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遇见追光人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25 01: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遇见追光人

——我的帮扶对象蓝野针

她的眼睛/长在她的心上/长在心上的眼睛/总是能看见光明和梦想/她用这些梦想装扮着她的王国/她的王国阳光普照/春暖花开。

这就是蓝野针,一个双目失明,却坚强乐观,灵魂散发着香气的女子,没有让失明压垮,而是以笔为灯驱散心中阴霾,用文字的光芒重新点亮人生路。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活成了孩子心中最好的母亲,活成了读者们赞佩的作者!

蓝野针是我的帮扶对象,但直到2019年8月,我们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见面。正值暑期,我独自一人前往她家。大门紧闭着,没有任何光线能穿透这扇厚重的铁门,我以为与往常一样没人在家。于是,我转身便去了她公婆家,她公婆家就在隔壁。他们告诉我,蓝野针在家,只是眼睛不方便,很少出门,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

跟着她婆婆敲响蓝野针家大门,听到我们叫她,她便带着两个孩子从楼上缓缓走下来,一手扶着楼梯,另一只手牵着孩子,一步一步朝我走来。家里几乎没有多余的摆设,一眼望去,每一个角落都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没有一点颓败的痕迹。蓝野针“见”到我,很客气地向我招呼。两个孩子在母亲的示意下,也很有礼貌地跟我问好,然后热情地搬来椅子请我坐下,娴熟中带着一股超乎同龄人的懂事。

见到她的第一眼,我被深深地触动了,她没有我想象的颓废不堪,干净整洁的打扮、端庄的举止几乎让我忽略了眼前的她是个盲人。交谈间,她把失明的厄运向我诉说。虽然此前已从她公婆的口中知晓,但再次听到,一片阴郁笼罩心头。我感到心情沉重,仿佛难以承受生命里那份疼痛的重量。5年前,她因为眼底病变,双目失明。2018年6月,在深圳的最后一次复查,让所有的希望都化为泡影,从此,她的世界由色彩斑斓变成无边的黑暗。在那个跌入谷底的深渊里,她经历了怎样痛苦地挣扎,承受了多少撕心裂肺的哀嚎,今天才能将这段锥心的厄运如此轻描淡写。

我是前两年被分配到她家做帮扶工作,那时,她还跟爱人一起在广东务工。为了让儿子和媳妇安心在外工作,尽快弥补建房的外债,老人主动扛起了照看孩子的重担。可厄运专找苦命人,债还未还清,眼底病变让她的余生永远只能在黑暗里度过。医治眼睛的十几万元外债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几乎要将这个摇摇欲坠的家庭击垮。终于,善良的蓝野针不敢再流泪,也不忍再给丈夫沉甸甸的双肩添加任何的负担。

面对命运的多变,任何安慰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为她解决实际困难。

2019年9月,几经周折,他们家低保终于申请下来了,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除了在物质上竭尽全力帮她争取一些微薄的照顾外,其他的我都无能为力。补贴的数目虽然不多,于她已是莫大的恩惠,至少能使她感受到社会未曾将她抛弃,成为她黑暗中的一缕阳光。

2019年10月,我再一次到访。看到蓝野针坐在门口与两个孩子聊天门微微敞开,阳光抚过她的脸庞轻轻洒进屋内。知道是我来,她跟两个孩子立刻起身迎接,还叫孩子给我倒水、递水果……我小心翼翼地从孩子手中接过来,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水中有温度,杯中有温情,她身处黑暗,依然心向慈悲。

2020年4月,我又来到她家。“韦老师,我们又领到低保了。”她一遍又一遍地念叨着,快乐洋溢眉梢。低保,意味着她和孩子的生活在短时间内能够得到基本保障。对我,她千恩万谢,那份朴实让我忐忑。因为这是国家政策的关怀,我们只是尽到了宣传的义务。

其间,她还让我帮忙留意周边合适的工作,迫切地希望能学习一项技能养家糊口,和丈夫共同支撑这个他们为之拼命奋斗的港湾。

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让我对这位既坚强又善良的女子心生敬佩。从跌倒到站起来,以如此顽强的姿态,她到底经受了多少残酷的折磨。

在做帮扶工作的这两年里,我将她家婆零零星星的讲述拼凑起来,轻而易举就连缀出一个在黑暗中淬炼的故事。那些我虽未亲见,却完全能够想象的艰难画面,闭上眼睛,便会时不时地在脑海中闪现。

那一年,她31岁,人生最灿烂的年华,她与丈夫共同筑建的爱巢已有了雏形,希望的火苗在她的生命里蔓延。然而,命运却无情地为她更改了航道,在那无尽的黑暗里留给她一个未知的世界。痛苦、绝望、迷茫、无助……所有的一切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牢牢笼罩其中。

在最初看不见的那几个月,是她人生最黑暗的时刻。因为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连崩溃的时间都没有,遵从了家人认为最好的安排,回到农村照看两个孩子。在闭塞的农村,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让她彻底绝望。在几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孩子,她不想跟任何人说话。她的世界随着最后那一道光的消失而紧紧关闭了。公公和婆婆默默接过她肩上的重担,在地里起早贪黑劳作,回家细心照料她和孩子的日常。

孩子的懂事和公婆的疼爱将她慢慢唤醒,对孩子和家人的那份歉疚和责任慢慢支撑着她迈出了脚步。她开始学着照顾自己和家人,买菜、做饭、洗衣、整理,甚至连走路都要反复地去练习。这些近乎本能的琐事成了她眼前的大山,难以跨越,每一个小小的失误都足以让她崩溃大哭,此时的她既敏感又脆弱。

2020年10月,在她家,我听到不一样的声音,那是手机在播放着一些教育故事。原来,蓝野针开始听书了,她安静又专注。我暗暗替她高兴,也许这些故事,会让她慢慢敞开心门,重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为她后来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这一次,她跟我认真地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说村里的教育资源比较匮乏,想让孩子走出山区,到县城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很震惊,她虽然失明,但目光长远。同时,我也忐忑,县城的消费无疑会加重他们的负担。最终,我还是被她的坚定给打动,同时也坚信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未来才有希望。于是,和先生商量,帮助她把孩子送到了先生所在的小学就读。我反复叮嘱先生,在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让孩子享受政策上的照顾。

孩子到县城读书的这几年,或许没有谁能真正感受到她的艰难。她需要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件事,身边没有一个能帮助她的人。她需要调整心态面对一切,努力做好一个合格的妈妈,努力让自己一点一点进步。

孩子上学了,那个十几平方米的出租屋就只剩她一个人。只有一台老旧电脑、一个键盘陪伴着她。出租屋尽管狭窄,但却是她的自由天地,因为她可以在这里听书和写作。

每天做完家务后,就是她的听书时间。听书的内容有很多:名著、网络小说、散文、故事,以及有关教育等方面的读物。或许听书的时候,她才能飞到云端,穿越小溪或田野之上,心中一片生机,从而暂时忘却烦恼和痛苦,多了希望和憧憬。

也就是在这方寸之地,她用键盘敲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故事《遇见文字,遇见希望,一位盲人妈妈的成长之路》。第一篇自己真正意义上的文章。她用文字将黑夜撕开了一道口子,在看不见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我把她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鼓励,也得到了平台的肯定和应有的报酬。她给我打来了电话,言语间满是激动和欣喜,我仿佛看到了电话那头的她,脸上扬起自信的笑容。

很多人都惊叹于一个盲人怎么写作,而且还能写得如此精彩,只有我深知她这一路走来的坎坎坷坷。

她初次尝试写作,其实是受微头条的诱惑,可以赚钱,门槛也不高,我觉得比较适合她。可真正接触之后才知道,哪有那么简单。因为内容不好没有流量,写了几个月,也没赚到几个钱。她迫切地需要一个指导老师,但老师们觉得她是盲人,无从下手。难道盲人真的不适合写作?可是,她又不甘愿放弃,于是在怀疑中继续坚持着摸索着。其间,还要应对各种家庭琐事,以及黑暗带来的各种情绪,无孔不入地钻进生活的每一个缝隙,她也曾无数次地哭泣和绝望,想放弃。但想想两个可爱懂事的孩子,还有肩上的重负,她又咬牙坚持了下来。

最让她煎熬的还是打字。打字,鼠标对她来说就是摆设,所有的操作都要依靠键盘,她不得不把键盘上的按键和组合一个不漏地背下来,再一个字一个字地去敲击练习。

后来,她在互联网上知道了读屏软件,那是专为盲人或视力有障碍的人设计的屏幕朗读软件,是一种可以帮助盲人上网的工具,可以进行查找和处理文件,对网页进行导航浏览、编辑和收发电子邮件等。于是,她在手机和电脑端都安装了读屏软件。但这个软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文字同音字比较多,很容易用错同音字。因此,文章写完要逐个检查,是否有错别字,这需要极其专注地听,听得出来的可以直接改。还有一种方法就比较麻烦,要按住要检查的字,然后查找这个字的组词来确认是否用对。比起技巧,更需要耐力。

她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从2023年的4月开始的,从模仿别人的人物稿入手,可依旧写不出来。后来,只能拿别人的人物稿,在电脑上一句句跟着打字,整整一个月,才抄了4篇稿子。5月,她开始仿写人物稿,一个月就仿写了两篇。6月,终于有个老师愿意帮她改稿,让她成功地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稿费,虽然不多,却足以让她满足。

我想,在她身上,命运之神拿走了太多属于她的东西,也许心生恻隐,又从那些让人窒息的捆缚中撕开缝隙,递过来一点点希望。7月,蓝野针写下了自己的真实故事。网友的高度赞许给了她巨大的鼓励,让她更加坚定走文学创作之路。

文章《一个人的盲人英雄》经“凤山文学”微信公众号一推出, 一石激起千层浪,她的励志故事引起了众多文友、媒体的关注,《河池日报》后来公开发表了此文。

一路走来,蓝野针说,是我的支持和帮助让她走出了阴霾。其实,是蓝野针与命运抗争的顽强姿态深深感染了我,让我在面对人生坎坷时学会了勇敢和坚强。

方寸之大的出租屋是她梦开始的地方。追着光的蓝野针在黑暗里敲下的每个字符,都是腾起的希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盲人女写手
...车上,沉默了整整两个小时。“野针,我们得坚强,为了孩子们。”丈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沉重而坚定。她知道,丈夫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债务的压力像座大山压着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凤山县
2024-03-15 03:26:00
盲人歌手刘赛:倒贴2套房嫁河南农村,丈夫愿把自己的眼睛换给她
...始慢慢陷入“黑暗”,起先父母还没太在意,只觉得是小孩子顽皮,模仿盲人,但随着时间长了,父母终于发现了不对劲,慌忙带着刘赛去医院检查,刘家父母才知道,刘赛患上了先天性眼疾,这种
2023-01-19 14:41:00
...边,但要去陌生的城市生活,需要特别照顾,她不想成为孩子们的负担,决定来这里生活。和普通养老院不同,盲人的生活习惯特殊,有无数的细节需要被考虑。即便是最简单的走路,对盲人来讲也
2025-02-10 10:51:00
全国自强模范|王秀敏:从黑暗中崛起的“光明使者”
...来:“妻子和我一起创业,现在是诊所的技术骨干,三个孩子都知道爸爸妈妈靠手艺吃饭。”妻子肖永梅补充道:“我们给孩子的观念是要依靠自己,有需要,我们会帮助,但不能依赖。”在王秀敏
2025-05-29 03:25:00
...这一年的6月22日,我住院开刀。虽然住院前已妥善安排好孩子们的训练内容和进度,但病床上的我,心里总牵挂着他们。在我的再三恳求下,手术后第五天,妻子开车陪我到学校看望学生。一出
2023-09-19 01:15:00
这部短剧黑马,我不容许你错过!
...美娟的出现,为艾琳的生活打开了突破口。后来为了找到孩子,艾琳不得不继续装瞎与丈夫周旋。而丈夫这时已经起了疑心,怀疑艾琳复明。而艾琳的复明的秘密,却被一个叫罗美娟的陌生女人所掌
2024-05-20 10:00:00
30个视障者的故事!贞丰这场影像展用“温度”穿越黑暗
...把这些影像及体验设施送至贞丰县偏远乡镇的中小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种子,以期他们未来能为推动“残健融合”社会更加美好贡献力量。为推动“进山”共益共创计划持续运营,贞丰古城“珉谷
2024-05-18 17:22:00
我的外公是盲人
...几个名字凑起来,甚至可以拼出一个故事来。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尽管那时在乡下,多少有些重男轻女的现象,但在身体有缺陷的他看来,女儿也是极其珍贵的。他为女儿取了一个名字,彩珍。
2023-02-19 07:04:00
亚残运会发布宣传片 《追梦》透过黑暗看见光
...油鼓劲。在“飞飞”的引领和感召下,从事田径、游泳、盲人门球项目的三位残疾运动员受到鼓舞,共同为体育梦想拼搏,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最终战胜自我。片子展现了残疾运动员群体坚韧
2023-07-14 22:5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微视频丨汛期施工工地突出抓好“九个必须”
汛期施工工地突出抓好“九个必须”
2025-08-14 15:15:00
广西女孩合肥摆摊月入过万: 有读研梦,靠卖螺蛳粉赚学费
大皖新闻讯 “太好吃了,我下雨天都来吃。”夜幕降临,小雨淅沥,一家名为“柳州地道螺蛳粉”的摊位前挤满了前来购买螺蛳粉的食客
2025-08-14 18:27:00
果然寻亲|广西女孩32年寻亲终归家,母亲和妹妹仍杳无音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静 刘志坤 实习生 孙悦8月14日,黄凤如回广西贵港覃塘区认亲,找回了自己真正的名字黄海芳,也找回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2025-08-14 20:25:00
绿洲时评丨不要让暑假变成孩子的“第三学期”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暑假,本应是蝉鸣悠长、阳光透亮,孩子自由探索世界的假期。然而,许多孩子却被推入了“第三学期”,补习班与兴趣班塞满日程
2025-08-14 07:35:00
“背靠背+面对面” 执行法官温情化解抚养费纠纷
“你不给钱,凭什么让你看望孩子!“你不让我看孩子,我凭什么给钱!”近日,蛟河市人民法院执行局女法官赵伟琳,巧妙化解一起抚养费纠纷
2025-08-13 12:53:00
驴友十八重溪摔伤 48名志愿者彻夜将其救出
8月10日,一名驴友在闽侯十八重溪腹地摔伤,福建山地救援队出动48名志愿者彻夜将其救出。
2025-08-13 13:45:00
18岁准大学生疑遭诈骗失联 当地警方介入
大皖新闻讯 “11号晚上6点,孩子打电话说被诈骗了,之后就关机失联了,至今未归。”8月13日,四川射洪市杨女士称,她18岁的儿子疑似遭遇诈骗
2025-08-13 14:36:00
“男子因鸡蛋被吃掉抱怨致妻子崩溃摔碗”引发关注 妇联最新回应:未接到女方求助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段四川男子因鸡蛋被侄儿吃掉抱怨致妻子崩溃摔碗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持续引发关注。事后,女方开直播称已离开四川
2025-08-13 14:39:00
池州男子十年前意外失忆瘫痪 坚强母亲将其从头再养一遍 医生:简直是奇迹
大皖新闻讯 2015年,一场意外让池州男孩程斌遭受严重脑外伤,在昏迷2个多月后,醒来的程斌丧失了全部记忆并全身瘫痪。此后
2025-08-13 16:58:00
【天眼问法】儿子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被老母亲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赡养父母本是法律赋予子女的不可推卸责任,儿子签了赡养协议却赖账,母亲看病钱都要不到。近日,贵阳市息烽县一名老母亲在息烽县人民检察院支持下
2025-08-13 21:13:00
老人受伤住院 顾不上俩幼童 好邻居主动救急
妈妈独自照看两个幼童,本就忙碌,来帮忙的婆婆又不慎摔伤住院,更是分身乏术。得知情况后,同住一栋楼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伸出援手
2025-08-13 22:55:00
回响丨义立天地
何为“义”?是流淌在人间街巷的不灭血脉是危难时刻千万双无畏伸出的手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却在危难瞬间用血肉之躯筑起“义立天地”的丰碑点击视频看这份穿越千年光阴的赤诚在今日的山河依然灼
2025-08-12 15:17:00
青春实践派|“十元茶馆”:贵州“避暑茶”里的甜美爱情
“在最美的年华遇见你,是我们前世种下的花朵。你为我花开,我为你花落……”夏日的贵州,推开窗便是满眼绿意,凉风习习。在贵阳市南明区青云市集
2025-08-12 15:31:00
带妈妈照片进考场的男孩收到录取通知书 父亲:孩子带着通知书去妈妈墓前告慰
大皖新闻讯 今年高考期间,江西上饶一名男孩带着妈妈的遗照进考场参加考试,考试结束后他直奔妈妈的墓前悼念,感动了很多人。8月12日
2025-08-12 18:23:00
安徽“玉米阿姨”跳海救人后续:有了固定摊位,开直播遭遇“黑粉”攻击
大皖新闻讯 7月7日,在山东青岛,一名女生不慎坠海。危急关头,在附近摆摊卖玉米的57岁安徽女子刘玉荣奋不顾身,跳海施救
2025-08-12 2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