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2: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一、历史上燕京名称的变更

燕京,现称北京。北京的历史最早可上溯到周武王时期,尧的后代被封于这个地方,时称蓟丘,后为燕国国都。

从西周到唐代,北京称为蓟。自西周燕国算起,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一带肥沃之地,盛产一种奇异之草,人称蓟草,尤其是西北隅的山丘,蓟草十分繁茂,人称蓟丘,因此,人们习惯于称这里为蓟。从蓟丘到周末的燕都,从唐代的幽州城到辽代的燕京,从金中都到元大都到北平、北京,八朝古都,数百年的兴衰繁华,在这风水吉地轮番上演。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明清时期北京城区图西汉时,北京地区称为燕国、燕都、涿郡、幽州、广阳国、广阳郡。东汉时,又称为上谷郡。隋时称为幽州、范阳,唐人称为渔阳。辽代时,正式改称为燕京。金代称北京为圣都、中都,元代称为中都、大都。明代时,称为北平、北京,清代改称为燕京。民国时,称为京都、北平,1949年以后,称为北京。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二、风水师刘秉忠建议迁都,元世祖忽必烈建都燕京。

所谓龙脉,就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是王气郁积之处。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达宫殿背后的靠山即“主山”.主山两翼,左以河流为青龙,右引道路为白虎。主山之前、青龙白虎之间的最佳选点,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为龙穴,明堂就应坐落此处。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北京第一次“龙翻身”在公元12世纪中叶,时金主将国都由东北迁到这里。真正的龙兴应该是在元朝。但之后,北京也遭受了一次劫难,整个城市几乎被烧光了。此事发生于公元1216年,之前一年,成吉思汗将金政权逼离燕去,迁都汴京。蒙古军队轻易就占领了燕京。成吉思汗的军队进城后,将金的宫室整个焚毁。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成吉思汗无意于定都北京,但都到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情况发生变化。深得忽必烈信任的和尚刘秉忠建议,元的都城迁定到燕京为佳,忽必烈接受了这一建议,改燕京为大都。并指定刘秉忠主持大都的设计和建设。刘秉忠依汉人传统的风水观点,按“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式安排了大都的功能布局,历时24年方建成,遂现代北京城的轮廓。

北京在风水定义中,有人也曾称“龙盘虎踞”,如元时人即认为“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跸之所,非燕不可。”据说这也是元从上都迁到大都的主要原因之一。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三、元大都城市布局

元大都平面呈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城墙全长60里又240步,辟十一门,南、东、西三面各三门,北面二门,被附会为哪吒“三头六臂两足”。

营建大都时,先在全城的几何中心位置建“中心之阁”,然后以此为基准向四面拓勘城址。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

皇城外,南面和东南为官署区,北面积水潭一带为闹市,东面为太庙,西面为太社稷,加之城垣每面各开三门(北垣例外),均符合《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轨”、“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相关记载。

在中心之阁西面,为鼓楼、钟楼,是全城的报时机构。钟鼓楼之西为积水潭,是元代漕运终点,也是全城最繁华的商业区,有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市廛,还有望湖亭、万春园等园亭。

在元大都中,设有专为宫廷供水的河道——金水河,该河从玉泉山引流,与其他河道交会之处都架渠跨越,金水河内禁止百姓洗濯、饮马,以保证宫廷用水的洁净。

元大都的道路为土路,在建城时在城市主干道两侧设置了排水明沟,用条石砌筑。明朝之后,许多明沟被加盖覆盖,变为暗沟。

四、燕京的地理形势具备传统的风水意义上的要素

燕京坐落在华北平原的北部,位于平原与山地奇绝的交会处和交通要冲,集山脉之险峻、河流之幽静、平原之肥沃于一身,以藏风蓄水之吉地形成古都。北京的西边是太行山山脉、西山拱卫,北边是太行山、军都山形成一处半圆形山湾,东北部就是着名的北龙燕山山脉构成的天然屏障。

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对堪舆术也颇为在行,曾对北京所在的冀州一带风水大加赞赏“冀州好一风水,云中诸山,来龙也;岱岳,青龙也;华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诸山,案外山也。”从朱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北京的地理形势是全符合传统的风水要义左青龙右白虎格局的,呈“四方朝觐”态势: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燕京坐落在华北平原的北部,位于平原与山地奇绝的交会处和交通要冲,集山脉之险峻、河流之幽静、平原之肥沃于一身,在藏风蓄水之吉地形成古都。太行山巍峨雄浑,自北向南,气势磅礴,奔腾而来。燕山莽莽苍苍,蜿蜒曲折,像两条巨龙守卫着京师。森林密布,山色青苍,如歌的山风在林海中激荡,雾气郁集,云蒸霞蔚。东边是潮白河、温榆河,西边是永定河、小清河,自西北向东南,绕城蜿蜒流淌。雄浑的桑干河夹杂着大量的黄土高原的泥沙呼啸而来,与来自蒙古草原的洋河汇合,在北京地区形成浩浩荡荡的永定河,一路奔腾澎湃,汹涌激荡,如入无人之境地穿梭在青山密林之间。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在燕京西部的三家店,永定河仿佛从天而降,呼啸着冲出山谷,冲向胸怀博大、幽静美丽的平原,这就是有小江南之称的北京小平原。其间,玉泉河、高梁河、湿余河等大小河流,纵横交错,滋润着这块土地,在蛛网般的河流之间,构成星罗棋布的湖海、水淀和河泊。

燕京就建筑在这太行山和燕山两条山脉交会之地,永定河与潮白河之间的永定河冲积扇平原的顶端,跨越山麓和平原、丘陵之地,在沧海之畔的永定河古渡口之上,南临大河。这里是龙脉之地,是藏风蓄水、聚气蓄势的龙虎奔腾之都会,更是三大地理区域和文化区域的交汇之区。

华北大平原、东北大平原、蒙古高原,在北京地区交会。华北大平原是以农耕种植业为主,是中原农业经济文化区域。东北大平原是以林业和种植相结合,是北方型的经济文化区域。蒙古高原是以游牧业为主,是沙漠高原的经济文化区域。三种地理形态,三种经济类型,三种文化形式,在这里交会、融合、冲撞和吸收,将一座古渡口演化为一座文化古都,进而成为政治、文化中心,巍然耸立数百年,依旧风华正茂。

揭秘元忽必烈为何在燕京建大都

五、元世祖忽必烈建都燕京正是由于燕京地理特殊

燕京北面、西面、东北面三面高山环绕,形成天然屏障,拱卫着这座气势非凡的文化古都。燕京北扼居庸关,右耸太行山,左面是沧海,南襟河、济。地理位臵十分险要。周武王封功臣召公奭于燕地,燕京成了燕都邑,时称蓟城,城址在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乡董家村。当时营造的蓟城呈长方形,东西850米,南北600米,城墙都是用细土夯筑而成。早期的蓟城城墙十分独特,分为三个部分:主墙、内附墙、护城坡。这是为了有效的防御和自卫。燕王在燕都蓟城营建了辉煌壮丽的宫殿,着名的有宁台、元英宫、燕昭王建碣石宫,筑黄金台,招纳天下英豪才俊。

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鲜卑贵族慕容傍统兵打败了大将石季龙,占领蓟城,建立前燕,作为燕都。前燕正式建筑太庙、宫城、正阳殿。隋唐时,北京称为幽州城,城墙高大结实,四面设门,南北7里,东西9里,周长32里。

五代时期,刘守光囚禁他的父亲,夺取幽州城,建立大燕,以幽州城为都城。辽主耶律德光升幽州为燕京,就是辽南京。燕京墙高三丈,墙厚一丈五尺,城周36里,四周设8个门。辽燕京城店铺林立,十分热闹。大内位于燕京西南,宫室楼阁鳞次栉比。着名的宫室包括永兴宫、积庆宫、兴圣宫、延庆宫、太和宫、延和宫、长春宫、永昌宫、延昌宫、长宁宫、洪武殿、昭庆殿、元和殿、临水殿。金王完颜亮改燕京为圣都,不久改称中都。金中都在辽宁省燕京城址上仿北宋汴京宫室规制大规模营建,由汉人张浩、孔彦舟主持。征用民夫一百万,历时三年,中都建成。金中都城分三重:大城、皇城、宫城。金中都宫城位于大城正中。宫城前有千步廊,正门是通天门,门楼系琉璃瓦顶,高8丈,深11间。宫城中主要宫殿有仁政殿、仁政门、大安殿。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府即蒙古汗位。

开平府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四年后,忽必烈下诏升开平府为上都。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颁诏,以燕京为中都。至元八年,忽必烈建元。第二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大都的营建早在至元四年便已着手进行,主持营建工程的是汉人刘秉忠,历时二十余年方基本完成。元大都是在元中都东北郊大宁宫元大都城图的基础上,利用高梁河的水源加以全面、系统地改造,形成一座宫殿密布、水网交错的繁荣大都城。

元大都系三重城结构:大城、皇城、宫城。元大都大城周长60里,城呈长方形,四周城墙设门11座。城墙都是用上好的细土夯筑而成,坚固结实,墙基厚度达24米,土中间夹杂永定柱和纤木。城墙上部有半圆形瓦管,用以排水。城墙外表覆以芦苇编成的草席。大城城墙四隅建有巍峨的角楼,城外还设有墩台。

元大城内前为宫殿,后为坊市,五十条街坊错落有致,星罗棋布。大旅游家马可`波罗来到大都,臵身于一片繁华之中,不禁由衷感叹:大都城实在太美了,城市布局这样巧妙,我简直是无法形容、无以描述!

元皇城在大都城内,城周20里,俗称阑马墙。皇城中心是万岁山和太液池,以此将宫室分成三个宫殿群:大内、隆福宫、兴圣宫。元宫城在皇城东部,位于太液池延东一带,城周9里,四周设6个城门:南面三门是星拱门、崇天门、云从门;北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元宫城正门是位于南面正中的崇天门。门楼是琉璃瓦顶,深11间。崇天门后为大明门,门内是宫城正殿大明殿。大明殿是元朝皇帝举行大典的所在,登极、朝会、节令等一应重大典仪都在这里举行。大明殿深11间,南北120尺,东西200尺,彩砖玉石,威严壮观。大明殿戒备森严。元宫城大明殿东为文思殿,西为紫檀殿,后为宝云殿。宝云殿后是皇后正宫延春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燕京的资讯:
“土包子”翻身,燕京啤酒能否迎来“二次复兴”?
出生于1980年的燕京啤酒正想尽办法和年轻人做朋友。在5月初的业绩说明会上,燕京啤酒高层直言:“与年轻用户玩在一起......将是燕京未来重点营销工作之一。”坚定“年轻化”策略的
2024-06-06 10:19:00
5月10日,燕京啤酒510品牌日活动盛大启动,拉开旺季营销的序幕。今年的品牌日,燕京啤酒以510为触点,以粉丝营销为核心
2024-05-10 10:48:00
燕京啤酒春节营销战再度出圈,口碑流量双丰收
...和科技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品牌更大的力量。而这其中,燕京啤酒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案例。燕京啤酒在2024年春节期间的营销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创新的营销举措,实现了流量和口
2024-02-29 16:19:00
拥抱高端化、年轻化,燕京啤酒交出年中高分答卷
各大酒企陆续发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数据,燕京啤酒以高增速引发关注。截至报告期末,燕京啤酒的营收增速达到1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则高达46.57%,超酒类行业
2023-08-22 09:45:00
创新营销新科技,燕京啤酒成为蛇年春节期间“最靓的仔”
2025年乙巳蛇年春节酒类营销市场烽烟四起,但对于燕京啤酒来说,春节营销已经成为惯例,并且早就开始启动。从官宣代言人关晓彤开始,推出空间视频互动新玩法,以北京电视台春晚为主要传播
2025-02-12 11:54:00
燕京啤酒2023年净利增幅逾六成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变革中的燕京啤酒2023年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月1日,燕京啤酒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
2024-01-05 11:24:00
拼搏燃梦,燕京相伴!中网金花助力燕京啤酒双十一直播再创佳绩
“拼搏燃梦,燕京相伴”,11月11日燕京啤酒京东自营旗舰店直播火热开启,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市场营销中心总经理申长亮携手中国网球运动员王蔷与网球推广人、解说员评论员许旸
2024-11-18 15:15:00
燕京啤酒:大单品U8推动中高档酒品营收增长
2023年,燕京啤酒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产能布局更加合理,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6.25亿元,同比增长10
2023-08-24 20:00:00
读懂中国 连接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迎来10岁生日读懂中国 连接世界本报记者 赵晓霞《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1日 第 11 版)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文化沙龙活
2024-06-21 03:37:00
北京,5月20日——燕京啤酒在5月19日举办的粉丝之夜活动,不仅为“燕京啤酒超级品牌日”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是在啤酒行业中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不仅吸引了
2024-05-20 16: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