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2 10:44:00 来源:戏说三国

相比起唐宋等朝代,魏晋南北朝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直都是比较陌生的。这个自三国以后因政局混乱而产生的时期,总体而言还是显得相当混乱和黑暗的,我们现在也不太愿意去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毕竟这段时期有的只是混沌而没有什么精彩。虽然这个时期大家了解不多,但是相信北魏孝文帝大家都是听说过的。孝文帝在自己33岁的时候就不幸离世,不过鉴于他五岁就当上皇帝这件事情,他在位的年代还是比较长的。孝文帝统治下的北魏,也算是在这时期少有的比较文明的朝代了。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在孝文帝的统治之下,北魏对于门阀士族对于社会的控制进行了打破,同时还利用均田制改革来让普通的老百姓过得更好,也让社会的总体经济累积的更多。孝文帝也相当重视国内的民生和稳定,积极推行民族融合政策,他的这些做法都有助于中国的发展。

孝文帝的皇后

我们上面也提到过孝文帝在自己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登基了,这个时候的他当然不懂事,所以国家的治理也就落在了冯太后的手中。冯太后作为一个相当具有政治能力的女性,她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帮助孝文帝来完成他的改革,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冯太后也并不是完全的大公无私,她也当然希望自己的家族能够持续繁荣下去。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目的,冯太后也就把自己的侄女给送进了宫中侍奉孝文帝,并且还不止送了一个侄女。其中有一个侄女名字叫做冯润,她按照辈分来说还比孝文帝大一辈,不过鉴于北魏统治阶层都是鲜卑族,所以他们也并不是很在乎这个事情。在冯润进入宫中以后,因为其本身姿色较好,所以孝文帝也相当喜欢她。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冯润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而冯太后看她也没什么利用价值,就把她送出了宫当尼姑,毕竟冯太后又不只是送了这一个侄女,她不是很在乎这一个人。等到后来冯太后去世以后,孝文帝也就立了冯润的妹妹冯清当自己的皇后,而孝文帝后来又废了冯清的位,并且将冯润给接回了皇宫当中。等到冯润回来以后,孝文帝更是对她宠爱有加,甚至只和她一个人在一起。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冯润的经历

可能是看到皇帝这么在乎自己,冯润的性格变得越发恃宠若娇,做的事情也越来越过分。有一次孝文帝在外带兵打仗,她却和在宫中的那个假太监高菩萨还有一些侍卫厮混在了一起。这件事情当然瞒不住,孝文帝的妹妹找了个机会告诉了还在前线的孝文帝这件事情,孝文帝顿时感到十分震惊,甚至直接从前线回到了皇宫,并且处死了所有和冯润通奸的人。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不过即使这样,孝文帝也并没有处罚冯润,甚至还继续保留了她皇后的这个头衔。孝文帝不在乎这件事吗?当然不可能。后来在孝文帝临死的时候,他拒绝让后宫当中的嫔妃为自己陪葬,并且将她们全部给放回民间。不过冯润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孝文帝唯独要求她来为自己陪葬,而后来的冯润也只能吞下毒药来为他陪葬了。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按照这件事情来看,冯润实在是不太值。假如说她能够稍微克制一下自己的私欲,等到孝文帝死去以后自己就可以当太后了。按照北魏那个时期的传统来看,太后可是拥有非常大的权力的,哪怕是自己在养海量的男宠都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她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也根本怪不得别人,还是因为她自身的性格实在是过于嚣张。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不过有些人还是觉得有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孝文帝真的因为冯润和其他人通奸的这件事情而记恨她的话,孝文帝应该早早就将她处死才对,为什么要把她留着给自己陪葬呢?留下这样一个跟其他人通过奸的人和自己殉葬,孝文帝的心里难道不觉得有一些别扭吗?不过根据考察,孝文帝下诏让冯润陪葬,冯润也没有乖乖就范,是被人强灌毒药的。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实际的情况

孝文帝的其他宗室子弟们除了给冯润强行灌毒药这件事以外,还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共同商量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即使孝文帝不要求冯润陪葬,他们也会选择将冯润杀掉,而他们之所以要杀掉冯润,理由则是“哪怕这个女人没有出过轨,也不能让她当政,否则冯润绝对会把我们这一辈人全部杀掉!”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这些人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想法,还是离不开北魏当时的政治生态的。北魏的统治阶层是鲜卑族,相比起主体民族汉族,他们还是保留一定的原始习俗,尤其是跟母系氏族有关的那种习俗,所以北魏时期后宫干政的事情常有发生。这个事情对于北魏来说相当难处理,所以后来北魏也就立下了一个传统,那就是“立子杀母”,为的就是防止后宫干政。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不过总体来看的话,虽然说北魏从开创的时侯就已经贯彻了这样一个传统了,但是后宫干政的事情还是常有发生。纵观中国的所有朝代当中,北魏发生的垂帘听政事件是最多的,而北魏也确实有非常多的太后都和以前的冯太后一样都掌握了实际的权力。不过总体来看的话,能够混的和冯太后一样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结语

在孝文帝33岁死去的时候,他的儿子年龄也还非常小,如果他自己不让冯润为自己陪葬的话,那么冯润这个政治野心极大的女人肯定会成为下一个冯太后,而北魏的也就成为了后宫干政的受害者。

孝文帝临死前放走所有嫔妃,却唯独让皇后陪葬是为何?

所以综上所看,孝文帝之所以选择让冯润给自己陪葬,并不是因为他对之前被戴了绿帽子这件事情而心有芥蒂,而是因为他想让自己的后代能够稳稳的把皇位坐稳,由此可见,孝文帝这个人还是比较有远见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2 1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文帝临终前,让妃嫔出宫改嫁,为何赐死皇后冯润
499年,孝文帝奄奄一息,下诏让三品以下的妃嫔出宫改嫁,选择好人家,却赐死幽皇后冯润。孝文帝并非无情,他对皇后仁至义尽,但皇后不知感恩。孝文帝,北魏雄才大略的帝王,没有孝文帝改革
2024-07-12 16:54:00
冯妙莲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创新,鲜卑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得到了全方面发展,尤其是对民族融合有杰出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功在千古的一代明君,最终却因被最爱的女人戴了绿帽子而活活
2023-07-23 20:30:00
聊聊真实历史上三个进入后宫的假太监
...孩子一个也没有保住。第二个假宦官名叫高菩萨,是北魏孝文帝的皇后男宠。可怜的皇帝在外厉兵木马,积极推动鲜卑和各个民族文化的融合,却被自家皇后戴了绿帽子。话说这个皇后有时候很精明
2023-06-30 14:06:00
北魏“子立母死”制度是什么意思
...自抚养当时被选中的下一任统治者拓跋宏,也就是后来的孝文帝。孝文帝的母亲在“子立母死”制度下被杀害了,冯太后掌握政权的最大对手已经被除去,在孝文帝登基之后,她凭借抚养皇上的身份
2023-07-26 22:28:00
她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乱权不乱政,被称为千古一后
...便将其毒害,而后冯太后辅佐皇孙拓跋宏登基。拓跋宏(孝文帝)和先帝拓跋弘有所不同,他十分依赖冯太后,不仅事事都听从冯太后的旨意,朝中大小事务皆由冯太后拍案决定,冯太后当真与寻常
2023-01-02 16:31:00
孝文帝遗令皇后殉葬,皇后不肯自杀,如何处理
...天在朝堂上听大臣们聒噪,就是在后宫看嫔妃争斗。北魏孝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颇高,在位时堪称政绩斐然,然而这么一个古代明君,却被自己的皇后戴了顶“绿帽子”。后宫争斗胜利的“冯皇后”
2024-10-16 12:52:00
北魏冯太后传奇的一生,皇帝驾崩时曾跳入火中想自杀
...太后,传位太子。”太子拓跋宏即位,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献文帝则做了太上皇,这一年,献文帝只有18岁。承明元年(476年)六月,朝廷宣布戒严,京师气氛紧张,皇宫之中更是戒备
2023-04-21 07:40:00
孝文帝治国有丰功伟绩,却被自己的爱妻活活气死
...中涌现了许多颇有改革精神的帝王,其中北魏鲜卑族皇帝孝文帝拓跋宏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的改革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速了北魏社会的封建化过程,推动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2023-03-03 20:57:00
冯润因病出宫静养3年,回去后发现皇后之位已不属于她
...期,太师冯熙的女儿当时在太皇太后的推荐下被嫁给北魏孝文帝,因为长得十分漂亮,而且情商特别高,所以孝文帝特别喜欢冯润,很快就把她提到了皇后的位置。可惜红颜薄命,刚出嫁没几年,冯
2023-02-26 22:1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