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国子菡 东营报道
“一定要保持一个好心情,回去以后不要熬夜……”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诊室里,医生田兰军正在叮嘱他的病人。
田兰军是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原垦利县人民医院院长,从事内科及神经内科工作40年,虽然早就过了退休年龄,但是他依然返聘坚持在第一线。田兰军主要从事内科常见病及神经内科专业的脑部疾病、脊髓疾病、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治,所以来找他的病人主要是患有脑卒中、抑郁焦虑、阿尔茨海默病等症状。
当好患者“肚子里的蛔虫”
田老看病有个习惯,每次给出诊疗建议后,都会和病人说上几句“好听的话”,有时是一些生活建议,有时是几句鼓励,目的就是让他们放宽心。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往往伴随着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情绪十分重要。“人的病啊,有很大一部分是情绪病”,田兰军如是说,“病人来看病,一是需要知道自己怎么才能治好,也是希望得到医生的关爱,我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那我就跟他说什么,治好病人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于是,当好患者“肚子里的蛔虫”便成了田老看病时的秘诀,也正是因为这个习惯,让他与患者之间建立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
2021年,田兰军被垦利区老年大学聘任为客座教授,开设了“专家健康讲座”,讲解老年人常见病的预防方法与治疗知识。他将一堂课分为两个阶段,即每堂课40分钟,用半个小时上课,留十分钟给大家提问。“我让他们把自己的身体问题说出来,遇到有代表性的病例,就把它作为重点,结合具体的知识讲一遍。”说起自己的科普讲堂,田兰军的神情里带着难以掩饰的自豪感,“人家来上我的课,我得让他们有所收获,就算是只学到了一点,那我这堂课就没白讲。”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学到健康知识,老年大学为田兰军的课程成立了“健康讲座群”,学员们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群里直接找到他。目前,参加田兰军专家健康讲座课程的学员已累计达1000多人次,田兰军的“专家健康讲座微信群”的成员已达83人。
有许多曾经的患者找他咨询心脑血管问题,谁有什么症状,吃了什么药,效果如何,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碰上活动不方便的患者,他还会亲自前往患者家里查看他们的身体情况,并根据其症状和需求指导他们的用药、饮食等。一来二去,他成了很多人的“义务家庭医生”。“我不觉得累,相反我觉得很开心,我也很愿意为大家做点贡献,不要让我的专业被浪费了。”在田兰军看来,患者找他看病是对他的信任,这种肯定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银发”再披“战甲”
年前,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组织领导团队前往医院退休干部家中走访慰问,在聊天过程中,田兰军了解到了医院在接受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托管”以及搬迁新院区后的巨大变化,这无疑是给他打了一针“强心剂”。医院领导表示,希望他能够返聘回到医院,在神经内科看诊。“我在这个地方奋斗了一辈子,可以说我对这份职业的感情始终难以割舍,我还是想为医院,为相信我的患者们做点什么”,他由衷地高兴,“我想着,我既然来了,就要发挥我最大的作用,不辜负同事和患者们对我的信任,也想着可以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让这些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尽快成长起来,把我们‘垦医人’的优良作风一代代传下去,让医院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在他眼里,医生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而“如何当一个好医生”更是要用一生去研究的“课题”。
1991年,因工作需要,田兰军前往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在这一年的学习中他了解到,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甚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疾病的前三位。且此类疾病往往属于突发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就失去了最佳的手术时机,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他回到医院工作之后也格外关注这方面的情况,最终在2005年,时任垦利县人民医院院长的田兰军与班子成员协商之后,决定将神经内科从原先的内科中独立出来,单独设立神经内科科室,这也让当时的垦利县人民医院(现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成为东营市首家设立神经内科的二级医院。
时隔多年,再一次坐在神经内科的诊疗室里,他依然如十年前一样,脸上洋溢着笑容。现如今,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共有医护人员26名,床位77张,科室门诊量和住院病人人数也常年排在医院第一。“这次回来,我感觉我们医院的变化真的是焕然一新,无论是医院的诊疗环境,还是人性化的就医流程,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共体的建设让我们得到了切实的好处,派驻专家们把先进的医疗技术带到了这里,还对我们的医护人员进行了深入的培训,给了我们信心,也给了患者信心,这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说起自己的病人和工作,田兰军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他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继续发挥自己的“余热”,为老百姓再做多一点点、做好一点点。
“只要他们还需要我,我就会在。”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推诿抱怨,他只是微笑着,用真诚朴实的话语,缓解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焦急的心。田兰军将无限的热爱化作行动,用自己的温暖守护生命的灿烂绽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2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