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擦亮绿美底色 强化产业赋能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5 06: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文福镇长隆村多措并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擦亮绿美底色 强化产业赋能

擦亮绿美底色 强化产业赋能

依托仓海诗廊,长隆村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汪敬淼 摄

去年以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长隆村在文福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抓“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契机,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壮大集体经济为重点,以提升治理效能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来到长隆村,笔者看到,远处民房错落有致,村道宽敞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绿水蓝天连成一线,仿佛步入一幅山清水秀的乡村画卷。

据悉,近年来,长隆村大力开展绿美生态建设,见空“增绿”,见缝“添彩”,进一步厚植绿美发展新动能,全力推进环境整治,持续提升山边、水边、路边、村庄边沿、景区边沿“五边”绿化美化品质,推动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实现乡村旧貌换新颜。

“我们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积极发动乡贤、党员群众、企业单位等各界社会力量参与认捐、认种等公益活动,采取增种、补植、增彩等方式‘增绿增色’,补植各类苗木1.3万株,打造绿化‘精品路线’。同时,全面开展集中清洁行动,清洁村庄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拆除危旧房屋和老旧线杆;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房风貌管控,打造乡村和美、山水如画的宜居环境。”长隆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丘柏松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长隆村坚持工农双驱发展理念。在扶持辖区企业做大工业经济方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主动靠前服务,推动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提质增效,为镇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长隆村村委和镇党委、镇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企业得以长足发展。”梅州市塔牌集团蕉岭鑫达旋窑水泥有限公司经理徐伟干告诉笔者,从2003年投产到现在,企业在日常生产过程中每每遇到一些问题,如用地等,他们都会积极支持、全力配合,让企业能够正常稳定地经营。“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做强做大。同时我们也极力做好和村委的沟通工作,做好反哺,比如说雇佣村民等,达到双赢。”徐伟干说。

为进一步做强现代农业,长隆村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加快推进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搭建村企合作平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实施农光互补项目,构建标准化板下产业经济,强化联农带农机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

据丘柏松介绍,长隆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中山绿澳等公司合作,搭建“村集体+企业+村民”平台,流转土地530亩发展供港澳蔬菜基地。同时利用200亩山脚隔离带谋划“农光互补项目”,发展板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收入,实现村强民富。

与此同时,长隆村充分发挥“产业村长”带动效应,以“一村一品”示范村为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树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并着力探索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实践路径,依托深厚的人文底蕴,统筹整合乡村风貌、人文历史、特色产业、旅游景观等资源,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媒,打造农文旅融合特色样板,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我们依托仓海诗廊的生态特色和人文韵味,探索长隆村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国家3A景区招牌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树葡萄种植等特色产业,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打造一条集文旅、教育、饮食为一体的休闲精品旅游路线,进一步带动旅游、餐饮等行业发展。”丘柏松说。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据丘柏松介绍,长隆村不断完善阵地建设,加强党建引领,积极组织基层党员、村民群众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文化修养教育等志愿者活动,树立良好风尚。同时创新构建“一阵地两队伍”议事治理模式,以“党建+网格”推动乡村高效能治理,以高质量基层治理赋能“百千万工程”。

“接下来,长隆村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利用全域土地整治,建设100亩以上生态果园采摘项目,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一步壮大村集体收入。同时持续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加大力度推进农房风貌管控,全面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任务,持续擦亮特色文旅名片,努力打造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新图景,推动‘百千万工程’在长隆村落地见效。”丘柏松说。

文福镇党委书记陈子建表示,文福镇将继续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辖区企业增产扩能、延伸链条,推动梅州市鲜绿田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文福分公司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达到“强村富民”的目标。以仓海诗廊的人文韵味为基础,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推动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动员社会力量支持绿美建设,通过共建“喜事林”“乡贤林”等多种形式,掀起全民植绿活动热潮。以典型村的标准,加强组织保障和部门联动,实行动态管理、强化结果运用等方式,引领带动全镇各村出新出彩,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通讯员 于涛 罗洁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工农并进 “镇”兴有道
...芽……围绕“绿”字做文章,不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到丘成桐祖居地感受客家文化、院士风采,到仓海诗廊品鉴名家书法,到丘逢甲故居感受历史沧桑瞻仰先贤……生态环境优美,乡村“
2024-04-01 07:02:00
闽宁镇原隆村获评国家电网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
...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红树莓种植为主的五大产业增收渠道。国网银川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助力乡村发展、助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治理3个方向,做好22项重点工作,助力原隆村形成可
2023-01-12 23:27:00
“轨道青年”变身“菌子书记” 干起销售助民增收
...团供图练兵“百日”,一边提升三农知识,一边引领村上产业发展从2021年7月任兴隆村第一书记到今天,近600个日夜的努力和坚守,这个90后驻村干部从一名“轨道青年”转变为一名合
2023-02-22 16:52:00
乡村发展巧借产业“东风”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以小小编织袋为突破口乡村发展巧借产业“东风”□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2023年12月27日,石棉县回隆村的国道108线旁,四川隆创塑业有限公司生产厂内传来
2024-01-08 07:05:00
...”行动,向村集体捐赠3万元,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捐赠1万元资助2名困难学生。该公司负责人与村干部座谈交流,了解该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并为困难户送上米油等
2024-02-06 04:21:00
从地铁员工到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他凭什么?
...100万元;构建“春食菌、夏赏荷、秋观花、冬摘橘”四季产业,打造“兴隆赤松茸”等“兴隆+”特色农产品牌。荣誉满墙,硕果累累。成都地铁运营供图如今,兴隆村从以前产业结构单一、青
2023-10-24 16:41:00
...乡亲们一起畅谈家乡变化和时代变迁,与大家一起探讨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农村“五治”、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叙说兴隆村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怎么干。村民们也主动打开“话匣子”,大家你一
2022-12-29 05:41:00
山沟沟里种出“稀罕物” ——“乡村行 看振兴”系列报道
...,集种植、采购、加工、销售为一体,形成灵芝种植加工产业链,不仅能让产品提档升级,也能吸纳更多劳动力。明年还将扩大种植面积,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为村民增收致富找
2023-10-13 19:53:00
泥麻隆村的梦想:“芝”繁“业”茂
...续收集灵芝盖面的孢子粉。后续,村里准备形成灵芝加工产业链,打造泥麻隆村灵芝产业品牌。拦隆口镇副镇长罗成说,泥麻隆村是我省为数不多种植灵芝的村,通过“中藏药材种植+股份经济合作
2023-09-19 03: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