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通讯员 牟 丹
近年来,利川市人民检察院能动履职,主动担当,依法打击妨害文物管理犯罪,督促行政职能部门履行文物安全监管职责,擦亮清江流域绚丽文化底色。
精准打击 向文物犯罪亮剑
2022年8月,利川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办理了一起盗掘古墓葬案。办案检察官审查后发现,由于当地村民报警及时,朱某等人在实施掘墓行为后不久便驾车逃离现场,犯罪并未得逞。
“被盗墓葬是否属于古墓葬,在该案中属于重要量刑情节。经鉴定,鱼木寨是我市少有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盗的墓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办案检察官介绍,虽然朱某等人并未挖到文物,但挖的盗洞对古墓葬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对此,该院及时制订补充侦查提纲,引导公安机关收集、固定、完善证据,并对田某、肖某加大追逃力度。
经过多方努力,田某、肖某被抓获。2022年9月,该院依法提起公诉,朱某等5人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四年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至5000元不等。被盗古墓葬在检察机关监督下,由文物管理部门恢复原状并采取保护措施。
检察建议 助古物重获新生
有村便有吊脚楼。行走在利川大地上,随处可见木质吊脚楼。这些古建筑集聚起古村落,部分还演变成革命旧址,成为利川富有历史韵味的特色文化所在。
由于年久失修,无专人管理,一些古建筑出现墙体破损、板壁缺失、屋顶漏雨等情况。以文斗镇金龙村为例,该村拥有多处革命旧址,更是“中国传统村落”。
“修缮前,这里就是一扇木门和几根柱子撑起的棚子。”利川市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指着十字路会议旧址内修缮完好的戏楼说。
2021年,该院在开展“保古树、守村落、护文物”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金龙村十字路会议旧址和红三军军部旧址出现墙体破损、板壁缺失、部分柱头霉烂且蛀蚀严重、屋顶漏雨、消防设施缺乏等建筑安全问题,如不及时修缮,这些古建筑和革命旧址很可能将不复存在。该院随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争取专项保护资金,全面修缮具有历史价值和历史风貌的古建筑,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在检察机关的积极推动下,相关部门对金龙村及其中的革命旧址进行立体化修缮保护,结合乡村振兴、文化教育、旅游开发等工作,推出古物利用项目。
古物“活”起来,百姓富起来。如今的金龙村,焕发出勃勃生机,已成为新一处网红打卡地。
协作联动 为文保凝聚合力
“文化是根。即使是非遗文化的传承,常常也需要借助古物为载体和场地来展现。希望检察机关能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积极探索,充分发挥检察履职作用,守住历史文脉、民族血脉,为弘扬土(家)苗特色文化添砖加瓦。”州人大代表、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从事非遗文化传承的田赤对上门走访的检察官说。
为凝聚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利川市人民检察院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相关部门实现协作联动,将检察监督主动融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中,进一步提升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刻的保护水平,推动形成协调联动、全面高效的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格局,确保文物和文化遗产得到长效监管。
“我们围绕实现‘文化清江’治理目标,以源头担当、上游使命的定位能动履职,着力延续流域文化命脉,强化清江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乡风文明培育和法治文化教育,为流域综合治理贡献检察力量。”利川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周晓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12:45:4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