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贵州影像故事(76)|稻浪里的青春注脚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6-14 04:49: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夜色如墨,雨幕如织。凌晨三点,漆黑的水面吞噬了田野,一道手电筒的光束在暴雨中倔强晃动。

24岁的苏炫畅顶一块塑料布冲进齐腿深的水里,手电筒的光束在浪尖上碎成星子。“无纺布要是被冲走,这5000亩稻子就全完了!”泥浆顺着裤腿灌进胶鞋,他蹲在田埂上扒开泥土时,听见排水渠的急流在黑暗里咆哮。

这场与天灾的搏斗,让“守护”二字在他心底扎根——当摸到田里固定无纺布的钢架大部分完好时,他才发现雨水混着汗水正顺着额角滴落。

贵州影像故事(76)|稻浪里的青春注脚

苏炫畅(右)跟村民一起育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这位1999年出生的年轻人,从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毕业后参军入伍,2022年退伍回到修文县龙场镇马家桥村时,乡亲们的疑惑写在脸上,“大学生咋回来刨土?”

贵州影像故事(76)|稻浪里的青春注脚

苏炫畅在检查调试机器

他在母亲孙鸿——修文首位女农机手的工具房里找到了答案。“平原插秧机一小时插3到5亩,咱这山地得用三轮四行机,田块再小也能原地调头。”母亲将几十年摸索的农机经验揉进稻风里,如今合作社130余台农机列成方阵,无人机在云端绘就播种图谱,履带式收割机在梯田间划出金色弧线,曾经让农民弯酸了腰的“面朝黄土”,正被机械的轰鸣改写为“科技赋能”的注脚。

贵州影像故事(76)|稻浪里的青春注脚

合作社工作人员在使用插秧机插秧

2023年秋收,苏炫畅拉着农业农村局专家在田里做了半个月实验。当他掏出2000元押金拍在桌上,说了一句“亏了算我的!”时,老乡们还在嘀咕,“烂草能变钱?”微生物发酵技术最终让秸秆变成了牛群争抢的饲料。

如今合作社院墙上的“兑换价目表”成了乡村新风景。100斤秸秆=15积分=1袋有机肥或10元现金。龙场镇城南村村民赵友永用两卡车秸秆换回微耕机使用权,笑得眼角堆起田垄的褶皱,“以前烧秸秆怕罚款,现在拉来就能抵租金!”

贵州影像故事(76)|稻浪里的青春注脚

苏炫畅给村民做秸秆原位腐熟技术培训

去年10月贵州大学农学院设示范基地后,秸秆饲料化让养殖成本直降40%,周边养牛规模激增3倍,连冰雹砸坏的玉米秆都被抢购一空——曾经弥漫焚烧烟尘的村落,如今飘着青贮饲料的草木香。

4月28日的贵阳,苏炫畅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发布会上发言。当得知涉农领域补贴高于其他行业,全省2024年已开展创业培训4.3万人次时,他笔记本上迅速记满“马兰花计划”“头雁培训”等关键词。“政策像春雨,正好浇在咱创业的火苗上。”他写下了感悟。今年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大学生创办合作社并实施创业培训,这些利好让他更坚定了“用农机解放农民双手”的初衷。

贵州影像故事(76)|稻浪里的青春注脚

合作社在修文县久长镇清江村的育苗基地

此刻的修文田野,5000亩水稻正抽着新穗,农机在田垄间织就银色的网。像苏炫畅这样的年轻人,把军营淬炼的果敢化作深耕土地的力量,用母亲传授的农机经验嫁接现代科技,让秸秆从焚烧的烟尘变成循环的财富。

那些曾奔向远方的翅膀,终究在故乡的泥土里找到了最动人的飞翔姿态——正如眼前的稻浪,根系深扎黔中大地,穗子却朝着政策暖阳生长,在乡村振兴的田畴上,书写着比谷穗更沉甸的青春诗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刘青 摄影报道

编辑 何涛

二审 李劼

三审 覃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纪录片《岁月未蹉跎》:展现著名作家与贵州的命运交织
...《岁月未蹉跎》海报。关于叶辛叶辛于1969年从上海市到贵州省修文县砂锅寨插队落户,19岁的他从此与贵州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在砂锅寨那个安静的村子,叶辛完成了《高高的苗岭
2024-08-17 18:48:00
政务服务丨修文县:三维发力解锁为民服务新高度
...化改造中,7×24小时自助服务区成为“知行合一”的生动注脚。不动产查询机、税务开票机等终端全天候“待命”,帮办代办模块无缝衔接。针对办事效率、服务规范等突出问题,当地通过“自
2025-07-23 23:14:00
聚焦第33届全国书博会|画册《阳明问道》在水墨丹青中解码阳明心学
...版实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贵州文化自信的生动注脚,也将为“阳明·问道十二境”文化IP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推动阳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5-07-27 16:47:00
修文县举行“传承良知精神·讲好修文故事”大暑文化沙龙
...协文史委、县文联、县工商联主办,修文县书法家协会、贵州红镇源商贸有限公司承办的“传承良知精神·讲好修文故事”大暑文化沙龙在修文县印象阳明文创店举行。本次沙龙由修文县政协副主席
2024-07-26 22:37:00
贵州影像故事(82)|一笑生花
...色原创相声。小小舞台的变迁,藏着文化赋能消费的生动注脚。在贵州“四大文化工程”的春风里,洪方舟眼中的光更亮了——他盼着相声与电商、旅游、餐饮牵起手,让笑声漫过街巷,催开“一段
2025-07-25 23:41:00
李修文:能自己下手,就绝不旁观
...现,让刘丰收上山改变命运;21世纪20年代的李修文站在贵州老三线的钢铁厂,也在追寻着内心的猛虎。个体与个体遥遥相望,个体与时代总是狭路相逢。李修文形容自己的创作是“身经”,能
2024-05-19 20:27: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纪录片天眼新闻首发
...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指导、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出品、贵州茅台公益赞助的纪录片《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在天眼新闻首发,为公众呈上一场文物修复及
2025-06-13 00:26:00
农特产节期间,安慕希联合京东超市奔赴贵州修文助力乡村振兴
...正值农特产购物节高潮期,伊利安慕希联合京东超市奔赴贵州修文,共同开启原产地溯源之旅。以每天8小时的直播,带领消费者沉浸式地了解修文猕猴桃的品质和采摘过程,一起见证安慕希和京东
2023-09-23 14:51:00
贵州寻龙 | 修文龙场:从驿站到悟道之地
...智慧和力量。新一年,新气象。天眼新闻文化频道推出“贵州寻龙”系列报道,欢迎网友和我们一起在贵州大地寻找和邂逅花样繁多的“龙”,挖掘精彩有趣的生龙活虎的故事。有龙则灵!龙年春节
2024-02-07 21:2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湖北咸宁警方通报一男子持械抢劫金店:被抢金饰全部追回,嫌犯抓获
来源:华商网 编辑:王莉文
2025-11-01 08:3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近些年,所谓的“能量石”“保健石”非常受欢迎。有些商家宣称“能量石”可以治病、保平安……小小一颗石头
2025-11-01 08:31:00
“多地女子因网上交友、遭情感诳诱后误入化妆品代理迷局”一事经华商报报道后,已引起多方关注。截至10月31日,四川、广东
2025-11-01 09:02: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10月3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2025“苏超”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5月10日至10月20日
2025-11-01 09:43:00
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
南报网讯(记者王峰)10月31日,2025南京文学书集开幕式暨“书香润校园”全民阅读活动公益捐赠仪式在金陵STYLE浪漫中心举行
2025-11-01 09:45:00
新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 唐山籍作者榜上有名
河北新闻网讯(殷念慈)10月30日,“第十一届冰心散文奖”揭晓,唐山籍作者王树久的散文作品《拥抱栗树》榜上有名,该作品原载于《唐山文学》2024年第4期
2025-11-01 09:49:00
“老校长”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成为社区“金牌”调解员
大皖新闻讯 古稀年岁的叶文祥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变了个模样。从小学校长岗位上退休的他,不爱游山玩水,却偏偏对邻里琐事上了心
2025-11-01 10:03:00
与蓝天有关的故事①——《新西伯利亚高等军事航空学校的年轻学员》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1-01 10:05:00
【“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非遗技艺进校园,文港毛笔传文脉——张公镇社科普及周让毛笔“圈粉”青少年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
2025-11-01 10:06:00
11月1日,十堰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一批网络交易执法领域典型案例。“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活动临近,为规范网络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5-11-01 11:06:00
石家庄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中获佳绩
河北新闻网讯(文晶晶、马文涛)近日,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落下帷幕
2025-11-01 11:17:00
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 文化交流会在西安成功举办
为深入探寻客家文化根脉,促进地域文化交流互鉴,服务文化强国战略,2025年10月31日下午,“客从何来——陕西与客家的历史渊源”文化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2025-11-01 14:21:00
中国网11月1日讯 据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消息,在境外学习、工作或者旅居期间,你是否曾遇到过不明身份人员的刻意接近?是否曾被情感拉拢或威逼利诱所困扰
2025-11-01 14:50:00
一座“冷门”城市,因为中国年轻人的分享走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日前,纪录片《寻找杜塞尔多夫》举办中国、德国首映会。这部纪录片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
2025-11-01 15:4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雨彤)10月31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浙江绍兴开幕。本届阳明心学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
2025-11-01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