
2024-09-19 18:43:00
儿童呼吸急促,可能是呼吸衰竭的征兆
...各种因素导致呼吸障碍,伴随动脉血液中的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水平升高。二、儿童呼吸衰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呼吸节律与频率改变:这是儿童呼吸衰竭最主要的症状。呼吸衰竭时,身体严重缺氧
2025-06-13 09:56:00
肺病的诱发因素,建议大家早知道,一文了解下
...界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到肺泡,也可以将人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肺泡通过气管、支气管排出到体外;2、换气功能:肺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到肺泡时,在肺泡处将氧气弥散到局部的毛细血管
2022-12-12 12:55:00
...感神经的兴奋性就会自动增加。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相互拮抗,达到平衡。但在手汗症患者中,这种平衡失衡了,于是造成手掌大量出汗,同时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后还引起毛细血管收
2024-01-09 00:05:00
揭秘癌细胞与神经元的“共生共舞”
...,从而吸引更多神经纤维。而负责“休息和消化”反应的副交感神经,则发出阻碍癌症恶化的化学信息。胃癌的情况则相反,副交感神经信号会促使肿瘤生长。而在前列腺癌中,这两种神经都有助肿
2024-02-04 04:22:00
大脑缺了一块都不会感到痛 那么头疼是哪里来的呢?
...脑。其中,三叉神经自主反射网络被激活时,会产生一些副交感神经症状,如流泪和鼻塞。目前,科学家并不完全清楚后部下丘脑和三叉神经的作用方式。不过,下丘脑负责维持身体一些基础的生理
2023-08-14 00: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科普 | 脑卒中“黄金4.5小时”:早期症状判断与紧急送医要点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
2025-09-20 17:09:00
健康科普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脏疾病有何关联?改善睡眠习惯对心脏护理有帮助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藏在鼾声里的心脏危机当家人深夜被你震耳的鼾声惊醒,甚至发现你睡觉时突然停止呼吸十几秒,这绝不是简单的“睡得香”
2025-09-20 17:17:00
健康科普 | 不开刀也能治动脉瘤?介入栓塞术vs开颅夹闭术怎么选
颅内动脉瘤就像脑内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过去,开颅夹闭术是治疗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2025-09-20 17:24:00
陕西举办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
9月19日,在我省“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之际,由省药监局主办、省医疗器械协会协办的全省医疗器械企业专题培训班在西安举办
2025-09-20 19:26:00
小叶医探 | “老掉牙”不用管?小心连锁反应
大皖新闻讯 9月20日是“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很多人认为,到了年纪后“老掉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2025-09-20 14:01:00
芝麻大小的癌也会转移!这些高危信号你知道吗?
大众网记者 刘慧慧 通讯员 孙雨晴 烟台报道“甲状腺癌很小,才5mm,应该是安全的吧?”这是许多患者的共同误区!近日,烟台业达医院连续收治两名年轻甲状腺癌患者
2025-09-20 10:00:00
享受奔跑的乐趣 健康完赛指南 助力安全冲线
聚焦2025太原马拉松赛2025太原马拉松即将开赛,9月19日,北大医院太原医院的医疗专家团队为跑者送上一份贯穿备赛、参赛
2025-09-20 07:24: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大夫:以银针为媒,重织失眠者的安眠锦缎
蔡学萌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石学敏院士创立的“醒脑开窍”疗法,针灸治疗中风偏瘫、耳鸣、耳聋
2025-09-19 10:00:00
专利款儿童豆乳果蔬面上市,香精、色素和防腐剂“零添加”
济南广御公司研制的专利产品儿童豆乳果蔬面正式上市,这是一款专为儿童匠心打造的美食,不添加任何香精、色素和防腐剂,孩子喜欢吃
2025-09-19 11:31:00
当 “暑光” 漫过屋檐:一座医院的人文坐标
当第一缕晨光掠过巴中城的屋檐,巴中暑光医院的玻璃幕墙上便漾起温柔的光晕。这里不是冰冷的医疗空间,而是用专业与温度交织成的健康栖息地
2025-09-19 14:14:00
兴园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关注老人认知健康
为提高老年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应对这一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在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前夕,高新区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的朱新维医生于2025年9月17日
2025-09-19 14:14:00
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日,贵州省委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联络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2025-09-19 14:43:00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微视频|这美食,很保定
2025-09-19 14:50:00
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
近日,贵阳市白云区委老干部局开展2025年第三期“淬火计划”暨“双学双讲”学习活动,局办公室宋丽以《办公室如何高效办文办会办事》为题进行分享
2025-09-19 15:13:00
农发行长顺县支行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近日,农发行长顺县支行组织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该行精准触达群众需求
2025-09-19 15: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