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推动遥感监测“弯道超车”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07 07:4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智能设备成识别生态破坏问题好帮手

推动遥感监测“弯道超车”

◆本报记者周亚楠

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内违规开发建设、围湖占湖、毁林建房、矿山开采……随着生态环境监管数智化技术日益发展,如今,发现这些生态破坏行为变得不再困难重重,主动、高效、准确、智能成为侦破技术的关键词。

“当人为活动逾越了生态保护红线,出现各类破坏自然生态行为时,利用眼前这台机器,便可快速识别出来。”手指着一台类似电脑主机的“黑箱子”,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以下简称卫星中心)监管中心陆域红线监管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蔡明勇向记者介绍,这台机器便是重要生态空间人为活动智能监测一体化终端设备(以下简称智能终端)。

生态破坏监管主动作为,及时、高效、准确发现问题线索

记者点开智能终端工作界面,可以看到精细化样本生产与样本库、AI模型自主训练与模型库、人为干扰活动识别、智能交互解译4个模块。

“只需将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监测区域前后两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输入智能终端,内置智能模型算法,便可自动识别出监测范围内新增或规模扩大的人为活动信息。”蔡明勇表示,这为区域生态破坏问题分析、研判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前,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遥感主动发现由国家发起,卫星中心依托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定期识别疑似生态破坏问题并将线索下发给地方,线索经地方核查反馈后,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会牵头组织部属技术支撑单位、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有关单位、专家综合各种信息、资料进行会商、研判,确认生态破坏问题清单,进入后续整改、销号阶段。”蔡明勇详细介绍了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工作的具体流程。

“如今,借助智能终端力量,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以及督察、执法等监管人员,可自主、及时监测,发现辖区内生态破坏问题线索,并及早干预、处理,不用被动等待问题清单,大幅提升了生态环境监管效率。”蔡明勇说。

卫星中心首席科学家高吉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23年,是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破坏问题进入“高频次、常态化、全覆盖”监管的开局之年。而卫星中心持续推动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业务化应用,开展并完成了全国首次生态保护红线疑似生态破坏问题线索遥感监测以及3轮的“双月”常态化监测。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建设与使用,使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驶入了“快车道”。“自2022年底起,我们就将智能终端的核心算法集成到了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优化了生态保护红线遥感监测监管技术体系。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发现生态保护红线疑似生态破坏问题近2000个,已实地核实认定问题225个。”蔡明勇告诉记者。

可以说,有了智能终端的算法支撑,平台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实现了“弯道超车”。新技术能更有效地支撑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生态保护修复监管等重点业务工作。

发掘应用潜力,持续优化让“智能终端”更普适

当前,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划定并发布。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

“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需要制定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规则来严格监管。”《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活动,其他区域严格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前提下,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仅允许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

为解决传统生态环境监管工作中纯人工作业效率低、平台开发工程量大、系统部署及操作复杂、使用灵活性差等瓶颈,在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重要生态空间人类干扰活动智能识别技术与应用研究”等研究基础上,结合地方监管平台建设经验,智能终端应运而生。

高精度、全方位、短周期,这是新时期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的目标。智能终端的设计研发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大幅提升了生态环境部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以及生态破坏问题发现能力。

“智能终端具有地表变化自动检测、典型地物目标智能识别等功能,实现了高精度自动变化检测与目标识别算法、智能交互编辑工具以及人为活动监测核心业务逻辑的有机融合,支持用户根据不同业务场景需要,持续开展模型优化升级,提高模型检测、识别精度。”蔡明勇补充道。

当前,智能终端主要聚焦于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的监管。但智能终端的应用潜力并不局限于此。蔡明勇告诉记者,“只要是地表变化自动检测、典型地物目标智能识别相关的业务需求,智能终端均能通过样本、模型的定制和训练进行适配,进而支撑自然资源、水利、执法等多个行业领域。”

蔡明勇表示:“未来,智能终端将在业务应用过程中持续优化,为提升生态破坏问题主动发现能力、支撑生态环境监督监测工作提供更有力支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上看、地上核 “河南一号”卫星影像数据产品有这些智慧应用
...产品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支撑了自然资源日常变更调查、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与成效评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管、矿山综合整治、增减挂钩项目审批、基础测绘更新和城市空间监测等重点工作的
2023-08-10 11:08:00
...新闻讯 现在起至8月10日,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就《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环境监督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集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
2023-07-19 21:47:00
牢牢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绿色家园)
...华社记者 姜 帆摄守护官厅水库一泓清水,怀来严格实行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设好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官厅水库的生态保护红线绝不能碰。”怀来县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我
2023-06-22 10:13:00
江苏3个生态质量监测站入选第一批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
...域生态质量监督监测,侧重于太湖流域生物多样性、生态遥感、水质、空气、土壤等各生态环境要素的长期定点观测、研究。江苏常州平原水网站(湿地)位于太湖水源涵养区,依托滆湖生态观测试
2023-11-25 20:58:00
...设,卫星遥感技术和产品已在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救灾、生态保护修复、应对气候变化、保障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多场景服务中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保障作用。同时,依托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和省级高
2023-01-13 09:46:00
...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方案》明确,要持续夯实秦岭生态保护基础,加快推进秦巴山区自然资源遥感监测平台建设,积极构建空天地网于一体的遥感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变化情况。要严
2023-05-09 08:57:00
2023年自然资源卫星图片执法全面启动
...特别是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新增非农建设行为;突出生态保护,重点打击生态保护红线内违法违规采矿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确保能源资源安全,重点打击违法开采稀土等战略性矿种行为。记
2023-02-24 16:38:00
...更调查的图斑成果为底图,与优于1米分辨率的最新卫星遥感影像叠加对比,实现对耕地实时、实际用途的动态跟踪。【同期】自然资源部第四地形测量队技术质量管理科负责人 王刚有一些(图斑
2023-08-23 12:53:00
...态空间管控区域监督管理评估工作,对全市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管控区开展遥感监测,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开发建设活动。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项目准入管理,联合市自然资源
2024-04-29 12:5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