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钢铁骨骼”助力茶农登山 无人机忙着送饭运茶
每日商报讯 “钢铁骨骼”助力茶农登山、无人机“空投”午饭……昨天,西湖区留下街道东穆坞村的茶园迎来了西湖龙井的零星开采。今年,茶园里来了不少“新员工”。
“登山的时候明显感觉轻松多了,一抬腿就有股力在推着往上走!”65岁的茶农章建明第一次穿戴上了髋部助行外骨骼设备,他告诉记者,采茶可是个辛苦活,茶农们需要频繁上下山,一天得来回好几趟,体力消耗很大,“以前上山一趟要休息好几次,现在有了这副‘钢铁骨骼’,一口气就能走到山顶。”
杭州智元研究院智慧助力助行事业部负责人任敬伟介绍,这款髋部助行外骨骼设备会依据用户的身高、体重和步态特征自动校准输出助力力矩,实时解析用户运动意图,并据此动态匹配个性化助力方案,使髋关节的抬腿动作变得自然而流畅。“茶农穿戴上设备之后,通过为髋部肌肉提供助力,有效减轻了行走和登山时的肌肉能量消耗,让茶农们在采茶过程中更加轻松自如。”
除了髋部助行外骨骼设备,无人机也在茶园里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运输能手”。
在山下,茶农邵陈亮正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只见无人机底部绑着一根结实的麻绳,麻绳另一头系着一个竹筐,里面盛了几份盒饭。
起飞几分钟后,山上的茶农们便拿到了热腾腾的午饭,并将采摘好的新叶放入竹筐中。无人机返回落地时,竹筐里已经装满了新鲜茶叶。据介绍,无人机一次可以负重120斤。
“采茶工上下山送茶、回家吃饭至少得要1小时,如果用无人机上山为茶农送饭,再把采摘好的茶叶运送下来,一个来回只需要5分钟,大大提高了采摘效率。”留下街道东穆坞村工作人员章慧敏介绍。
而对于年龄较大的茶农来说,无人机的使用更是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以前上下山吃饭、送茶都很吃力,有了无人机就方便多了,我们也能更专注于采茶和制茶工作。”茶农们感慨道。
“接下来,我们会进一步统筹资源,增大科技赋能的力度,推进茶产业融合提质、赋能增收,让共富新茶香飘得更远、更久。”留下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9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