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昆明日报
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单位印发的家校社三年行动方案发布
小县城试水育人大计划
欢快的音乐响起,禄劝县翠华镇中心学校的孩子身着民族服装,跳着彝族舞、苗族舞、傣族舞……台下的家长热情欢呼,跟着节拍挥动双手。这一刻,家长成为观众,给孩子捧场加油。
这是近日翠华镇中心学校举行的“用心浇灌,向阳而行”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活动。当天,200余位少数民族家长代表受邀走进中心学校校园,聆听百年校史,同上一堂课、同听一个讲座,一起体验特色课程,见证家长学校揭牌,共同践行《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三年提质行动方案》。
学校主导 家庭尽责
坐落于禄劝县城东北的翠华镇中心学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目前,全校下设1所幼儿园和4所小学,住校生占比96%,少数民族学生占比61.4%。
从2017年开始,中心学校坚持全员家访,并详细记录家访信息。2023年10月21日是周六,和平小学四年级班主任杨本会跟随学生张勋来到离校30公里的家中,“孩子周末是怎么安排的?”“在家里,你对孩子有哪些要求?”……杨本会与张勋妈妈潘美福交流着,从每日作息、风土人情到教育观念、家校联系,乃至村社的重视程度,在拉家常中就了解了个大概。
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李自文介绍,全校共有1201名小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儿童。102位教职工利用周末,每学期都坚持家访,了解孩子们的家庭情况、生活环境,跟监护人交流教育方面的一些想法等。“家长难免会担心孩子住校期间的生活自理、同学关系等,我们就在家访中介绍学校的整体情况,回应家长关心的问题,并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具体指导。”李自文说,通过家访,摸清了很多家庭的具体情况。
综合考虑了学生实际,学校在上学期开展了周末陪伴。由党员带头,每个周末安排4位到6位老师,带学生洗澡、洗衣物、整理内务、看电影、做游戏、辅导作业等。为了让学生安心在校,学校同时做好宿管和食堂等后勤保障,让孩子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周末。
同时,学校根据本地民族特色,聘请专业人员,优化课后服务,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主题活动上,家长观看了特色课表演,和孩子一起在食堂共进晚餐。六(2)班张秀梅的爸爸张圣荣说:“过了这么多年,能再度回味学生时代,十分难忘。我们一定和学校配合好,好好教育孩子,珍惜美好生活。”
政府统筹 部门联动
除了学校家访,禄劝县教育体育局、民政局、财政局、妇联以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等,也会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正是有了前期探索和积极行动,2023年12月22日,禄劝县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三年提质行动启动仪式在翠华镇中心学校举行。这标志着全省首个以县域为单位印发的家校社三年行动计划,已经从方案走向试点。
其实,早在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后,禄劝县教育体育局就开始起草落实方案。充分征求多个部门意见,历时3个月,禄劝县制定了协同育人三年提质行动方案,成立了禄劝县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杨正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津华担任组长,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体妇联统筹,部门联动,村(社区)、校(园)全面覆盖,家长全员参与”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管理体系。
禄劝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吴明新介绍,通过翠华镇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试点,县级职能部门逐级指导,在推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争取各乡镇(街道)全面开花。同时,禄劝县将组建县、乡、村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和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服务团队,锻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家庭教育师资队伍。
除建设家长学校外,禄劝县推动中小学校、幼儿园创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示范校(园),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系统培训,还将开展“家长节”活动,丰富协同育人内容。到2025年,禄劝县将形成更加完善的部门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
记者张丽亚 蔡晓磊报道
相关新闻
西二幼
邀宝爸宝妈当“老师”
本报讯 记者杨官荣报道 1月3日,昆明市西山区第二幼儿园中(3)班李彦锦的妈妈陈黎,受邀走进幼儿园并走上讲台,给全班小朋友上了一堂生动的沉浮科学实验课。
“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有的物体会沉到水里?”陈黎提出的问题,让小朋友们一下子进入思考之中。随后,陈黎拿出两个鸡蛋,让小朋友们检查鸡蛋的真假,请小朋友们猜猜鸡蛋分别放到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会发生什么?
看到鸡蛋一个浮着、一个沉到水底,小朋友们开始找原因。有的猜可能是一个放得轻、一个放得重,有的怀疑在放之前是不是在水里施了魔法,有的觉得容器中的水不同。这时,陈黎在鸡蛋沉了底的水中撒入“魔法粉”,鸡蛋慢慢浮了起来。小朋友们见证着这一“神奇的时刻”,好奇又激动,兴奋地问陈黎撒进水里的是什么?陈黎让小朋友上前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大家惊奇地发现魔术的秘密,原来让鸡蛋漂浮起来的“魔法粉”是食盐。
活动不仅激发了小朋友们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石头会下沉、泡沫会漂浮等科学原理。
陈黎在某生物科技公司工作,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当“老师”,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交流和经验共享的机会。西二幼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让家长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今后幼儿园将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邀请更多家长走进教室,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09: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