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水上救援机器人+5G无人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助力抢险救援
海南:运用先进技术,建好海上“生命方舟”
□本报记者 陈炜森 代龙超
5G无人机紧急升空飞向“落水者”位置,实时向指挥室传回“落水者”情况。指挥室根据传回的现场信息,第一时间派出执勤民警赶赴岸边,启动水上救援机器人即智能水域救生快艇,快速救助“落水者”并将其带回岸边……
11月16日,一场海上救援演练在海南省海口市公安局水上海岸派出所执勤码头举行。
2022年以来,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利用5G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救援遇险人员和渔船30余次,找回救助走失、遇险等人员40余名;引进警用5G无人机250余架,135人考取无人机驾驶证;组织开展信息化平台岸线防护圈项目技能应用培训300余场次。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5G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等先进科技在救援任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水上海岸派出所所长贺国庆介绍,在应急救援中,5G无人机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等优势,可以完成抛投、照明等任务;水上救援机器人坚固耐用,具备无人驾驶芯片,可由民警在执法艇或岸上,通过遥控使其到达落水者身边,让落水者抓稳并将其带回岸边。目前,这套体系具备对落水者进行搜索、救援并带回岸边的全程救援能力,整个救援过程安全、稳妥、迅速,日渐成为应急救援的“好帮手”。
不久前,海口市公安局红岛海岸派出所、水上海岸派出所接到指令,称在白沙门公园附近海域因风浪过大,有2名皮划艇爱好者侧翻落水,但说不清具体位置。接警后,水上海岸派出所执勤民警迅速操控5G无人机飞向事发海域,搜寻落水者,确定具体位置,并实时传回现场画面,为指挥室决策提供了依据,为执法艇、水上救援机器人等提供具体位置指引,极大节省了搜救时间。随后,在水上、红岛海岸派出所等单位的合力救援下,两名落水者脱离危险。因救援及时,落水者的身体并无大碍。
无独有偶,文昌市公安局龙楼海岸派出所近日接到群众报警称,其朋友路某在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走失,且手机打不通,无法联系和确定位置。龙楼海岸派出所接报后,立即派员前往救援。到达事发地点后,他们发现现场没有照明设施,山上也未见任何光源,立即使用带有夜视功能的无人机进行空中搜索,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后,发现被困人员位置。确定好救援路线后,救援人员在5G无人机空中引导下,进入保护区深处寻找被困人员。经过1个多小时的努力,救援人员成功找到被困人员。又是在5G无人机空中引导下,救援人员带着被困人员安全下山。
在帮助寻找漂走丢失渔船等工作中,5G无人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等新兴技术也在大显身手。
11月12日2时许,文昌市公安局铺前海岸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称,其停靠在铺前镇码头的渔船突然不明原因丢失,在码头附近搜寻无果。铺前海岸派出所立即通过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对码头附近海域进行搜寻,同时,调动2支治安巡防队协同,对临近海岸线、各渔船停泊点进行搜索。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他们终于发现并锁定了疑似丢失渔船的海上停留区域。夜间可视范围受限,派出所派出的5G无人机在现场暂时无法确定渔船准确位置以及船体情况。民警随即将相关情况反馈给渔民,并对其进行安抚。天色渐亮,民警再次运用5G无人机对渔船海上停留区域进行搜寻,最终,成功找到渔民丢失的渔船。当看到渔船完好无损靠岸时,渔民十分激动,紧紧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5G无人机、水上救援机器人、北斗卫星定位系统,还有很多智能化装备在应急救援中逐渐运用起来,在提高海岸警察响应速度和救援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救援人员的安全风险。综合应用新兴科技助力救援行动,海南省公安厅海岸警察总队建起了越来越多的海上“生命方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