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不同的“六一” 相同的快乐
时光深处觅童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六一”记忆。一年又一年,孩子们过节的方式愈发多元、丰富,而那份童真、快乐却没有差别。5月31日,和泽苑社区举办“说出你的童年”活动,邀请不同年龄的居民,分享各自印象最为深刻的儿童节记忆。几代人迥异的儿童节,折射出了时代的变迁。
我的1969年“六一”:
一根冰棍 甜到心里
小学,阎林花是班里的才艺“小达人”。
童年,全家住在徐沟镇武家村。她对1969年的儿童节印象深刻,学校举办演出,她头一次登台。
她参演木偶哑剧《锣鼓震天响,歌声传四方》以及课本剧《龟兔赛跑》。当天,下乡知青专门来到学校,为参加表演的同学化妆。演出很成功,木偶哑剧还被选中,登上了徐沟公社大舞台。
放学后,她攥着妈妈在儿童节“特批”的1毛钱,和几名小伙伴跑到徐沟电影院看了场电影,又到照相馆,拍了照。照片上,身穿演出服的她,笑靥如花。
“那天挺热,水壶早空了,演出完很渴。”阎林花笑眯眯地说,很多同学跑到校门口买冰棍。她已经计划好,要去看电影、拍照,花2分钱买冰棍,会“超支”。她看着别人吃,表情羡慕,有下乡知青瞧见,买了一根送她。
62岁的阎林花仍记得那天咬下冰棍的感觉,冰凉爽滑,甜到心里。在她看来,这是自己童年的味道。
我的1974年“六一”:
玩具不多 快乐不少
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上,5岁的佟中彬戴着一顶“雷锋帽”,站姿笔直,像个军人。这张照片是佟中彬5岁时,在儿童节当天所拍。
哥哥当兵后,成了他心中的偶像。1974年“六一”早上,佟中彬对着镜子敬军礼,俨然一名小军人。父亲看到,笑着说:“你也想当兵啊?可惜太小。走,今天儿童节,带你‘过把瘾’。”父子俩去了照相馆,告诉摄影师要拍“军人照”。没有军帽,就拿“雷锋帽”代替,也有模有样。佟中彬站在“天安门广场”的幕布前,模仿哥哥,一脸严肃地看着镜头。
拍完照片,佟中彬感觉自己长大了。回到家,迫不及待地喊来小伙伴,每个人手里拿一根木棍当“枪”,玩起了“打仗”游戏。
时光荏苒,55岁的佟中彬,如今看到那张老照片,脑海瞬间浮现童年的画面。他说:“那时候没啥玩具,但不缺快乐。”
我的1988年“六一”:
塑料凉鞋 独有印记
1988年6月1日,太原水泥制管厂子弟小学的操场上,一名圆脸小姑娘站在中央,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当天,学校欢庆“六一”,7岁的路亚琼平时作文写得好,因此被老师选定,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说一说自己的理想。听说女儿要演讲,家人都很高兴,妈妈把校服、红领巾洗净熨烫平整,姐姐给她做了个发型。
那时学校规模很小,所有人加起来不超过40个人,可她心里依然紧张。一页纸的内容,早已背得滚瓜烂熟,读起来却串了行。磕磕绊绊读完,她如释重负。
下午,父母带着她和姐姐去迎泽公园西侧的少年宫。那里有几面“哈哈镜”,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变高或变胖,她们捧腹大笑。晚上,妈妈送她和姐姐各一双新买的塑料凉鞋,姐妹俩高兴许久,舍不得穿。
路亚琼笑着说:“这种塑料凉鞋实惠易清洗,几乎每个‘80后’都穿过,也成了我们这代人独有的童年印记。”
我的1996年“六一”:
旋转木马 美好回忆
“你们这代人,生活条件好,打小生活在‘蜜罐’里。”小时候,闫晓丹常听见父母这样说。
家里有一张拍摄于1996年6月1日的照片。画面中,她身穿民族服装,非常开心。妈妈告诉她:“那一年你5岁,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们欢度儿童节。你跳了一支新疆舞,舍不得换掉演出服,还拍了照。”
当天离开幼儿园,父母带着她去逛儿童公园(现文瀛公园)、动物园,疯玩大半天。坐着儿童公园的旋转木马,当音乐响起,在起伏、旋转中,她感觉自己快飞起来了。
作为“90后”,闫晓丹的童年更加无忧无虑,每次过“六一”,都与过年一样开心。
我的2004年“六一”:
首次登台 站在“C位”
相比前几代人,“90后”的童年,“色调”更加丰富多彩。1998年出生的李娜,忘不了6岁那年的儿童节。那一年,在众多目光的注视下,她站到了童年的“C位”上。
在她的记忆里,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每逢“六一”,都会举办文艺汇演。老师要提前挑选会才艺的学生,及早准备。2004年的儿童节,恰逢汾机幼儿园成立50周年,格外热闹。她第一次站到舞蹈队列最中心的位置。涂上腮红,点上眉心,她的心里美滋滋。
她和小伙伴们穿着统一的黄裙子,跳起了《兔子舞》。观看的老师、家长报以热烈掌声。她看到,妈妈坐在下面,笑容满面。
长大后,李娜所经历的远比童年更加精彩,不过,当年上台跳舞的情景,仍不时萦绕于心,成了最难忘的回忆。
我的2017年“六一”:
看完表演 爱上跳舞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当军人、当演员、当科学家……生于2012年的李高玉函,梦想是当一名舞蹈家。这个念头,源自5岁那年。
幼儿园的“庆六一”表演上,有老师跳舞。老师柔美的舞姿,伴着动听的音乐,瞬间打动了李高玉函。她看得入迷,不自觉跟着手舞足蹈起来。回家后,她让妈妈报个舞蹈班,一脸认真地说:“老师说,舞蹈能带给别人快乐。我长大后,想当一名舞蹈家。”妈妈听了,爽快答应。尽管孩子尚未长大,但看得出,她正努力朝着梦想去努力。时常,妈妈会鼓励她:“好孩子,加油吧,未来可期。”
又是一年“六一”国际儿童节,不仅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大人们对童年的一次回眸。在这个充满童真的日子里,祝愿小朋友节日快乐,健康平安成长。
记 者 李涛
通讯员 李海燕 文/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