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东湖评论:筑牢防线,让孩子远离溺水之险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5-07-31 23:49:00 来源: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暑假是青少年儿童溺水高发期,每年伤亡人数触目惊心。溺水可能发生在野外池塘、乡村小河,也可能发生在戏水游乐场、室内泳池,甚至发生在家中浴室、厨房。家长作为孩子监护人,务必要打起12分精神,筑牢安全防线,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有些家长工作繁忙,孩子放假在家无人看管,只能托付给亲戚朋友代为看管。这种情况一定要找责任心强的成年人,并将防溺水安全注意事项强调到位,切不能碍于情面半遮半掩或做甩手掌柜完全不管。有的家长虽然自己带孩子,但手机不离手,心思几乎不在孩子身上,只要孩子不来烦自己,任由他出去玩,总认为溺水是小概率事件,不可能发生在自家孩子身上。殊不知这些疏忽和侥幸心理都是孩子遇险的“催命符”。家长需要时刻掌握孩子去哪里了、在做什么和谁去的、什么时候回。孩子一旦接触水了,家长需要守在一臂的距离之内,专心监护,不能玩手机或者聊天,如果需要暂时离开,一定要稳妥托付给负责任的成年人接替看护。只有时时刻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牢把孩子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筑好防范溺水的第1道防线。

暑期炎热,孩子爱玩水降温,家长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安全玩水呢?家长首先需要教育孩子牢记“六不”,即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没有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家长还应以身作则,带孩子到安全正规的游泳场所玩水,不带孩子游野泳。此外,还应教孩子不慎落水后的自救方法,常见的自救姿势有抱膝式、开放式、仰飘式,这些能在关键时候多争取一些救援时间。但最重要的教育还是要教会孩子自觉远离危险水域,这样才能筑起溺水的第2道防线。

溺水经常发生在悄无声息中,家长需要学会精准判断溺水迹象,确保能第一时间发现孩子溺水。溺水时,孩子求救声通常喊不出来,会做出类似爬梯子动作,紧闭双眼或过度换气,然后在水中呈直立状态,腿不动,慢慢下沉,手臂可能前伸,努力朝一个方向游动,但没有进展,试图翻转身体等等。一旦发现这样迹象,需尽快采取救援措施,科学急救。如果孩子意识清醒,得救后及时保暖,就近送医或拨打120。如果孩子陷入昏迷,要立即拨打120,如果没有呼吸和心跳,立即给予孩子2~5次人工呼吸和持续心肺复苏直至恢复呼吸和心跳。这第3道防线是最后一道防线,离死亡近在咫尺,只有守牢前2道防线才能真正保护孩子远离溺水。

“祸患常积于忽微”,防溺水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家长要切实履行监护职责,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将防溺水的防线筑得更加牢固。守护孩子的安全,就是守护家庭的幸福,就是守护社会的未来。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港湾中茁壮成长,愿每一个家庭都能远离溺水的伤痛,永远充满欢声笑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章松洁(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

责编:刘文颖【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数字化时代,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近日,四川射洪市沱牌派出所成功帮助家长追回了一名13岁留守男孩因打赏游戏主播而损失的34万元拆迁款。这一事件不
2024-09-29 18:12:00
暑期来临,不少乡村孩子面临“看护空窗期”,这让在外务工的家长开始发愁,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安全的假期,是家长们的心头大事。此时,乡村开办暑期托管班,不仅托举起了孩子们的安全假
2025-07-15 17:46:00
近年来,盲卡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走红。其“未知惊喜”的卖点,让不少孩子沉迷其中,甚至出现非理性消费、攀比成风等不良现象。盲卡本应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如今却异化成“收割”孩子钱
2025-06-23 17:35:00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各种涉水活动增多,未成年人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7月11日,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制作了未成年人版防溺水手册。为了守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社会各界必须共同行动起来,
2025-07-12 15:12:00
寓教于乐筑防线 东湖路幼儿园创新安全教育
...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婕)随着暑期临近,江夏区东湖路幼儿园本学期每周五的特色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即将圆满收官。自年初以来,该园突破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局限,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精
2025-06-23 00:15:00
近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审结一宗案件,一名10岁儿童在一个月内在同一款游戏里充值超过50次,合计5万余元。其母亲上诉后,法院认定小千和其母张女士对此具有重大过错,应承担主
2024-08-22 11:19:00
家风,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词汇,是家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品德规范。《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及“修身齐
2025-06-14 19:29:00
【共护食安】东湖评论:以“荆楚担当” 守护校园“舌尖上的未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校园管理的底线,青少年饮食安全更是关乎“舌尖上的未来”。当前校园食品安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湖北正以系统思维统筹全局,通过科技赋能、公开监督、严格惩戒,探索筑
2025-10-15 21:08:00
近日,社交媒体平台一女子挺身而出怒怼高铁喧闹“熊孩子”的视频引起大量网友关注。事实上,高铁车厢“熊孩子”喧哗吵闹引发争议甚至对骂的事件屡见不鲜。现在正值暑假,是家长带娃出行的高峰
2023-08-03 15: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天眼快评】男孩总把牛奶给同学喝,一句“他没有妈妈”,让人瞬间破防
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儿子的对话,让“一盒牛奶”成了全网热议的温暖符号。这份藏在牛奶盒里的善意,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层层转折中
2025-11-14 16:12:00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
徒步1500公里 蚌埠一男子耗时49天从深圳走回老家
大皖新闻讯 两双徒步鞋,一个简单的行囊,53岁的丁先生从深圳繁华的都市圈出发,沿着105国道一路向北,历时49天,徒步1500多公里
2025-11-11 16:16:00
妥协换不来爱情 珍爱网:主见是爱情里最迷人的底气
有人为了伴侣放弃心仪的工作机会,后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后悔;有人因为怕对方不高兴,藏起自己喜欢的小众爱好,慢慢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
2025-11-11 18:22:00
一碗炒饭香 一片真情浓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初冬寒冷,暖阳温馨;生活多磨,真情动人。这几天,吉林一位父亲为女儿吃上自己的炒饭900里奔赴的故事
2025-11-11 11:14: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向“黑粉”宣战后最新发声:接受议论但无法忍受网暴,将起诉维权
大皖新闻讯 近段时间,著名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以长期遭遇网暴忍无可忍为由,发视频向“黑粉”宣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此后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两个账号处于停更状态
2025-11-10 14:05:00
图说“市监蓝”丨服务型执法·护航新福建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
2025-11-10 16:07:00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硬核”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众多网民围观。百余名来自全国的生存爱好者齐聚深山,仅凭一把柴刀开局
2025-11-10 12:59:00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