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20:53:00 来源:戏说三国

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不一,有人认为是仁义之君,有人认为他是残暴之君。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宋襄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接下来我们来揭秘一下。

“仁”的地方

春秋战乱频繁,所以也被人称为“春秋无义战”。可是,身为当事人的宋襄公却反其道而行。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公元前643年,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去世,中原出现了短暂的权力真空。这时候,宋襄公就蠢蠢欲动了,他对春秋霸主这个位置垂涎欲滴。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宋襄公认为自己有责任和能力,继任中原霸主,以此来保护盟国,对抗强大的楚国。于是,他开始经营,模仿齐桓公,也搞起了“合诸侯,匡天下”的一套。

那楚国肯定不会买宋襄公的账。明争暗斗的结果演化为。宋楚之间的泓水之战。泓水之战,宋国惨败,宋襄公自己也身受重伤,一年后不治身亡。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泓水之战分析

泓水之战,宋军本来是占据主动的,宋军以逸待劳,地形又有优势,作战的时机又有利于宋军。按照这发展趋势,宋军有可能打败楚军的,可偏偏宋襄公要打正义之战,要让楚军输得心服口服。

宋襄公要求军队,要充分彰显王者之师的气概,因此在作战的时候,还下了这样的命令。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第一,敌军没有完全过河的时候,不可以主动出击。

第二,敌军即使过了河,在没有布好阵势之前,不可以出击。

第三,不能够居高临下或背靠山坡利用地形取胜。

第四,敌军士兵受伤后,马上要停止攻击;

第五,看到有白头发的老兵,不要伤害。

宋襄公下的这些命令,称之为符合“古法”。因此,宋军毫无疑问地输给了楚军。

宋襄公礼让国君之位

宋襄公不仅打仗讲仁义,继位时也非常讲究礼法。公元前652年,宋桓公病重快不行了,于是,传谕让宋襄公继位。宋襄公身为嫡子,却说什么都不肯继位,坚持要给他的庶兄子鱼继位,理由是子鱼年长有仁义。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宋桓公觉得有道理,于是找来子鱼。子鱼却说:“能把君位让给别人,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仁义呢?”说完就跑了出去。

在经过一番礼让后,宋襄公才继位。一继位就重用子鱼。在这样君臣同心同德地治理下,宋国一度被治理得颇为强盛。

从上面宋襄公的所作所为来看,可能有人认为他就是一个仁义的君主。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非也!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宋襄公残暴的一面

齐桓公去世之后,齐国内乱,中原群龙无首。这时候,宋襄公的野心开始膨胀,妄想做春秋霸主。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抓了藤萱公,迫使其奉宋国为盟主;第二是率诸侯会盟于邾,并指使邾文公用鄫国之君鄫子祭神,目的是为了震慑东方的夷族;第三是攻打不肯听自己命令的曹国。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其中,第二件事最为残忍,也是最为残暴,拿活人祭祀,是犯了大忌。子鱼对这件事的评论是:“祭祀连用哪种牲畜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现在却用活人来祭祀,真的是太不像话了!”

宋襄公为了当上霸主,煞有其事地学齐桓公搞会盟,为了迫使小国听命于宋,连续虐待两国君主。这又何来的仁义呢?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再次会盟,并极力邀请楚国加盟。子鱼知道了以后,竭力反对,认为宋国实力本来就不强,根本没有能力当盟主。小国争盟是祸患所在。

可宋襄公根本不听劝。楚成王认为宋襄公不自量力,可笑可恨,于是假意答应参加会盟,在会盟过程中设计扣压了宋襄公。

宋襄公:仁义背后的野心与残暴

多亏了子鱼在国内备战工作做得很好,才让楚国打消了乘机攻打宋国的念头,楚成王认为抓了宋襄公用处不大,于是,在教训了宋襄公之后放了他,

到了公元前638年,也就是泓水之战,宋襄公非得讲究所谓”蠢猪式的仁义“,这让宋国错失了打败楚国的最好时机。宋军大败,宋襄公也身患重伤。

公元前637年,受了重伤的宋襄公最终没有挺过来,一命呜呼,结束了他那矛盾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国的宋襄公,为什么他很有名呢
...气,灭自己威风呢?楚国虽然是大国,兵力比我们多,但仁义不足;我们宋国虽然兵力不多,但是我们仁义有余,仁义之师是战无不胜的。”大司马公孙固还想争辩一下,但是宋襄公已经不许他说话
2024-06-29 21:58:00
为何泓水之战宋襄公一败涂地?因为太过仁义了
...富有前瞻性的。但春秋时期传统的战争观念,却更讲究“仁义”,宋襄公泓水之战的惨败,使得战争观念由传统的“仁义”向新兴的“诡道”进行转变,实践再一次战胜了墨守成规的陈腐观念。春秋
2023-05-11 05:52:00
宋襄公对大国讲仁义对弱国惨无人道,祭祀用国君的脑袋
...,就能一举消灭楚军。”宋襄公大嘴一撇:“我们宋国是仁义之师,咋能在人家渡河的时候偷袭呢?”楚军于是轻松渡河,开始在岸边整队布阵。子鱼再次劝说弟弟:“可以攻击了!”宋襄公声称,
2023-07-13 08:01:00
泓水之战:宋襄公的仁义与战争的残酷
...人说宋襄公太愚蠢了,眼看着能打胜仗,而他却跟人大讲仁义道德,以至兵败受伤。那么,真实的情况会是那样吗?我看未必。宋襄公如果真那么愚蠢,也不会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小编以为,他之所
2023-12-11 14:17:00
...。他,西夏的开国皇帝,一位才华横溢的统治者,文明与残暴在他身上交织。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但背后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当我们提及李元昊,很多人会想到他的政治才华、军事成就和文化贡
2023-10-28 17:31:00
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崇尚孔孟之道?
...,法家学派成为乱世中各诸侯国救亡图存的砝码,而提倡仁义道德、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在战国时代几乎没有市场,孔孟之道难以在乱世中被诸侯国采纳。然而,正是在这不讲仁义道德的年代,却有
2023-05-30 16:46:00
霸主宋襄公虚有其表,聊聊他做的那些啼笑皆非的事
...之位让给庶兄目夷,还说:“目夷年龄比我大,而且忠义仁义,请立目夷为国君吧。”不过目夷没敢受让,还跑到卫国去了,前651年,兹甫顺利地登上王位,是为宋襄公,并把目夷找回来,封他
2024-01-21 20:29:00
宋襄公仁义之师为何败亡?个人道德高于国家利益
...郑,两军展开泓水之战。虽知楚兵强大,然宋襄公坚持“仁义”,错失战机,结果被楚兵大败且负伤,次年便伤重而死。而这也意味着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彻底的失败,尽管史记中将其归为“春秋
2023-06-08 20:15:00
宋襄公的霸业野心与齐桓公的遗志
...理老大继承霸业怎么行?当然,光是安定齐国社稷这一项仁义功名,就想称霸于诸侯,显然是不够的,宋襄公于是决定继承并发扬“原老大”齐桓公的优良传统,举行盟会,团结与国,继续大力推行
2023-12-02 05: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