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30 09:49:00 来源:戏说三国

战争的起因,往往并不简单。这次的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从太子李建成手中夺得皇位,而在这场血雨腥风中,曾经的并肩作战的兄弟秦琼与尉迟恭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为何曾经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秦琼,会在风云变幻后的十二年里一病不起?尉迟恭的结局又揭示了怎样的深刻道理?要了解这一切,我们必须从他们辉煌又坎坷的生涯历程说起。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秦琼与尉迟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隋末乱世,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616年,年轻的秦琼在隋将来护儿帐下效力。他极具身体优势,武艺过人,凭借一手马槊绝技赢得了来护儿的赏识。

在战场上,他不仅凶猛无敌,还有难得的志节,被赞扬为"日后必自取富贵"。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虽然秦琼功夫了得,但命运并未让他一帆风顺。隋末的战火纷飞,壮志未酬的秦琼曾辗转效力于不同的势力。

从来护儿到李密,再到王世充,秦琼凭借自身的一身本领,在动荡的年代寻求自己的立足之地。甚至在瓦岗寨时,秦琼还与"活阎罗"程咬金成了战友。

李密曾豪言"有这二人,八千人马可敌百万大军"。虽有些夸张,但足见二人勇猛无敌。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真正让秦琼壮志得酬,是他投唐之后的经历。李渊得知秦琼投效,便将其安排在李世民麾下。这一决定改变了秦琼的一生。

在李世民帐下,秦琼如鱼得水,经常被派去迎战猛敌,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美良川之战中,他单挑宋金刚和尉迟恭,一举成名。

李渊甚至赐予他金瓶,封为上柱国公。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然而,命运的残酷不止于此。626年,玄武门之变发生,这场政变改变了唐朝的命运。尉迟恭在这场政变中立下大功,风光一时,封到了1300户。

反观秦琼,却显得异常低调,仅跟随而行动,获封700户。表面上看是实力的差距,但实则暗藏深意。秦琼深知,功过于大的风险,比功劳本身更难以承受。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李世民登基后,秦琼果断选择退隐,称自己多次受伤流血,旧伤复发,一病就是十二年。这个理由看似简单,实则是他为了自保和避开权力斗争的伎俩。

面对权力的巨大诱惑,明哲保身才是生存之道。在秦琼的沉寂岁月里,尉迟恭则因垂涎权位和荣宠而渐渐失去分寸。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一次酒宴上,尉迟恭在座次安排上与李道宗争执,结果打伤了劝架的李道宗。李世民得知后,只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爱卿是否想效仿英布了?"这话让尉迟恭心惊胆战,英布可是曾被刘邦杀掉的功臣。

于是,尉迟恭也开始明白,权力争斗中的微妙与危险,逐渐选择低调行事。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但即便如此,尉迟恭仍旧没有逃过李世民的试探。639年,李世民突然召见尉迟恭,说有人告发他要谋反。

尉迟恭立刻脱下衣服,露出满身伤疤:"陛下请看,这些都是为您打天下留下的伤痕,我绝对没有异心。"这一次,李世民被感动得老泪纵横,才打消了他的疑虑。

但之后,李世民提及将公主下嫁给尉迟恭的事情,尉迟恭再三推辞,表示一心修道,不问俗事,以此逃避风波。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秦琼和尉迟恭的选择,反映了在那个专制时代,功成名就之人如何在政治风暴中求生。这种胆战心惊的生活,是他们所走投无路的退变。

贞观十二年641年,秦琼辞世,李世民深知其意,将他葬在昭陵,并刻意安排在馀底功臣的最后一位,以示褒奖和保护。尉迟恭虽然侥幸存活,但最终也因畏惧权谋而退隐至死。

玄武门政变之后,秦琼尉迟恭命运反转,背后真相耐人寻味

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战火纷飞时代荣辱与共的缩影。

尽管他们在战场上无所畏惧,但权力的游戏却让他们步步为营。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伴君如伴虎,才是真正的智慧。你说,这是否令人深思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战神秦琼在凌烟阁24将中为何成了最后一个
...系到某位功臣的地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排名,就非常耐人寻味。在民间如雷贯耳、无人不知的唐朝大将秦琼秦叔宝,是唐朝开国大将之中的典范人物。秦琼在武德二年(619年)二月投奔到唐
2024-06-15 11:03:00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否可以归咎于他的绝情和野心
...而,作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为他奋勇杀敌、开拓领土的秦琼,却没有在玄武门之变中露面。秦琼,名列二十四功臣,无论在李世民的心中还是在阵营中,他的地位无人能匹。他的背离,使人们纷纷
2023-08-02 21:07:00
秦琼病卧十二年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从贞观元年开始,秦琼就病了,而且这病似乎不是装的,因为他解释病因的话,已经载入了史册:“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将军百战余生,战伤
2023-06-29 21:41:00
玄武门之变背后的真相:李建成手下文臣武将的传奇故事
...们一下子能说出好多,例如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等。也正是靠着他们,李世民才能成为秦王,也才有底气发动玄武门事变,彻底铲除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势力
2024-03-19 06:28:00
“玄武门之变”秦琼“被雪藏”,只因太子有一猛将
...纪念他们的功绩。可是,李世民的心腹爱将,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只排在最后一名,实在让人大感意外。而与秦琼齐名的尉迟敬德,却高居第七名。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
2023-02-23 14:58:00
李世民刚当上皇帝,秦琼就装病不起,甚至这一装就是12年,期间李世民派太医给他看病,谁知太医刚走,秦琼就吩咐儿子赶紧把药倒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位大唐战神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又是怎
2023-01-17 16:54:00
单雄信被大唐俘虏后,秦琼为何不出面救他?看清事实真相你就懂了
...大唐帝国。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其中秦琼和单雄信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李世民麾下的得力干将,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在唐朝建立后不久,单雄信却被
2024-11-16 10:13:00
李世民的“玄武门政变”就像一场可怕的戏剧
...力斗争中,为什么李世民选择了尉迟敬德而不是更忠诚的秦琼?尉迟敬德在李世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是否表明了更深层次的信任和战略考虑?而秦琼的忠诚度足以弥补他在这场比赛中的短板吗?随着
2024-11-06 09:46:00
历史上秦琼对唐朝有何作为
...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如果你说的是秦琼,那么他能位列凌烟阁24功臣已经算是李世民待他不薄了,都是考虑到他在唐朝创业时的功绩以及私人感情了。首先李世民在弄这个凌
2024-05-27 11: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