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这对残疾夫妻:搀扶相守16载,用真爱滴灌“幸福花”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15 17:39: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李从伟 济宁报道 通讯员 李滨

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嚼出丝丝爱的味道,用行动诠释着爱情该有的样子,济宁有这样一对患难夫妻,在一场车祸中,丈夫左腿截肢,妻子双腿截肢。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两人没有被命运击倒,而是彼此依偎取暖,相互扶持关爱,已走过了16年的风风雨雨。

这对夫妻是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职工刘勇和妻子纪梅。

这对残疾夫妻:搀扶相守16载,用真爱滴灌“幸福花”

彼此的牵挂

5月13日上午7点,山东能源鲁西矿业唐口煤业通风机车间,下夜班的刘勇跟同事交接完工作,顾不上一夜的辛劳,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往车棚走去。身着一身朴素工装,脚穿一双略显破旧的运动鞋,由于左腿戴着假肢,整个裤腿显得空荡荡的。

刘勇租住在附近村庄的一处农家院里,与上班的地方一路之隔,直线距离不到500米。一夜没见,刘勇牵挂家里行动不便的妻子,踏上电动车就往家赶,加速器一路拧到底。

此时,妻子纪梅已经在家里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给上初中的大女儿准备早餐,招呼上幼儿园的小儿子起床穿衣,整理床铺……两腿截肢的纪梅坐在电动轮椅上,每做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有些慢,但很用心。

“回来啦,累了吧,赶紧吃饭!”等丈夫把车子停稳,纪梅上前招呼,说着,就把饭菜端上了桌。

“昨晚睡得还行吧?”“孩子没给你添乱吧?”……刘勇一边往嘴里扒拉着饭菜,一边询问着妻子昨晚的情况。“挺好的,都这么多年了,还牵挂着!”纪梅在一旁静静看着面前的丈夫,目光流露出满满的疼爱。

这是刘勇的“常规动作”:但凡出门时间长了,回来都会嘘寒问暖,生怕妻子因行动不便导致生活不如意,受了委屈。

这对残疾夫妻:搀扶相守16载,用真爱滴灌“幸福花”

真挚的爱情

这份温情的陪伴背后,有幸福,更有心酸。

2003年,家住邹城的刘勇和家住新泰的纪梅在网上结识,谈理想,谈人生,三年的交往,两个年轻人的心越贴越近。

“刘勇踏实肯干,关键是顾家,是个可以值得托付终生的人。”回忆起当初热恋的情景,纪梅眼里闪烁着光。

纪梅说,家人考虑到距离太远,就一直反对她和刘勇在一起。为了爱情,2006年,纪梅不顾家人反对,只身来到了刘勇身边,在附近找了份工作,和心爱的人一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人生路上总有波折。2008年10月的一天,一场车祸降临到两人头上。当时,刘勇骑着摩托车带着纪梅行走在路上,与对面驶来的一辆农用三轮车相撞,后又卷入另外一辆农用车下。猛烈的撞击让两人失去了意识,醒来后,两人的腿都已血肉模糊,后经医院诊断,刘勇的左腿和纪梅的双腿粉碎性骨折。“当时大夫说,只有截肢才能保命,脑子一下子就懵了。”刘勇一辈子都忘不了那个瞬间。

刘勇回忆说,事故发生后,肇事车辆逃逸,一分钱的赔偿也没得到,20多万的医疗费全是父母四处借来的,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再看着受到连累的女友失去了双腿,遭受的打击更大,又时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中,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刘勇的人生跌入了谷底。

“老天爷还给咱俩留这条命嘛,活着,比啥都强!”病床上的纪梅不忘给刘勇打气,“生活总该还是要继续,如果你倒下了,我可就一点依靠也没了!”

刘勇说,当年两人还没有登记结婚,身边的亲戚和朋友也劝自己再找一个后半生的“依靠”。每每这时,刘勇都一口回绝:“我身体残疾了,但我的良心不能也残了。”

这对残疾夫妻:搀扶相守16载,用真爱滴灌“幸福花”

“爱的抱抱”

养病期间,虽然也有家人的帮忙,但刘勇更多主动担负起了照顾纪梅的担子,吃喝拉撒,忙前忙后。

双腿截肢后,纪梅上下轮椅不方便,刘勇每天都坚持抱上抱下。纪梅跟身边的朋友打趣地说:“这是‘爱的抱抱’,身体健全的女人也不一定每天都能享受到我这幸福的待遇。”

经过一年多的养伤,2010年,两人登记领证步入婚姻的殿堂,第二年,女儿顺利出生,给这个家带来了“新生”。

刘勇回到了工作岗位。考虑到刘勇的身体状况,单位领导给他调换了轻体力的岗位,同时,也给他开了“小灶”:只要家里有特殊情况要处理,可以随时请假。这也让刘勇心里暖暖的,更加坚定了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

由于行动不便,纪梅的生活轨迹被限制在了家中。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纪梅也在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洗衣、做饭、拖地,一开始不顺手,就一遍遍地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大多数家务纪梅都能手到擒来。“男主外,女主内,我要做好这个家的贤内助。”

期间,也有意外发生。有一次,纪梅抱着不到一岁的孩子,由于轮椅的一个轮子出了毛病,两人从轮椅上摔下来,幸亏邻居及时发现上前帮忙,才没出现严重后果。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每天出门前,刘勇都会仔细检查轮椅的各个零部件是否完好,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如今,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走向了正轨。

刘勇说,自己还有个心愿,当初结婚的时候,纪梅由于身体原因没能穿上婚纱,“哪个女人都想着出嫁的时候漂漂亮亮的,等时机成熟了,把这个仪式补上,弥补当年的遗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关爱困难家庭 服务伤残军人
...7月8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专班来到襄阳市谷城县困难残疾人乐辉(化名)家里,为其送上电动轮椅车,工作人员现场教其使用,当其驾驶着电动轮椅车走出家门,面对直射的阳光,呼吸着久违
2022-12-15 10:41:00
女婿残疾了,为什么还要嫁?听到女儿的回答,母亲流着泪答应了
...女婿依然相爱相守,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周围的人勇敢追求真爱。有一天,女婿在轮椅上给女儿唱了一首歌,那是他们第一次相遇时所听到的歌曲。女儿依偎在女婿的怀里,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花。母
2023-10-08 10:50:00
用爱为瘫痪丈夫撑起一个家
...本报记者孙海 18年前的一次偶遇,轮椅上的何秀奎遇到了真爱,3年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但这个家唯一没变的是撑起这个家庭的真爱。日前,记者在宝鸡高新区一小区采访了这个有爱之家
2023-02-21 15:14:00
坐着轮椅的她  照顾卧床养父八年 “你养我长大 我陪你终老”
...充满回忆的照片,吕敬芝怀念地告诉记者,“像我这样的残疾人,虽然生活能自理,但是做什么事情都非常困难,但是我都会尽全力把屋子打扫干净,把爸爸照顾妥当,尽自己所能照顾他陪伴他。”
2023-11-11 07:08:00
悉心照料瘫痪妻子16年 孟宪林的“乡村爱情故事”
...照顾瘫痪妻子李接16年,不离不弃,用实际行动谱写人间真爱,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年轻的时候,孟宪林在村里算是有文化的人,做过9年民办教师。他为人老实本分较为儒雅,与妻子李接感情
2023-12-14 17:51:00
“文化赋能 点亮生活”!唐山市路南区用爱温暖残疾人家庭
...闻网讯(吉智辉)9月17日,唐山市路南区残联在全区启动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组织残疾人家庭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鼓励引导他
2025-09-18 22:03:00
...。现年55岁的郝女士随丈夫在广东省东莞市务工,因腿部残疾,年前计划回阜时,一直担心旅程不顺。1月14日,夫妻俩刚到东莞火车站,就有工作人员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征得同意后,
2023-01-29 11:23:00
...正在下降……”新春佳节来临,家住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残疾人苏智平正坐在轮椅上熟练地使用语音智能升降橱柜,利落地干着家务。“以前厨房面积太小,我坐着轮椅根本进不来。完成无障碍改造
2024-02-12 06:02:00
“砰”一声巨响,残疾大哥轮椅爆胎,一道身影飞奔而来
...巡逻,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循声望去发现是一位残疾大哥的轮椅爆胎了,他妻子怀中抱着的孩子也被这声巨响吓得哇哇大哭,民警立即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助。经了解,男子姓曹,患有腿疾
2023-08-25 15:04: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鸡排哥”回应被赵露思模仿:既惊喜又暖心,我将亲手为你炸最脆的鸡排
大皖新闻讯 景德镇“鸡排哥”李俊永以独特的经营方式和为顾客提供独特情绪价值迅速全网走红。10月7日中午,“鸡排哥”发视频与演员赵露思“隔空互动”引发关注
2025-10-07 17:02:00
记录儿子美好生活的账号“郭力嘉爸爸” 为何获得370万点赞
“大儿子,喝口水,今天球打得咋样?”10月7日上午,在长春澎湃运动公园的羽毛球馆里,郭永胜笑着迎向挥汗如雨的儿子,一边爽朗地大笑
2025-10-07 20:22:00
微视频|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AI遇上容东,喜迎中秋,家圆月圆人更圆,一起来容东吃月饼吧
2025-10-06 10:03:00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