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崔宇晴 通讯员 郝晓健 刘天飞
东阿黄河森林公园管理服务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森林资源保护为基础,以东阿黄河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为抓手,改革创新,开拓进取,高质量发展森林旅游业,实施生态旅游、乡村振兴两手抓,将沿黄堤岸打造成防汛堤、生态堤、景观堤、经济堤、文旅堤,为建设“六个新聊城”做出了突出贡献。
实施生态修复 筑牢绿色根基
扩大植绿造绿。该中心以艾山风景区、鱼山曹植风景区、位山湿地休闲区为核心,种植黄栌、美国红枫、栾树等彩色树种1000余亩,梨树、桃树等经济苗木500多亩。近三年在黄河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义务植树50000余棵,被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定为义务植树点,并建成抗疫纪念林、义务植树青年林2处,成为聊城市林长制的核心区域。
坚持巡林护林。中心实施“一月两巡林”资源保护制度,严查烧烤、焚烧树叶、私搭乱建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防止了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该中心积极开展“森林资源大普查”行动,对公园内所有古树名木一律挂牌建档,重点保护,重点宣传,目前公园内共有61棵古树名木,均为三级古树。
坚持开展森林保护。中心常态化监测森林防火,每年至少2次进行防火演练,做好森林防火准备,达到灭早、灭小、灭好的基本目标,近几年园区内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中心着力加强有害生物调查和防治,灭除外来有害物种,积极预防区域病虫害的发生,做到有虫不成灾、有病不蔓延,将美国白蛾等重大食叶害虫成灾率控制在2.3‰以内。
推进旅游发展 增强内生动力
因地制宜精心规划。中心规划实施了位山黄河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搭建融资平台,吸引了聊城裕昌集团等社会资本参与,打造了以位山黄河公园为中心的连片景区。中心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综合治理,按照“能绿则绿、宜林则林、适树则树”的原则,统一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开展植树绿化,合理搭配兼具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树种,种植梨、杏、桃等6种经济林和国槐、白蜡、海棠、紫叶李等10余种乡土绿化树木,面积达2000余亩。原来荒芜的沉沙池区如今绿树成荫,昔日“风沙滩”变为今朝“绿洲地”,实现了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的双赢局面。
高质量推进景区建设。以艾山风景区为重点,中心种植200余亩牡丹,提升芍药花海质量,引进种植菊花等中药材,不断完善游客服务中心、周边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丰富黄河展览馆、游乐园、东阿手造、萌宠乐园等旅游业态,助力了多届艾山牡丹观光节的成功举办。
新模式助力转型升级。中心以景区旅游发展,带动黄河沿岸村民发展商品售卖、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实现旅游富民。据统计,沿岸村民因森林旅游获得的年收入可达300多万元,众多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借助森林公园的蓬勃发展,周边的艾山村、王道口村获批省级景区化村庄、省级旅游重点村、省级美丽村居,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旅游业发展,形成了“景区带村”的乡村振兴模式。
聚合文旅资源打造品牌效应
深挖森林旅游资源,大力举办节庆活动。一是中心每年举办艾山牡丹观光节,节日持续时间达1个月,每年接待游客15万余人次,并引入《华夏骑兵传奇》等大型表演及文化下乡节目,营造了安全、祥和、文明、有序的旅游环境。二是五一、端午节假期期间,中心在鱼山曹植风景区举办山东琴书表演、“鱼山端午情,欢乐研学行”、投壶大比拼、国学咏诵会、黄河文化斗智场等活动;联合鱼山联校在景区内组织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游鱼山胜景,诵国学经典”的百人诵读展示活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十一假期期间,将地质公园和曹植风景区融合,增设射箭场、演武场等游客体验活动,组织舞狮、武术等表演,有效带动了全域旅游的发展。
加强森林文化宣传,增进旅游体验质量。中心开展了“森林文化周”等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森林文化宣传和体验活动,使广大群众更好地了解了森林文化,包括森林防火、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产品展示、林长制工作等。中心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文化需求,为全力打造“引领鲁西、示范山东、影响全国”的文化旅游品牌注入了强劲动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14: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