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时评
F1中国站20年,曾经的问询已有了答案
□青年报评论员陈宏
4月21日,F1中国大奖赛正赛开始前,当满脸笑容的周冠宇走过上海国际赛车场发车区的赛道,对着主看台的观众们挥手致意时,我很是恍惚。F1来中国竟然已经20周年了?已经是步入“弱冠之年”的“小伙子”了?
2003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进入青年报体育部工作,领导大手一挥,说“F1要来了,以后就你跑,你先去认个路”。于是,报社一辆依维柯采访车拉着我,从东湖路颠簸了俩小时,穿越嘉定的黄渡等无数尘土飞扬的道路工地,来到了另一片大工地。
接待我的是久事负责赛车场建设的一位老哥,人称小毛总。小毛总人很好,拉着我登上一个高高的小土坡说,“这就是未来的发车区赛道了,下面都是高科技,现在要填土压一压它。”我闭上眼睛使劲想象,当然,只在电视里看过F1转播的我,实在也无法想象出,舒马赫未来会如何走在这还长着狗尾巴草的烂泥地上。
后来我又在他们的带领下,从主看台的施工电梯吭哧吭哧上到了几十米高的空中新闻中心所在的大“梭子”——新闻中心和国际汽联办公区域,是上赛场后来的标志之一,被我独家命名为“金梭”和“银梭”。“梭子”彼时还在“胚胎”阶段,我同样想象不出,未来这里会如何人声鼎沸,全世界名流会如何在这里昂首阔步。
当时我的摄影搭档,对戴着墨镜站在空中的我拍了一张特写,镜片上是主看台的倒影。后来他告诉我说,这张照片被很多媒体和机构选用,让他赚了不少稿费。确实,对包括我这样的很多普通人来说,F1,一切都是新鲜的模样。因为无法预料,所以全是展望。
F1带来的热闹,是切切实实的,正赛一天十几万的大人流很壮观,到处能偶遇各界明星的兴奋,甚至后来都能“变质”到麻木。可热闹又怎么够呢?那个时候,我们做F1中国大奖赛的报道,除了常规的赛事新闻,最喜欢故作深沉地设置一些问题,来凸显我们的深刻和焦急。比如我们会问“F1中国站承办费太贵了,首期7年之后还会续约吗”,会问“F1来中国,会让中国观众爱上自己的赛车吗”,会问“上海7年7位车手拿冠军,没有一个相同,车迷们很满足,但什么时候才会有我们自己的车手来承载这份爱”。
悠长的时光,让当年意气风发的一些上海F1知名人士,都长出了深深的眼袋和斑驳的白发,也让前面的问题都陆续有了答案,只有关于车手的设问,一直悬而未决。这么多年中,中国车手跟F1有一些瓜葛的,程丛夫、董荷斌、马青骅,都曾有过“接近F1”的传闻,但也都没能熬出来。全球仅20席的超级车手宝座,从20年前就说“在向中国招手”,最后我们发现这些宝座更像“招财猫”多一些。
可是,就如黄浦江的江水一直在奔涌向前,上赛场的引擎轰鸣声不停,可能性就不会终止。就像20年前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当年的车手阵容中,在20年后“头哥”阿隆索还能“硕果仅存”呢?以及20年前那个在主看台上看他比赛,从而沸腾了赛车热血的5岁小孩,当年又怎会意识到,自己还能成为中国赛车界追问了20年的问题的答案,与偶像“头哥”并肩站在了上赛场的观众前呢?
弱冠之年,意味着人生的分水岭,曾有的期盼都已实现,曾想要的未来,已来。周冠宇之后,中国的赛车也有了新的提问。作为赛车运动金字塔尖的F1,我们的人要进,车是不是也要进?产业是不是也要进?这些都是属于而立、不惑的问题,但我们应该不至于再茫然无措,不至于再只靠幻想,因为我们知道,一直走,总归有答案。
□青年报评论员陈宏
4月21日,F1中国大奖赛正赛开始前,当满脸笑容的周冠宇走过上海国际赛车场发车区的赛道,对着主看台的观众们挥手致意时,我很是恍惚。F1来中国竟然已经20周年了?已经是步入“弱冠之年”的“小伙子”了?
2003年夏天,我大学毕业进入青年报体育部工作,领导大手一挥,说“F1要来了,以后就你跑,你先去认个路”。于是,报社一辆依维柯采访车拉着我,从东湖路颠簸了俩小时,穿越嘉定的黄渡等无数尘土飞扬的道路工地,来到了另一片大工地。
接待我的是久事负责赛车场建设的一位老哥,人称小毛总。小毛总人很好,拉着我登上一个高高的小土坡说,“这就是未来的发车区赛道了,下面都是高科技,现在要填土压一压它。”我闭上眼睛使劲想象,当然,只在电视里看过F1转播的我,实在也无法想象出,舒马赫未来会如何走在这还长着狗尾巴草的烂泥地上。
后来我又在他们的带领下,从主看台的施工电梯吭哧吭哧上到了几十米高的空中新闻中心所在的大“梭子”——新闻中心和国际汽联办公区域,是上赛场后来的标志之一,被我独家命名为“金梭”和“银梭”。“梭子”彼时还在“胚胎”阶段,我同样想象不出,未来这里会如何人声鼎沸,全世界名流会如何在这里昂首阔步。
当时我的摄影搭档,对戴着墨镜站在空中的我拍了一张特写,镜片上是主看台的倒影。后来他告诉我说,这张照片被很多媒体和机构选用,让他赚了不少稿费。确实,对包括我这样的很多普通人来说,F1,一切都是新鲜的模样。因为无法预料,所以全是展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2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