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冰雪奇缘》上映的时期,是女性主义电影崛起的时期。
在舆论方面,许多知名的影评人,发现席卷世界的好莱坞电影存在着隐形的性别歧视。各大专业影评网站评选的TOP系列,鲜有电影可以通过贝克德尔测试。
贝克德尔是一个漫画家,贝克德尔测试由三个简单的问题构成:
1、这部电影中是否有一个以上的角色是女性并且有台词?2、如果是,这些女性角色,女性与女性之间在电影中是否交谈过?3、如果交谈了,有没有跟她们共同的心上人无关的谈话内容?
(备注:这里提到的女性角色,指的是戏份比较重的女性角色。)
即便著名的迪士尼的公主电影,也未必可以通过这个测试。
而这个发现和欧美一度提倡的“平等”价值观,大相径庭。
而有些电影公司开始助力与这一现象的改变,如皮克斯。最近还推出了《青春变形记》,将故事的重心放在女性身上。
而也是那一时期,女性主义也得到了政治力量的助力,希拉里准备进军美国总统。
诞生于这种背景之下,《冰雪奇缘》变成了一部引领女性时代潮流的电影,同时也变成了一部典型的反迪士尼公主套路的电影。
电影随处可见女性意识的觉醒。
即便经典的迪士尼公主电影,男性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没有一段载歌载舞的公主王子之间的桥段,那么你甚至看不出这是迪士尼公主电影。
甚至,迪士尼曾经的公主电影自己也在吐槽,
“判断一个女性是否是公主,最重要的标志是否爱上一个王子或者被一个王子爱上。”
而充斥于《冰雪奇缘》的却是处处彰显女性的担当与力量。
无论是勇敢独立的安娜独立承担爱莎暴走的后果,还是爱莎那句经典的语录,
你不能和一个刚认识的男人就结婚。
即便在爱莎独自走在苍穹下的雪坡上,孑然一人,她也会潇洒地丢掉手套,引吭高歌,
“不再做一个听话的女孩”。
这句话仿佛对所有的迪士尼公主,发出振聋发聩的独立宣言。
除了在电影的立意和价值观独树一帜外,电影的情节设置也深谙“反迪士尼公主电影的套路”。
仿佛它在呼应大众的心声,一个老套的电影模式大家也应该看烂了么,来尝尝反转么。
一,反【公主和王子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转【公主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即便牡鹿王子(被塑造成为一个爱和牡鹿睡觉,不介意和牡鹿交换唾液的“脏汉”形象)和安娜的爱情最终开花结果,然而,这条感情线却毫无疑问地降低为支线。
并且这个桥段很巧妙地运用在了剧情的反转场景中。
当风雪呼啸着大地,克里斯托夫终于在斯特的“劝告下”,始获内心的真爱,他急转方向冲向安娜,当所有的观众屏息等待公主和王子的轻吻。安娜却同样调转方向,义无反顾地扑向了砍向爱莎的利刃,终化作了一个冰雕美人。
二、反【王子对公主说我爱你】转【公主对公主说我爱你】
电影给我一种感觉,当女性高举起她们互助的大旗,仿佛男性在电影中显得十分多余。
安娜最终和克里斯托弗拥吻在一起(还是安娜主动的)的桥段设计让我感觉这只是导演为了回应曾经传统电影公众的一点边角料的奖励。
我们的内心被安娜和爱莎的爱与纠葛强烈地占据着。我们才发现,原来强烈的情绪和在女女同性之间如此地澎湃。
当电影最后,爱莎用热泪融化了安娜,安娜从冰冻中复活
她们低语着迪士尼只有王子对受伤公主的经典台词
【我爱你】
而这一设定,不仅很好地呼应了女权,甚至用了一种巧妙的方式来歌颂女女之间的爱情。
但凡,要是加点她们不是有血缘关系的桥段,那么雪宝就立马变成了她们爱的结晶。
勇敢,刚强的安娜和温柔知性的爱莎,真的,真的非常好嗑cp。
三,反【女主必须戏份最广】转【女主也可以深度更深】,反【只有王子可以拯救公主】转【公主也可以拯救公主】
电影采用双女主的搭配,然后在处理上却有所侧重,所有的观众都感觉安娜是女主,因为她勇敢,活泼,甚至有些搞笑。
然而,在深层次,爱莎却才是那个更具悲剧特色,更具命运沉重感的那一个,艾莎的沉重与深刻一度让电影得到了沉淀与升华。
她独自面对长公主必须成为女王的身份枷锁。
她独自面对着自身禀赋带给她的困扰与恐惧。
她独自面对着对安娜的误会与姐妹情的割离。
她甚至可能面对着自身带给父母的压力与死亡。
即便爱莎的戏份似乎并不多,然而,角色自身的矛盾纠葛却牵扯着观众的心。
从电影矛盾-解开的角度看电影,那么电影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
矛盾的产生,爱莎因为对魔法的失控和女王的身份选择远离曾经的亲密姐妹之情,将自己和城堡进行压抑和隔离。
矛盾的解除,安娜对爱莎的逼问,让她逃离城堡和人群,远离了身份的桎梏和姐妹关系,让她得以喘口气,这部分的通过爱莎的一曲高歌来缓解矛盾的解开。
第二部分:
矛盾的产生,爱莎冰冻了阿伦戴尔和安娜无法如同爱莎般活的离群索居。安娜选择逃避和保护的方式来处理与安娜的姐妹情,她通过割裂亲情的方式来斩断命运的桎梏以及对安娜的保护。而安娜选择通过正视和合作的态度来解决她们之间的关系,同时肩负起解冻阿伦戴尔的重任。
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夹杂着浓厚的姐妹情谊将矛盾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这个时候,在爱莎的冰冻城堡中,两个姐妹也是同样用一首歌来相互对抗,一个曲调悲伤,一个曲调高亢,一个离群索居,一个兴趣盎然,一个拼命地要拉进彼此的距离,我们一起面对困境,一个远远地推开你,因为我要保护你,我不想伤害你。不同的曲调调和在一起,迸发出矛盾的激烈碰撞和情感的纠缠回绕。
这次的矛盾是多层次的,直到最后,矛盾在爱莎得知爱娜死后,进入了高潮。
此时狂风大作,映照着爱莎的心绪。强烈的情绪宣泄让爱莎彻底迷失,在权利纵横的刀剑下,一个真正的悲剧将成为定局。
矛盾的解除:
安娜拖着日渐冰冻的身体,拒绝了克里斯托弗的吻,毅然决然地向着爱莎身后的死亡走去,那一秒,冰冻的死亡包裹着安娜的身体,也同时为她们挡住利剑,爱莎被迫面对着自己内心最深的恐惧,安娜的死亡,趴在安娜的身上痛哭不已。奇迹发生,热泪融化了安娜,安娜复活了。公主没有借助于王子的吻复活了,而是通过公主之间的互助中,复活了。
品一品,是不是不需要男人?
刹那间,爱莎明晰了控制魔法的钥匙,她不再压抑自己,不再压抑自己的爱,而是用一种坦荡的大爱方式控制了魔法。
城堡解冻,矛盾解除,姐妹相亲。
在这种沉重与轻松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在矛盾不断加深和最终在高潮处豁然开朗的柳暗花明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也紧跟随爱莎身肩上的沉重与轻松,随着剧情的矛盾冲突与解除矛盾的快感而息息流转。
这么看来,冰雪奇缘真的是一部引领女性时代潮流的电影,一部典型的反迪士尼公主套路的电影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2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