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杜秋娘从平民变身宠妃,老来为何靠讨饭维持生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1 21: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提起杜秋娘,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提起《金缕衣》这首古诗,你应该听过吧: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当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是一名官妓的女儿,并且从她出生后,那名官员就将她和母亲抛弃了。虽然杜秋娘从小的生活很艰苦,但是也挡不住她的美貌,十几岁时的她就已经是美名远扬了。当时的镇海节度使李锜听闻她的美貌后,就把她买入府中,做了一名歌舞伎。多才多艺的杜秋娘凭借一首《金缕衣》就让李锜对她动了心,并纳为侍妾。

杜秋娘从平民变身宠妃,老来为何靠讨饭维持生活

本以为自己的后半生可以安安稳稳的过下去了,谁知这个节度使却不安稳,他竟有着夺天子之位的野心。可惜,他没有这天子之命,最终以败告终。李锜兵败以后,杜秋娘也被收入宫中为奴,但是她的美貌又吸引了唐宪宗的注意,于是,唐宪宗就将杜秋娘纳为妃子,是为秋妃。

本来唐宪宗是个贪图享乐之人,在政事上也荒芜了不少。但自从有了秋妃的陪伴,在秋妃的常常劝诫下,唐宪宗也国家的治理也比以前好多了,这也使唐朝有了一段安定的时光。但是宪宗到了晚年,开始沉迷于仙丹,最终被宦官谋害。唐宪宗驾崩后,太子李恒登基,是为唐穆宗。这唐穆宗对杜秋娘还是比较敬重的,他甚至将自己的儿子李凑交给杜秋娘抚养。在后宫的杜秋娘眼见着皇帝一个一个被宦官杀害,这时杜秋娘抚养的李凑已经长大,他是个有胆有识的人,也想好好赶出一番事业。可惜,他的计划被宦官们知道了。最终,刘凑被贬为庶人,杜秋娘也被赶回老家。

杜秋娘从平民变身宠妃,老来为何靠讨饭维持生活

回到老家的杜秋娘无依无靠,生活十分窘迫,一度到了靠乞讨来维持生活。最终,在经历了四朝之后,在公元835年左右,杜秋娘死在了南京。结束了她传奇又凄惨的一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晚唐绝代佳人杜秋娘,做过歌妓也当过皇妃,也是一位通透女诗人
...甚少。《金缕衣》的作者是一位女诗人,她的名字叫做杜秋娘。在历史的浩瀚书海中,若不是杜牧见证并感慨于她一生的坎坷经历,作《杜秋娘诗》来吟诵铭记,或许这位奇女子的曼妙身影,就此湮
2023-01-07 15:28:00
名妓杜秋娘是唐宪宗的宠妃,晚年为何被逐出宫门冻死湖畔?
...‬容‬玉‬貌‬,‬闭‬月羞花。唐代大诗人杜牧在《杜秋娘诗》中形容一一“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杜秋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音律方面也十分有才。妓院的老
2023-01-18 11:04:00
杜秋娘:唐代名妓的权力之路
杜秋娘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妓之一,唐代金陵人氏,《资治通鉴》称杜仲阳。杜秋娘虽然是一位妓女,但是在唐代历史中却留下重要篇章,曾为权臣宠妾,后为君主宠妃,对唐朝的政治格局有一定的影响。
2024-02-04 21:49:00
盘点历史上的三大名妓
1、花开堪折的杜秋娘杜秋娘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而让她之所以这样著名就是因为她是《金缕衣》的创作者。杜秋娘原来的名字其实是杜秋,但是人们都爱将她称为杜秋娘。从前曾经是李
2023-07-25 14:06:00
歌姬写了一首千古名诗,皇帝听后惊为天人,纳为妃后专宠十几年
...而且这首诗至今广为流传,堪称千古名作。她的名字叫杜秋娘,今江苏镇江人,出身并不高,但具有江南女子的温婉并且很有文采。15岁那年,杜秋娘被镇海节度使李锜看中,遂花重金买入府中,
2024-10-18 10:49:00
杜秋娘传奇人生:因一首诗词改变人生,大富大贵后跌落谷底被饿死
...略有耳闻吧,按《唐诗三百首》中的说法,其作者应是杜秋娘,不过在《乐府诗集》中标注的作者却是李锜。而在《全唐诗》中标注的却是由无名氏所作。其实,李锜乃是唱词之人,而杜秋娘也仅仅
2023-09-25 01:23:00
她16岁遭皇帝霸占,下场凄惨,杜牧为她留下千古名
...虽然下场凄惨,但是连杜牧都曾经为她留下千古名句。杜秋娘是实实在在的江南女子,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秀气和美丽,但是杜秋娘却不似一般的女子,她特别有才华擅长诗词歌赋。在她十五岁那年
2022-12-30 21:30:00
提起孙权的宠妃,那必然要说一说这位步练师步氏的故事。步练师是孙权的宠妃,可她出身平民,养在深闺人不识,她与孙权又是如何相识的呢?步练师与孙权的遇见完全是偶然。东汉末年,母亲带着女
2024-05-26 10:08:00
历史上的杜秋娘以奴籍入宫,因文采出众而受宠,与宦官争斗多年
...但也是有据可依的,今天我们来聊聊秋妃。秋妃,本名杜秋娘,江南人氏,她继承了江南人的秀气与文采,十五岁时迫于生计,被重金买到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府中,成为一名歌舞姬。杜秋娘心性高傲
2022-12-30 20: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