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通讯员 夏忠羽 本报记者 张敬波
近日,在郎溪县凌笪镇钱桥村汤村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数十台挖掘机、推土机在田间作业,水泥罐车、拖拉机穿梭往来,工人们或浇筑沟渠墙,或拆卸沟渠模具,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去年8月项目开工建设,目前田块已经改造完成,机耕路也基本上修好了,现在主要是修沟渠和建一些辅助的构筑物,预计工程在4月15日左右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项目负责人肖万军告诉记者。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地处凌笪镇钱桥、侯村两个行政村,建设规模0.5万亩,总投资1250万元。项目建成后,区域内2000余块零散田块将优化为284块整版格田,同步配套完善路网、水网,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现在都是机械化种田,以前这里的田块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机耕路、沟渠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大户都不愿意承包。”汤村组村民组长蔡小斌告诉记者,项目实施后,一块块“巴掌田”变成大田,田成方、沟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以后种田省时省力省成本。
“眼下田还没有完全改好,已经有好几个种田大户找我们洽谈土地承包事宜了,承包费提高到之前的2倍多。”蔡小斌说。
凌笪镇镇长刘培帅介绍,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耕地质量,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他们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按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积极做好协调,做好土地平整、水利建设、生态保护等工作,让“粮”田变“良”田,不断提高粮食产能,为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条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