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两会声音)郑喆轩谈公众考古: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2-25 16: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2月25日电 (记者 岳依桐)“从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对外开放修复室,公众都能与真实的文保工作‘亲密接触’。”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强化公众考古是考古事业发展的新方向之一,应在考古工作全过程进行文化阐释利用,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今年35岁的郑喆轩一直从事旧石器时代考古。作为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的发掘工作执行领队,他带领团队探索早期人类征服青藏高原的历史进程,持续推进四川地区旧石器考古工作,已取得系列新突破。

全国两会在即,公众考古如何在新时代发挥更大作用,是这位“新代表”所关心的话题之一。在他看来,考古早已不仅是埋首田间地头和实验室、成果只见诸学术报告的单一流程。新时代考古工作者也承担着讲好中国历史文化故事的责任,要通过公众考古让考古成果不再“深藏”于学术报告中,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近年来公众考古的观念日渐火爆。2022年4月,中国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明确提出,积极推动考古成果挖掘、整理、阐释、转化,讲清楚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郑喆轩看来,公众考古的一个关键词是“互动”:公众与历史的互动,以及公众与考古工作的互动。公众深度参与考古工作全流程,才能更生动、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从而引发思考。“这种思考本身,就是历史活化的体现,也是文化认同的基础。”

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发掘自启动以来,便频频掀起“考古热”,特色文物“出圈”的同时,发掘现场的实验室、创新建设的发掘方舱及各类考古“黑科技”都备受关注,打破了过去“田野考古就会日晒雨淋”的普遍印象。“这便是成功的公众考古范例。”郑喆轩认为,公众考古在促进历史活化的过程中,也让考古工作本身收获更多理解、关注和支持。

公众考古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对考古工作者的综合素养、业务能力提出更大考验。“和之前相比,为更快、更好地讲述历史文化故事,从调查、发掘、保护到成果阐释利用的考古工作节奏明显加快。”郑喆轩说,如何在严谨求实的基础上实现考古全流程面向公众,如何让公众更有参与感,如何让公众对文化认知更多、认同更深,这些都是目前考古人要研究的新课题。

谈及如何尽可能简明地转换阐释考古成果,郑喆轩认为,在科学可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创新方式方法,例如利用VR、AR、动画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碎片化的考古材料,展现出生动的历史画卷,“还可以与文创、旅游等业态相融合,让历史文化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发生更紧密的联系”。

除努力继续探索公众考古新模式外,郑喆轩还围绕自身专业领域,计划提出推动四川地区及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工作发展、加速三星堆遗址申遗、进一步完善考古工作者激励机制等建议。

“中国考古正迎来‘黄金时代’,随着国家对考古工作等文化领域的重视和引领,年轻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这个曾经小众的行业正源源不断迎来新鲜血液。”郑喆轩说,考古业界愿与社会各界一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5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文明好声音丨川大考古学博士研究生孙唯祎:以网为媒 传承中华文明薪火
...世显学。在孙唯祎看来,网络不仅能展现当今生活,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当前,网络已成为青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如何用网络来承载和传播历史文化?“我开始运营
2024-08-28 22:49:00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张大鹏考古,既是一个行业,也是一门科学。随着时代进步,如何将学术成果为大众所知,让更多人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公
2024-03-21 03:40:00
...需要相应的学科支撑与人才培养。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考古人才奇缺。1952年,北京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考古专业,并与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办四期考古人员短训班,为新中
2023-02-17 22:33:00
两会现场丨“让我们共同努力,讲好新疆故事”
...助理馆员,硕士毕业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主修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孟楠是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读研期间,卓娅和许多同学一样,成了孟楠教授的“迷妹”,“孟老师讲课
2023-03-06 23:31:00
...个雄安考古的最早启动之地。“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希望更多人能够通过历史文化遗存,近距离感受这片土地的滚烫、文脉的厚重和历史的辉煌。”河北省文物考古研
2024-06-10 06:55:00
宁夏一考古队在此地深入挖掘,试图解开历史的谜团,却遭遇了当地村民的激烈阻挠,甚至有队员受到了身体上的攻击。警方介入后,事态有所缓和。官方回应指出,双方可能存在一些误解,而打人者马
2024-05-27 09:51:00
2023年沈阳公众考古活动季启动
...验;“沈阳考古讲堂”广邀国内名家,生动解读华夏大地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沈阳考古课堂”将走进校园、社区、企事业单位,介绍沈阳考古新发现、阐释沈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2023-08-12 08:13:00
重庆开放考古遗产资源 推动让文物活起来
...资源禀赋,坚持保护优先,深挖考古遗产文化价值,传承历史文化时代价值,通过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相融,以“五个创新”为主要做法,使陈列在大地的遗产焕发光彩,
2023-06-10 18:42: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 “未来之城”的千年回响
...彩。 连续性,是文明一脉相承的体现。“雄安新区区域历史文化脉络从近八千年前到现在连绵不断,传承轨迹清晰,尤其战国和汉代的文化遗存最丰富。”雷建红介绍,南阳遗址是雄安分布面积
2024-06-27 07: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萍乡傩文化绽放全国赛场 校企携手斩获国家级荣誉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全国总决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传来捷报——江西省萍乡市傩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江西财经大学22级邹玲源同学领衔的“千面傩韵团队”深度合作
2025-09-09 18:26:00
河北新闻网讯(闫婷婷)近日,元氏县残联携手河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邀请石家庄美年大健康体检管理有限公司,为该县100余位残疾人进行免费体检
2025-09-09 18:29:00
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活动走进西安技师学院
9月9日,由西安市人社局技校服务中心联合市人才中心、就业中心、职介中心、职鉴中心、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政策赋能·匠心筑梦——启航新学期 职引新未来”2025年“人社政策进校园”系列活动在西安技师学院拉开帷幕
2025-09-09 18:30:00
西安市2025年中华慈善日活动启动40支志愿者服务队接受授旗
空巢老人吃饭难,在家无人陪伴,总盼着有人探望,爱心志愿者们建起免费敬老互助餐厅“和乐之家”,让老年人在这个“家”有热饭吃有人聊天
2025-09-09 18:30:00
中新经纬9月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
2025-09-09 18:40:00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徐之的 赵鹏飞 通讯员 焦新民)九月胶东,天高云淡,海风轻拂。彩旗与浪花共舞,笑语伴鸥鸣齐飞。9月8日到9月9日
2025-09-09 18:41:00
齐鲁大地上,超过1400万家民营经营主体正以创新为帆、实干为桨,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作为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
2025-09-09 18:46:00
在金秋送爽的开学季,山东省公安厅、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切实做好秋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5-09-09 18:46:00
互动人数超1200万!这堂“开学第一课”你看了吗?
大河网讯 “看着屏幕里的实验,我手心都攥出了汗,这堂安全课比课本上的内容更让人印象深刻!”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一小学五年级一位蒋同学在观看河南省中小学“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特别节目后说道
2025-09-09 18:46:00
大河网讯(记者 赵汉青)9月8日起,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州大学2025级国际学生陆续到校报到注册。据悉,2025年秋季学期
2025-09-09 18:47:00
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开展金融服务进社区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尚青龙为深入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恒丰银行青岛分行崂山支行党支部紧扣崂山区“欢乐四季 魅力青岛”2025广场周周演活动部署
2025-09-09 18:47:00
全民国防教育,是筑牢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基石。然而,当前部分地区的国防教育仍停留在“拉横幅、发传单、听报告”的传统模式,创新性较差
2025-09-09 18:47: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实习生 孙雨彤 通讯员 刘文研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行政审批服务系统有关工作和2025年第一批政务服务基层典型案例
2025-09-09 18:47:00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值此全民国防教育月,重温这一深刻警示,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应对风险挑战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
2025-09-09 18:47:00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名言历久弥新。全国科普月的开展,不仅是集中的科学传播活动,更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理性思维、助力社会进步的基础性工程
2025-09-09 18: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