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以身践行“事父母,能竭其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4 10:2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深化文明创建 弘扬时代新风

以身践行“事父母,能竭其力”

——记市十佳好媳妇张敏

好婆婆·好媳妇风采

■本报记者 梁琨

张敏是曲阜市息陬镇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单位,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履行教师的职责。在家里,她默默恪守着“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

八十多岁的奶奶独自一人在农村老家生活,她便和丈夫商议,冬天供暖时把奶奶接到家里来住,一家四代人生活在一起,虽然有些拥挤,但也其乐融融。婆婆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把奶奶接来后,照顾奶奶的任务就落到了张敏身上。她每个周末帮奶奶洗澡,给奶奶剪头发、剪指甲。每年秋天,奶奶胳膊上、腿上都会长大片大片的红疹,又痛又痒,老人不想麻烦别人便忍受着痛苦。张敏知道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开车拉着老人四处寻医求药。经过两个多月的内服外敷治疗,红疹彻底治愈,年迈的奶奶开心得一个劲儿地夸张敏。春暖花开的时节,回到老家的奶奶每到周末便会搬了凳子坐在大门口等着张敏来看她,老人自己在小院里种的各种青菜会挑最好的给张敏留着。

2013年,婆婆突发脑梗住院,张敏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给婆婆洗脸、洗脚、按摩,扶着婆婆在走廊里来回走动锻炼。婆婆因为生病造成言语不清、行动不便,变得情绪低落、急躁不安,她就耐心陪婆婆聊天,鼓励开导老人。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婆婆的病情逐渐好转。出院以后,为了让婆婆恢复得更好,她又和丈夫开车拉老人去做针灸,做康复锻炼,每天下班以后她陪婆婆在小区里散步。半年以后,婆婆的身体完全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婆婆逢人便说:“多亏了贴心的儿媳妇!”

2017年,常年体弱的公公因心脏不好住院治疗。老人担心自己的病情严重变得情绪低落,拒绝治疗。她开导老人要相信医学,相信医院,鼓励他积极配合大夫治疗。她给公公买爱吃的饭菜、零食,请公公的好友给公公做思想工作,开导公公。老人终于放下思想包袱,没有了思想压力,心情放松了,积极配合治疗,身体恢复得很快,不久便出院了。出院前夕,她又给一向讲究的公公买了一套时髦的衣服,老人穿上新衣走出医院,心情大好。

张敏不仅对家庭认真负责,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不仅所任教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更是资助困难学生朱同学,做她的爱心妈妈。张敏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广泛好评,获得了“济宁市优秀辅导教师”“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张敏的家庭荣获“济宁市最美廉德家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今天,他们牵手了
...福州网友“王庸”:时光悄然流转,竟不知已有许久未与父母牵手,惊觉陪伴父母的时光是如此珍贵。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祖孙:61岁 VS 5岁 网友“知足常乐”供图母女:86岁 V
2024-10-11 21:28:00
好媳妇照顾瘫痪婆婆十二年
...影响四代人隋桂东、魏现洋生育了3个子女,几十年来在父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奶奶张六英也是非常有孝心。大儿子隋红华,岳阳县水利局干部。他住的地方与父母亲、奶奶相距数百米,几乎
2023-09-17 03:04:00
多数姥姥只带娃至3岁,奶奶接手理由充分明智
...姥姥还是奶奶带养前3年,对孩子来说,最理想的情况是父母担任主要的养育角色,而老人仅起辅助作用。因为孩子在六个月后会逐渐与主要养育者建立依赖关系。如果孩子与老人形成了依赖,他们
2024-05-25 13:13:00
老人帮儿子带孩子,只能说“帮”,而不是必须
...等诸多理由,拒绝给儿子带孩子。儿子不明所以,就会跟父母闹别扭,反过来父母也都不傻,到时候恐怕出力不讨好,反而得罪了儿子和儿媳。况且,帮儿子带孩子,又不是父母的义务,儿子、儿媳
2023-05-05 20:28:00
钱可以慢慢赚,错过了孩子的成长一辈子也弥补不回来
...忙带孩子都不如自己带孩子来得好。隔代亲终究替代不了父母在孩子生命中的作用。虽然,现如今的年轻人因为生活不得不让年迈的父母来分担自己养育儿女的责任,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钱可以
2023-06-21 18:51:00
会带娃的婆婆,往往都具有以下3种特征,女人遇到你就偷笑吧
...:小事不计较,大事要沟通,说话要温和!生活中每个做父母的,都想看到自己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只要看到他们心里就会十分高兴,并且觉得很有成就感,可在这个快节奏发展的社会中,为了保
2023-05-18 21:34:00
税苑先锋丨盛彩霞:三十年如一日 用爱与坚守书写不凡大爱
...痪,巨额医疗费拖垮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妻子下岗,父母多病,债务如山……绝望之际,盛彩霞夫妇站了出来。他们帮助同学做了伤残鉴定,联系同学所在单位争取工伤认定,还通过法律途径为
2025-06-23 16:56:00
婆家人品不好,不管他们家条件有多好,姑娘都不能嫁
01在婚姻大事上,姑娘还是要多听听父母的意见的,毕竟父母是过来人,眼光会更准,看得也会更远。不被父母支持和祝福的婚事,还是尽量不要结,父母之所以反对,肯定也是有道理的。生活中,那
2023-08-14 16:43:00
83岁老人的“阳康”经历:曾危及生命,转阴查出肺炎
...。对他们唯一的女儿张敏来说,过去的二十多天很难熬。父母均有不少基础病,叠加新冠病毒感染,使她很焦虑。她感染得早,担心交叉传染会加重父母的病情,因此自己转阴之前,不敢来照看父母
2023-01-16 18:2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聊城市人民医院东昌府院区:科学推进体重管理 以民生健康实践护航“健康中国”
健康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也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超重与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25-09-19 16:38:00
原汁原味烟火人间,桃园海鲜老店里藏着日照“家常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清晨5点,天还未亮透,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50岁的王允民推着一辆小三轮车
2025-09-19 11:33: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马淑然:“元气·形·神”综合治疗筋膜炎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夜诊、周日下午马淑然作为东城中医医院针灸科的特聘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拥有四十余年的中医教学
2025-09-19 10:00:00
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
2025年9月15日-21日是第7个“9·15”中国减盐周,兰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呼吁大家在购买食品时正确认读营养标签
2025-09-18 14:23:00
为什么说女性从“四七”之年起,要格外注重养精补肾?
都说女人过了35岁后,会出现断崖式衰老:皮肤状态开始悄悄下滑,精力也不如从前熬夜后能快速满血复活,甚至偶尔会感到腰膝酸软
2025-09-18 14:30:00
守味传承30年,爆单日产2万斤|罗庄区俞尚·糕师傅清真月饼中秋备产忙
大众网记者 卞旭 临沂报道中秋未至,味先浓。9月16日,在罗庄区盛庄街道花埠圈村俞尚·糕师傅清真食品的净化车间内,空气中早已弥漫着香甜的油香与馥郁的坚果香气
2025-09-18 14:30:00
驻龄宝新品上市:多维度抗衰修护体系获业界权威盛赞
2025年9月,著名细胞生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资深教授王耀发与朗斯国际联合推出的抗衰老新品“驻龄宝”正式亮相
2025-09-18 15:02:00
种植体品牌综合评估:种植牙品牌如何选择?
种植牙作为缺牙患者修复的首选方案,是否能种植成功与种植体品牌的选择密切相关。面对市场上众多品牌,患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2025-09-18 15:06:00
泰安市中医医院针灸三科“浮针派福”义诊活动即将开始
鲁网9月18日讯四季之约,福友齐聚。每年的三月、六月、九月、十二月的第三个周六上午举办春夏秋冬四季“浮针派福”义诊活动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AI课程”惊喜连连
“老师,下节课什么时候上?我今天没抢到位置,站在门口听了半节课!”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开学前两周,“老年教育AI专题培训班”成了学员们最“抢手”的课堂
2025-09-18 16:16:00
乌当区老年大学夜校苗族民歌公益班开课
夜幕刚降,贵阳市乌当区老年大学多功能大厅就飘起清亮的苗歌声,每周五晚上7时至9时的“非遗苗歌夜校”,成了校园里最暖的“夜间风景线”
2025-09-18 16:17:00
远大医药钇90登上国际舞台
在肝癌早期,肿瘤尚小时,因肝细胞无感觉神经,往往仅表现为腹胀、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极易被忽视;一旦进展到中晚期,肿瘤体积过大
2025-09-18 16:18:00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双眼皮术式?厦门美莱双眼皮享福利补贴
双眼皮手术作为医美领域较为成熟的项目之一,早已不是简单的“单眼皮变双眼皮”的技术叠加,而是融合了医学解剖学、美学设计与个性化定制的精细艺术
2025-09-18 16:50:00
青春期也会遭遇雄激素性脱发?大麦脱发医院国贸门诊部王姣姣:早识别早干预是关键
“妈,我的头发怎么掉得越来越多了?” 高中学生钱帅(化名)拿着沾满头发的梳子,一脸焦虑地跑到妈妈面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
2025-09-18 16:51:00
济南耳鼻喉医院:突然听不见?警惕“突发性耳聋”!黄金救治时间只有72小时
济南耳鼻喉医院专家提醒:“早上起来突然一只耳朵听不见了,像塞了棉花,还嗡嗡响……”如果你或身边人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这可能是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
2025-09-18 16: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