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一个山区小镇的“逆袭”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0-10 03:5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一个山区小镇的“逆袭”

一个山区小镇的“逆袭”

岚皋县官元镇龙板营村第一书记李岩松(左)与镇干部在田间查看水稻成熟情况(资料照片)。 本报通讯员 陈延安摄

本报记者 张斌峰 通讯员 陈延安 田定凤

8月30日,岚皋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合发出一份令人意外的通报,表彰官元镇在全县率先完成农村集体经济“培强扶壮”工作任务。通报指出,截至8月29日,官元镇6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吉安社区集体经济收益达55.85万元;全镇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之所以让许多人感到意外,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官元镇的深刻印象——官元镇是岚皋县最偏远的镇,到县城需要翻越两座大山,甚至还要出入紫阳县境内一段。一遇到下雪天或大的洪涝灾害,这里就成了“孤岛”;交通设施落后,境内没有柏油马路;资金缺乏,经济体量小,很多工作都在全县垫底。

抓住行动之源

9月27日一大早,吉安社区居民柯玉宝就拿出手机浏览“学习强国”。“我已经习惯了每天看‘学习强国’,了解时事,学点政策法规和经济知识。”柯玉宝说。

柯玉宝今年61岁,是一名老党员,非常热心公益,社区玩的采莲船、狮子都是他一手制作的。他还积极参加镇上组织的喜庆锣鼓培训表演。

学以致用,今年,柯玉宝在自家的8亩地种上了玉米、土豆、大豆,又租种了别人家的2亩地。“党和政府重视粮食问题,我就想着力所能及抓好落实。”柯玉宝说。

今年以来,官元镇抓住思想这个行动之源,通过铸魂行动、固本行动、清风行动,营造了全镇上下同力干事创业的氛围。

“乡村要振兴,产业先发展。产业要加速,科技最关键。科技要崛起,人才是重点。要想都轻松,少点份子钱。卫生打扫好,陋室出景观。勤俭持家久,和顺万万年……”官元镇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党的政策理论内容编成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快板词等,通过将其制作成标语、编排成节目、印制成传单等方式向群众宣传。

与此同时,通过教育、引导、扶持、表彰,官元镇激励广大党员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助推镇村干部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带动人民群众不等、不靠,通过勤劳增收致富。

落实关键之点

“再有半个月,这些稻谷就能收割了。”9月1日,龙板营村第一书记李岩松站在稻田边说。

龙板营村今年共种植水稻100亩。其中,村集体种植15亩,村民种植84亩,驻村工作队种植“实践田”1亩,预计总产量在3.5万公斤左右。

为打造绿色、生态、有机、富硒稻米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扩大群众增收空间,今年春季,龙板营村精心挑选适合当地的谷种,用本村猪场的猪粪当肥料,让干部与群众一起下田育苗、插秧、拔草,实行全过程生态种植。

“虽然产量要少一点,但价格高。”李岩松说,预计仅此一项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加上六口工业园区、村里“三古逸境”景区的收益等,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20万元。

在官元镇,龙板营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并不耀眼。

吉安社区党支部书记侯少华介绍,明年,吉安社区的300亩猕猴桃就正式挂果了,加上套种的大豆、阳荷姜,以及村集体退耕还林补助、社区工厂租金等,集体经济有可能达到100万元。

今年以来,官元镇着力落实增收这个关键之点,推出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的“出彩行动”,以各村区域优势明显、生产效益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稻米和魔芋等产业为载体,通过逐村规划、逐园实施、逐户覆盖,实现每村至少发展2个主导产业或园区、每户发展1个至2个增收项目、户均年产业增收3000元的目标。

据统计,官元镇今年共种植连片水稻800亩,新增林下魔芋700亩,新建标准化茶园500亩,改造和管护老茶园1300余亩。

扬起为民之帆

“这是网格员汤兴义给我代办的。”9月25日,二郎村村民彭世茂拿着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说,由于母亲病重,自己无法外出,汤兴义得知情况后就联系镇干部帮自己在网上进行了申报。第二天,他就拿到了执照。

今年以来,岚皋县率先在全市将98项条件成熟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下放到镇级、30项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权限下沉到村级。官元镇党委、政府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开展帮办、代办和上门办服务,将之前办事要跑50多公里的“难与累”变成“零距离”的“暖与安”。

服务是为民之帆。今年,官元镇大力推行以便民服务和矛盾纠纷调解为重点的“结网行动”,实行“人在格中去、事在网上办”,织牢服务民事民生网。截至8月,全镇共上门开展高龄生存认证、证照办理等服务120人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32起。

“通过创新开展‘党建兴镇’五项行动,党员干部作风实了、工作勤了,人民群众觉悟高了、心气顺了,产业发展势头旺了、效益好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党建红色引擎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官元镇党委书记孟祥志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提三争”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业优势,依托硕冠、硕园两个婚宴综合体,打造“喜文化小镇”。同时,为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喜文化小镇”将周围东孙村的中式馒头、官道村的糕点等特色产品纳入消费
2023-10-14 02:33:00
甘肃榆中:“富贵之花”变身“富民之花”
...,村人均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范家营村位于和平镇南部山区,部分土地是干旱梯田,种植其他作物效益较低,为了让土地“增值”,该村因地制宜,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自2008年开始种
2024-05-13 19:51:00
潍坊诸城殷玉宝:种粮“蹚”出新路子
...6月14日,潍坊诸城市百尺河镇窝乐子村网格党支部书记殷玉宝见到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合作社小麦实现了丰产丰收。窝乐子村位于诸城市最东北部,与胶州、高密两地接壤交界,地处偏僻,属
2025-06-16 11:40:00
...14日电 据“清风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北京市房山区纪委监委对房山区大石窝镇镇江营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丁术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丁术明身为中
2024-10-14 15:18:00
5年驻村路 情洒魏家堡
...情洒魏家堡——记互助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第一书记孙玉宝西海全媒体记者 吕锦武“作为一名经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驻村5年的第一书记,我有过坎坷,有过委屈,但面对魏家堡村的喜人变化
2023-06-26 04:45:00
...地的发展产业方向和可行性,我拜访了北京市水务局、房山区规划局等部门,最终确定了林下经济的产业发展方向。之后,我又邀请农业公司、琉璃河镇林场到村考察,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此外,
2025-03-25 09:05:00
夯实发展之基,绘就宜居画卷
...代渔业、新闸稻蟹混作、市供销社为农服务中心、博物馆小镇、新闸楝湖小镇等项目建设,在临菏路南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打造近悦远来的都市农业基地。石桥镇三强高效农业示范园项
2024-03-21 06:56:00
人报甘头条  |  甘肃榆中县:多渠道发展壮大牡丹产业
...也是让村民增收的好“丰”景。范家营村位于和平镇南部山区,部分土地是干旱梯田,种植其他作物效益较低,为了让土地“增值”,村上因地制宜,由村集体领办合作社,自2008年开始种植紫
2024-05-12 17:02:00
叶营村百亩花椒奏响致富“椒”响曲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本报讯 (记者张亚丹)滍阳镇叶营村百余亩花椒迎来丰收季。“今年我们村花椒产业终于迎来丰收,预计能实现收益25万元。”8月20日上午,叶营村党支部书记叶志刚高兴
2023-08-25 01:2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环路史村警务站附近发生车祸,有群众受伤急需处置。”8月19日9时50分,邯郸机场急救站工作人员接到求助电话。不到半分钟
2025-08-22 08:00:00
古县街道:展开一幅宜居宜业的品质新画卷
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总有一块区域链接着历史与未来,古县街道就是这样一处正经历时代变迁的地方。其围绕“提振精气神,建设未来城”总要求
2025-08-22 08:02:00
移风易俗进乡村 文明新风扑面来
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向基层延伸,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山东省招远阜山镇组建由镇干部、村“两委”成员
2025-08-22 08:04:00
三个全国第一,山东潍坊安丘铸就“世界菜篮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小杰 通讯员 郑晖盛夏时节的山东潍坊安丘,再次成为全国农业瞩目的焦点。在凌河街道的汇海生态农场,扫描蔬菜包装上的二维码
2025-08-22 07:56:00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深刻认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2025-08-22 07:58: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诗漾古丝路 文润铁门关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侯淼)8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二届诗词大会决赛举行
2025-08-22 07:58:00
你的声音,河南的未来!“十五五”规划邀您建言献策
大河网讯 未来五年,你期待家乡有哪些发展?河南喊你来“出主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
2025-08-22 06:39:00
新华社记者 高敬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四五”以来,各地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
2025-08-22 07:13:00
阳光“生金” 零碳“淌银”
浦口区星甸街道九华村,4500亩生态茶园美如画卷。市民从赭洛山一跃而“飞”,借助滑翔伞游览九华村生态美景。九华村家家户户屋顶上装满了深蓝色的光伏板
2025-08-22 07:39:00
燕子矶新城地标 城市综合体项目亮相
8月21日,南京燕子矶新城燕江新城站城市综合体项目外立面亮相,现代流线型设计与多功能复合形态引发市民期待。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
2025-08-22 07:39:00
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
会跨陡坡上台阶,市公安局参与研发的排爆机器狗红了南京“钢铁警犬”,首秀助阵“苏超”“苏超”安检中投用的警用机器狗。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彪 摄南报网讯(通讯员赵阳记者张彪)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何钢)近日,第八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包括南京江宁横溪街道横山村上庄等5个村落在内的70个村落入选。记者昨天从省住建厅了解到
2025-08-22 07:40:00
南京112所驾校、3100余辆教练车完成终端升级上车刷脸记学时,课时达标才约考南报网讯(记者吴春霞)暑假期间,南京市驾培市场也迎来考驾照高峰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田诗雨清晨的瑞金里REPARK,24小时健身房里已有了周边老人锻炼的身影;夜幕低垂,街区中庭的多彩活动丰富着周边居民的生活
2025-08-22 07:41:00
大众网记者 李敏 孙瑛娜 通讯员 邱杨 焦聪 德州报道
2025-08-22 0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